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假期

最近,本港就业巿场接连传来了负面消息。继有主题公园早前宣布了裁员,上周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今年首三个月的失业率为3.4%,较上一次数字(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上升0.1个百分点,是自2013年底后的新高,大部分行业的失业率均见上升,当中零售业及建造业的升幅更为显着。或许有人会认为今次失业率升幅仍只属轻微,不必忧虑;然而,若综合其他经济数据和社会情况来看,今次最新公布的失业率着实已为我们敲响警号,要我们一同深思本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的种种挑战。

回顾历史,或有助我们思考前路。近来坊间不少人再次讨论一套廿年前经典日剧《悠长假期》,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正如已有许多论者指出,剧集在1996年首播时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它紧扣了当时日本社会瀰漫着「就业不安」的气氛。众所周知,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遭遇了泡沫经济爆破,股巿楼巿崩盘,大批企业倒闭,日本社会步入了所谓「失去的十年」(也有人说是二十年)。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的失业率由约3%逐步增加至接近5%,虽然这对今天全球许多国家来说算是一个较低的水平,然而这对于当时曾经历过长年经济繁荣的日本人来说,却有着一定心理上的打击。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一度引以为傲的终身聘用制亦逐步被兼职制取代,日本年青人面对较上一代不稳定的就业机会,对前景感到迷惘、躁动不安。《悠长假期》故事里多名主人翁,便反映了当年许多日本年青人所面对就业不稳的处境,引起观众的共鸣。

当然,今天的香港跟当年日本的情况不能相提并论,也不可以简单地直接比较。然而,不论是日本、香港,还是其他成熟的经济体,在经过一段长时间高速增长后,往往需要面对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也往往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今天全球各地激烈竞争下,若然我们社会无法因应自身所长,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最易及最先受影响的也往往是年青人。

回看本港,我们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同样面对过艰苦的日子,到2003年内地推出自由行及其他政策,加上内地经济高速增长,本港开始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经济复甦期。期间虽然在2008年发生了金融海啸,但因为当时内地经济仍高速增长,本港仍能同步受惠,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且几近全民就业。但近年,内地经济结构亦步入转型期,挑战重重,最新公布的内地首季经济增长已放缓至6.7%,估计跟这水平相近的增长率将会是内地经济的新常态。本港与世界和内地的经济环环相扣,难以独善其身,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只有约1-2%,比去年全年2.4%,以至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长幅度(3.4%)明显减慢;不少行业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零售、旅游和建造业面对的情况犹为严峻。

此外,跟日本及其他成熟经济体相似,本港亦正面对迫切的人口老化问题,根据统计处推测,本港总劳动人口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将逐步萎缩。人口老化,除了会导致工作人口下降,未来工作人口需要面对更高的长者抚养比率,社会要承担更大的医疗和福利开支外,整体社会消费亦会减少,这将大大减低经济持续增长以至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

今天我们正站在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囗,政府以至社会大众均需要客观冷静的思考前路。举例来说,环顾世界,各个先进体系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一般会以整体社会策略性发展的眼光,投资长远具效益的基建,一方面发挥「逆周期」作用以维持社会整体就业,同时持续提升社会长远的竞争力。当我们就本港的基建投资进行讨论时,是否可以把精力放在仔细论证其效益和长远作用,而非只是笼统把所有基建称为「大白象工程」,继而进行无止境的拉布?

又例如,为本港基层带来许多就业机会的旅游业,我相信大部份巿民均会同意应朝高增值方向发展。当我们讨论各种建议时,是否可以多点讨论建议是否具吸引力、它的成本效益与可行性,而非动辄诉之于本港和内地的一些矛盾情绪?此外,在探讨香港的经济定位,利用香港与内地经济连系的优势,以至香港可以从国家经济发展策略中如何得益时,我们又是否可以客观分析地区、国家和全球形势的变化和本港优势所在,而非把任何涉及内地的经济协作简单贬为「讨好」、「迎合」内地?毕竟香港一直以来的经济发展优势都是因为扮演内地与国际之间的桥樑和连系角色。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香港为本位探讨未来经济发展路向,但这绝不代表我们应该闭关自守,划地为牢。

回想2009年我还在担任立法会议员时,我曾在到访意大利威尼斯后在港台节目《给香港的信》中指出,香港应该从威尼斯的经验中汲取教训,不能原地踏步,而是应该根据国家和世界的发展以及自身的优势,积极谋划长远的定位和发展。转眼几年过去,看见今天香港社会的情况,能不忧心?我十分理解今天年青人对本港前景感到迷惘和焦虑,作为上一代的人,我们应该继续多听年青人的想法,不应随便以「一蟹不如一蟹」的论调去批评他们。然而,我们也不应该「憧憬」香港的经济可以单靠过往的模式便可以再次高速增长,而忽略环球经济一体化和创新与科技带来的影响,以至国家和世界格局已发生的变化。站在本港社会和经济前途的关口,愿我们大家都能放下成见、和衷共济,聚焦为本港的经济发展谋求突破。

2016年4月24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