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机遇 扩展东涌

位于北大屿山的东涌是一个有全面规划的新市镇,根据2007年经修订的《大屿山发展概念计划》,东涌规划人口容量最高22万,目前人口尚未到达规划的一半,仅逾8万人。不过,随着东涌附近多项大型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桥港方口岸及香港连接路、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等陆续完工,东涌的策略性位置,将有助它发挥潜力成为区域内具吸引力的商业及旅游枢纽,为该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我们刚公布的「东涌新市镇扩展研究」第二阶段公众参与,就是要掌握上述机遇,将东涌向东、西两面扩展。初步土地用途方案如下:(一)东涌西:以「平衡发展和保育」为主题,利用休耕农地并在东涌湾附近作有限度填海最多约14公顷,增加房屋用地,同时保存及优化乡郊地区的历史风貌与特色;(二)在东涌东即大蠔湾对开以西填海造地最多约120公顷,建议有两个主题发展方案可考虑。一是「宜居城市」方案,即增加在拟建港铁站附近的发展密度,容纳更多人口;二是「经济活力」方案,提供房屋供应并建设商业枢纽。

去年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中,公众普遍认同东涌具有发展潜力,对在东涌东填海没有很大的反对意见,而对东涌西则认为不应填海而要发展休耕农地,并且尽量减低对东涌湾及东涌河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但如果不进行填海、不进行较大规模的发展,东涌西的发展潜力会受到极大局限。单以现时东涌西的人口规模,无可能支持兴建一个新的铁路站,因而难以兼顾满足房屋需求、改善整体交通连系、利用交通枢纽优势、均衡分配设施和休憩用地、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城市设计及保存古迹和生态等等按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所得意见而制订的规划目标。

过去十多年,东涌新市镇的发展经常被形容是「龟速」,地区上不少居民亦不时对交通、就业、社区设施等问题有意见。其实,东涌的规划一直按照《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但提供各类社区设施包括学校、公园、图书馆、医院、警署等须配合该区的人口增长。今次我们提出扩展东涌,就是要将东涌建设成一个更理想的新市镇。

让我在此简介东涌东、东涌西的初步土地用途方案,方便大家考虑。

东涌东「宜居城市」方案是根据运输主导发展的概念,提高拟设的东涌东港铁站500米步程内的住宅区的发展密度,地积比率为5倍和6倍;东站毗邻则发展为一个混合住宅和商业用途的都会中心区,住宅用地地积比率分级降至北面及海滨附近的4倍和3倍。至于「经济活力」方案,则会预留较多土地作商业发展,为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商机。我们在这方案内又会预留约45万平方米楼面面积作办公室/区域零售/酒店用途,并在东南面边陲规划有350个泊位的游艇停泊处,填海区北面则闢地设海滨餐饮和零售设施。「宜居城市」方案及「经济活力」方案分别可提供38,000个和33,000个住用单位,而规划人口分别为111,000及 95,000。

东涌西的整体发展密度较低,平衡发展与保育,填海规模大量缩减并避开泥滩和红树林,初步评估不会影响东涌湾海水的流动。因应东涌第39区的公屋项目,南部沿东涌路一带背靠大东山,发展密度会较高,住宅用地地积比率为5倍和6倍。逸东邨毗邻则采用3倍、近村落一带为1.5倍、东涌河河口附近为0.75倍、填海区则是3倍和5倍;合共提供约15,000个住宅单位,规划人口43,000。另东涌西会有商业区、海滨长廊和GIC设施等。整个扩展研究的公私营房屋比例将保持均衡,务求建立和谐共融的社区。

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期两个月直至7月21日,请大家积极参与我们举办的各项活动:简介会、社区工作坊、公众论坛、巡迴展览、焦点小组会议及网上平台和我们交流,以便我们拟备一份适切回应社会期望和需要的发展大纲。

2013年5月26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