發展局致力提升市民的生活環境,積極發展的同時亦重視保育,以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社區,例如昨日正式開放予公眾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就是一個引證我們如何藉發展機會積極保育的成功例子;另外,東涌東新市鎮(東涌東)設立的試驗苗圃,也為促進該區生物多樣性及豐富城市景觀發揮作用。今次,我邀請了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同事介紹這兩個項目,並分享工程師團隊參與保育工作的點滴。 北都發展與保育並存 塱原為重要組成部分 土拓署高級工程師周夏露表示,政府在推展北部都會區的同時,亦十分重視提升區內自然生態環境。塱原位於古洞北新發展區和粉嶺北新發展區之間,是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團隊透過積極保育和修復,致力提升區內濕地的生態價值和生物多樣性。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正式開放予公眾遊覽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昨日正式開放予公眾,我亦有出席開幕禮。公園由土拓署設計及建造,並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負責管理,佔地大約37公頃,分為三個管理區域,包括「生態區」、「農業區」及「訪客區」,公眾可在「訪客區」自由參觀及觀賞雀鳥,並可透過預約導賞,深入了解「生態區」和「農業區」,詳情請瀏覽公園網頁(https://www.lvnp.gov.hk)。 其中,屬核心保育部分的「生態區」佔地約21公頃,土拓署將部分旱田、荒廢的農田或生態價值相對較低的農地復修為不同的濕地生境,包括淺水池、水滋田、稻米田、沼澤,將塱原原來約14公頃的濕地,增加至22公頃,並維持塱原的生境多樣性,為野生動物提供合適的覓食、棲息及繁殖地方。「農業區」佔地約11公頃,在漁護署管理下將農田租予農戶用作生態友善耕作。土拓署兩年前已完成農田的復修工作,並興建了貯物設施和長約1.9公里以石籠興建的灌溉水道。「訪客區」則佔地約5公頃,用以提供訪客設施及用作教育活動,當中設有塱原自然生態中心、觀鳥屋、濕地廣場、木板步行道等,讓市民可以欣賞塱原不同的濕地生境,全面了解濕地生態系統,提高自然保育意識。 工程團隊與持份者緊密溝通 共同完成保育項目 周夏露表示,今次是他第一次參與工程與保育並重的項目,由於工程師未必具備農耕經驗,所以過程中參考了不同團體意見,不斷進行溝通和協調,才可把項目做好。同時,項目亦要滿足不同持份者需要,例如在進行復修工程時,團隊定期與綠色團體和漁護署同事會面,了解雀鳥在繁殖季節時棲息或繁殖地方,因而避免工程車行走有關路段;另外亦透過塱原農民指導,完成了種植稻米田和修復水滋田,為雀鳥提供豐富食物,從而吸引更多雀鳥前來覓食。 周夏露說,公園在優化工程期間已吸引很多不同雀鳥來到塱原,包括極度瀕危的禾花雀、2021年首次錄得在塱原繁殖的黑翅長腳鷸,以及分別於2021年和2023年在塱原首次發現的鐵爪鵐和澳南沙錐。另外自工程在2019年年底開展,塱原的雀鳥數目在秋冬季平均增加約兩成至四成,公園亦成為了不少候鳥長途遷徙旅程中重要的補給站。因此,他很高興能夠參與這個以自然為本的城市發展共融項目,印證了復修工作已大大提升塱原的生態價值,打造更多元化的塱原雀鳥大家庭,是「發展與保育並存」的一個成功例子。 東涌東新市鎮綠化願景 打造全方位可持續城市森林 綠化措施有助推動新市鎮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發展的同時,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及新市鎮的生態效益。隨著東涌東的基礎工程陸續完成,土拓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於2023年初在該區設立了試驗苗圃,通過定期觀察、妥善護養、分析數據,從而了解不同樹木品種的生長表現,為日後位於東涌東的城市森林選出合適的樹木品種。 試驗苗圃種植逾110棵樹木品種 生態價值與觀賞價值並重 土拓署工程師(大嶼山)陳穎表示,東涌東位處沿海,環境空曠、風勢較大且海風含鹽量較高,經徵詢園境師專業意見後,團隊在東涌東新填海土地的海旁,試驗種植超過110棵具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樹木品種,包括比較適應都市環境的本土樹種,如餘甘子、黃牛木、紅楠樹等。同時,團隊亦挑選了具有觀賞價值的樹木品種,例如山櫻花和臘腸樹、樹冠高大廣闊的水翁,以及隨季節變化的烏桕和銀杏。 現時苗圃及試驗中的樹木品種尚未向公眾展示,將來這些樹木經過妥善移植後,不但能為該區動植物提供棲息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亦為市民大眾提供觀賞生境。 土拓署園境師(大嶼山)陳雋浩指出,苗圃成立不足兩年,樹木如山櫻花、紅花荷等已經成功開花,而其他樹木如餘甘子、秋楓等更開花結果,成功吸引雀鳥、蜜蜂及蝴蝶停留和覓食,足以證明苗圃內樹木已發揮一定的生態價值。陳雋浩表示,明年完成試驗後會根據試驗結果和樹木形態,妥善移植樹木到即將動工的東涌東休憩空間,這項提前植樹安排將有助加快城市森林的建立。 工程園境合作無間 發揮團隊精神 陳穎表示,工程師日常工作主要涉及鋼筋混凝土結構及地下管道等土木工程,但隨著發展與保育日漸重要,工程師需要多走一步。他很高興今次與團隊的園境師合作,提前開展規劃綠化工作,令工程項目更能切合市民期望。他很高興能運用工程知識為苗圃設計合適的疏水系統,例如礫石舖面以幫助排水、支撐樹苗和減少雜草。他從中也認識到不同的樹木品種及其生長特性,整項工程令他獲益良多。 另外,項目團隊正構思在東涌東附近的海面試驗浮台式種植,計劃選取本土的樹木和蜜源植物,於海面建立不受干擾的生態踏腳石,為鳥類和昆蟲提供中途站,有助建立生態走廊。 發展局會繼續秉持優良的規劃原則,發展的同時做好保育工作。 |
10 November, 2024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