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增加工商业用地

上星期谈到政府透过推行一系列利便旧工厦重建和整幢改装措施,以期提供更多楼面空间作不同的合适用途,配合香港不断转变的社会和经济需要,这是我们多管齐下的措施之一。要维持香港作为亚洲的世界级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促进不同产业的发展、支持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工商业用地和设施的其他措施,致力确保这方面的供应稳定和充分。

这一系列措施的最新进展如下:

(一)起动九龙东
九龙东包括启德发展区、观塘和九龙湾商贸区,它将发展为香港另一个核心商业区。目前,九龙东内有约140万平方米的办公室楼面面积,当它发展成为核心商业区时,有潜力提供约400万平方米新增办公室楼面面积,合共相等于中环现有数量的两倍。为加速区内的转型,我们正研究搬迁九龙东两个行动区内现有政府设施,将部分空置而合适的土地尽快推出市场,预计合共可提供约50万平方米楼面面积。

(二)中环新海滨
中环新海滨的长远规划,预计可提供超过26万平方米商业用途楼面面积,其中的三号用地可提供约15万平方米办公室及零售用途楼面面积。在中环和湾仔有关基建工程完成及现有设施搬迁后,整个规划将会陆续推出发展。

(三)腾出政府办公室、改划「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
目前在核心商业区的政府大楼,在可行情况下会迁离或重置,转为商业用地以增加市场供应。例如:我们已售出花旗银行大厦的政府物业,提供约4,000平方米写字楼楼面面积;搬迁旺角工业贸易大楼,腾出超过18,000平方米商业用途楼面面积;律政司办公室搬往前中区政府合署,腾出空间重置政府其他位于中环和金钟租赁的办公室;分阶段重置湾仔海旁三座政府办公大楼,腾出写字楼楼面以尽快出租,并在适当时候出售大楼,预计可提供175,000万平方米商业用途楼面面积。

我们同时计划将核心商业区内合适的「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转为商业用途,例如中环美利道和上环林士街两个停车场。

我们会继续检视在其他地区的政府大楼,在政府物业政策可行情况下,把合适的政府办公室迁离,并尽量利用自置物业来重置位于租赁物业的政府办公室,释出物业作商业用途。

(四)机场岛北商业区
香港国际机场在经济发展中角色至为重要,要善用机场岛上的有限土地,机场管理局正研究机场北商业区的发展策略,预算今年底完成具体规划工作。

(五)东涌新市镇
随着东涌附近多项大型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桥港方口岸及香港连接路、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等陆续完工,东涌的策略性位置,将有助它发挥潜力成为区域内具吸引力的商业及旅游枢纽,为该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所以,我们在已经完成的东涌新市镇扩展研究第二阶段公众参与中,提出在东涌东预留7至15公顷,及在东涌西预留2公顷的用地作商业用途。

(六)新发展区
新发展区是香港中长期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会因应其地理优势,提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用地。例如:新界东北合共有22公顷相关用地,包括古洞北沿粉岭公路有约14公顷的「商业、研究与发展」用地,有潜力提供不同类型的办公室及研究与发展用途的楼面面积;西北部亦预留了8公顷土地作「研究与发展」用途。

洪水桥则有约72公顷土地留作「特殊工业」- 物流和科技区用途,供物流业、测试和认证业、资讯科技(包括资料储存中心)、电讯业和商贸用途。西铁洪水桥站周边亦将建造成为区域性的商业及商贸枢纽,设有大型购物商场、办公室、酒店、其他商店和服务业。

(七)新界北
新界北部地区尚有不少未发展的土地,包括从禁区释出的土地,不少具发展潜力的,例如一些邻近主要交通通道和接近口岸的地理位置,可规划更多可创造就业机会的土地用途。明年我们将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

(八)填海、岩洞和地下空间
维港以外填海和发展岩洞是长远土地供应来源之一,第二阶段公众参与已经完成,我们正在整理公众意见,稍后会展开技术研究和土地用途规划,预计可以提供房屋和商业发展空间。另外,我们正筹备展开香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研究,以增加市区的可用作商业和其他用途的空间。

以上都是较中长期的土地供应措施,要解决短期内工商业用地和设施供应紧绌的情况,我们有上星期提及的活化工厦措施,截至10月底,地政总署收到共115宗申请,并批出其中82宗,这些项目可提供经改装或新建楼面面积合共约88万平方米作非工业用途。

另外,适度提高发展密度以增加商业楼面面积,亦是其中一项措施。例如,我们已就提高启德发展密度进行了初步技术评估,建议可适度增加该区房屋及商业用地的地积比率大约百分之二十左右。

事实上,过去两个财政年度,我们一共售出9幅商业/商贸用地,可提供约40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2013-14年度首三季度,我们已售/将售3幅商业/商贸用地,将可提供约13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未来,我们会持续向市场提供商业/商贸用地。

2013年11月17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