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海滨新一页

今早维港一片喧闹,气氛热烈,逾千名健儿参加复办了三年的维港渡海泳赛事,吸引了不少人在海滨两岸观赛。维港这片属于市民的海港,是香港重要的世界级公共资产,早前在「局长随笔」中,我曾为大家介绍我们近年在美化维港海滨的一些成果。刚过的周五,「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办了一个题为「释放海滨潜能」的研讨会,与会者分享海滨发展的成功经验,亦一同展望我们未来的海滨发展。

当天的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奥克兰、悉尼、新加坡和温哥华的海滨专家,细谈如何利用举办国际盛事的机遇,促进海滨的活化、发展和长远规划;另又从规划、实践、管理及市场推广等角度,去看新加坡滨海湾及悉尼达令港和岩石区的发展经验。研讨会吸引了几百人参与,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致辞中指出,维港不只促进了香港的经济繁荣,也是我们城市的资产、具活力的生活方式。我向与会者重申,政府对建设一个充满活力、供市民共享的美丽海滨的承担。

我在研讨会上宣布发展局与「海滨事务委员会」联手,就建议成立专责和法定的「海滨管理局」,展开为期三个月的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海滨事务委员会」于研讨会后亦召开记者会,详述「海滨管理局」的构思。正如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所说,政府欢迎成立「海滨管理局」的建议,如果有关建议得到社会广泛支持,政府会开展立法工作,并在财政上配合。我们希望藉着公众参与活动,收集大家对是否成立「海滨管理局」的意见,以及若果成立,大家对它的职能、架构有甚么初步的看法。

其实,过去近十年「与民共议」的经验显示,优化海滨的工作,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承担外,市民、不同持分者和专业团体的参与至关重要。政府于2004年宣布在完成配合中环湾仔绕道的填海后,将不会在维港两岸再填海;同年成立了「共建维港委员会」,展开了官民合作共建海滨的一页。

经过政府、前「共建维港委员会」和其后继者「海滨事务委员会」的多年努力,我们已建立了规划和发展海滨的良好机制。前「共建维港委员会」制定的《海港规划原则》和《海港规划指引》,是规划及发展海滨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海滨事务委员会」则就海滨地带及设施的愿景、规划、城市设计、发展、管理和营运方面,继续扮演倡导、监察和提供意见的角色;促进和鼓励公私营机构在海滨发展事宜的合作;以及监察不同优化海滨项目的进度。「海滨事务委员会」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就超过80个公营和私营的发展计划提供意见。

不过,我们瞭解到传统的由政府建造及营运的模式,未必能够创造出更有活力和多元化的海滨。同时,参考海外一些拥有优美海滨的城市的经验,亦使我们逐渐明白到由专责机构透过「地方营造」(place-making)的方式来规划、设计和营运特定海滨用地,可能会较现有模式更能实现我们的愿景。

过去数年,前「共建维港委员会」和「海滨事务委员会」曾就一些海外管理海滨的模式,以及本地公营机构的运作经验进行研究,认为成立一个有愿景、有目标、能够将倡导和行动两个角色合而为一的专责和法定的管理局,以全面综合的方式,和具创意和创新的思维,去发展和管理海滨,是一个可行的运作模式。如果公众认同成立管理局这个大方向,我们会与「海滨事务委员会」在整理大家对其运作模式的意见后,在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和大家就其详细架构和其他相关方面作更详细的讨论。

我们对「海滨管理局」的职能、架构没有既定立场,我们希望在未来三个月,收到大家踊跃发表的意见,继续以与民共议、同心构建的精神,为未来的海滨发展写下新的一页。

2013年10月6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