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竞争 确保供应

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之际,面对楼价飚升,这与之前几年住宅供求严重失衡有关。

自2003年起政府停止主动卖地后,由2004/05年至2009/10年的6个年度,政府透过勾地机制出售了30幅可作住宅发展的政府土地,按土地出售时估算合共可供兴建约17 000个单位。由2008年至2013年的6年期间,私人住宅单位的落成量平均每年仅得约9 500个。

为了让楼市健康发展,协助市民置业安居,房屋土地供应成为本届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但觅地建屋需时,政府必须同时从需求和供应方面入手应对楼市。自去年2月「双辣招」推出后,楼价开始逐步平稳,至最近还出现回调迹象,但房屋供应短缺问题始终仍未解决。

两年多售59地供建近1.9万单位
今届政府上任后大力增加土地供应,并于去年宣布取消实行了超过10年的勾地机制,卖地计划改为全面由政府主导。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底的26个月间,政府通过招标售出了59幅住宅用地,按土地出售时估算合共可供兴建近1万9千个单位。这数字尚未包括港铁沿线物业发展和市建局重建项目,亦未包括私人业权土地的发展或重建项目。根据运输及房屋局截至今年5月底的估计,在未来3至4年间,市场可以提供的私人住宅单位约有7万2千个。从上述两组数字可见,未来的房屋供应与过去7年有很大分别,以及政府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决心。

社会上有部分人担心香港的私人住宅市场会否继续由几家大型发展商所垄断,因而丧失竞争,即使政府加大卖地力度,单位也未必能及时供应市场。就此,政府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让我提供一些统计数字,供大家参考。

市场参与者众
首先,就出售政府土地方面,过去两年,我们推出了很多中小型用地,让规模较小的发展商较容易进场参加竞投。过去两年政府售出的59幅住宅用地,其中近半面积大约或少于半公顷(5千平方米)。而59幅地中,按标书显示的母公司资料统计,只有9幅由坊间所谓四大发展商的其中三家投得,可供兴建3 800多个单位。另44幅土地由其他30多家发展商单独或合作投得,可供兴建约12 000多个单位。余下的6幅土地,来自内地的发展商投得3幅,可供兴建近2 100个单位;另3幅则由基金投得,可供兴建400多个单位。

另外,从投得土地的幅数去分析,除了两家发展商各投得(包括与其他公司合作竞投)7幅土地,一家投得5幅,另两家财团组合分别投得3幅外,其他绝大部分都只投得一幅土地(逾30家)。由此可见,最近两年的政府卖地,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分额亦相当分散。加上卖地条款又限定了发展商在投得土地后若干年内须落成有关单位,而政府又继续着力增加土地供应,住宅市场的竞争未来估计将会大为提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这59幅土地可建住宅单位的种类去看,这两年售出的土地可供兴建的单位预计将以中小型单位为主。

全力觅地 持续稳定供应
我们会继续努力觅地和开发新土地,确保土地供应可以持续和稳定,并致力促进市场竞争,多建适合一般市民置业安居的中小型单位。希望社会和地区人士明白大局,支持我们增加土地供应的各项工作,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 

2014年6月2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