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天气引致强降雨情况越见频繁。早前,天文台发出本年首个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其间没有出现大范围或严重水浸事件,反映渠务署多年来努力的成果。今次,我邀请渠务署三位同事介绍署方如何做好防洪工作,以及美化河道景观,提倡亲水文化。
渠务署自1995年开始消除水浸黑点以来,至今已消除127个水浸黑点。现时全港只剩余四个水浸黑点,其中两个黑点的改善工程正在施工,包括薄扶林村水浸黑点的改善工程预计未来一两年完成,而尖沙咀漆咸道南水浸黑点的改善工程已在去年八月展开。余下两个水浸黑点包括大埔林村谷盆地及元朗新田石湖围,第一阶段改善工程已完成,现正规划及设计下一阶段工程。
防洪三招
渠务署工程师(机电工程部)罗梓伟表示,为减低因暴雨导致的水浸风险,提升现有市区排水系统的防洪能力,渠务署制订「防洪三招」,即利用「截流」、「蓄洪」及「疏浚」制定防洪措施,解决不同地方的水浸问题。「截流」是指截取雨水,改变雨水流向,直接排放出大海或河溪;「蓄洪」是把暴雨期间的雨水引流至蓄洪池暂存,有缓冲作用;而「疏浚」是进行排水系统改善工程,扩大或建造新的地下排水渠。
机械式抓斗
在「疏浚」方面,渠务署负责管理总长超过360公里的人工河道,以拉直、扩阔和挖深河道来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并会定期进行清淤及清理工作,以加强河道排洪能力。
渠务署近年更引入不同创新科技,包括最近研发的「机械式抓斗」,协助清理河道内的垃圾,例如在打鼓岭的缸窑河,其下游位置容易堆积垃圾,故署方安装了「机械式抓斗」,取代人手清理垃圾。「抓斗」可24小时运作,约15分钟便可完成一次运作,每次可抓夹最重250公斤垃圾,相比人手清理河道更安全、快速及彻底。
另外,「抓斗」配置人工智能系统监察河流有否淤塞,更可因应天气和水位数据资讯而自动调整运作频率,以便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尽早清理。
无人机队伍
为进一步提升日常河道检查的效率及工作安全,渠务署去年特别成立了无人机队伍,培训了二十多位同事操作无人机。渠务署工程师(香港及离岛渠务部)杨伟诚表示,机队的工作包括定期为河道、水道及出水口进行例行检查,并会于暴雨过后或有需要时迅速巡查,以安排相应的清淤及复修工作。同时,他们亦会利用无人机,于大雨前协助监察建筑地盘及周边排水系统的状况。截至今年四月,无人机队已出动超过230次,平均每月出动25次。
他表示,部分河道及水道位于偏远地区,以往需要不少时间及资源进行巡查,而无人机操作灵活,可于非限制飞行区的天然山坡、林地或海边进行高空拍摄,节省一半例行巡查的时间,亦令巡查工作更安全、更有效率。
以人为本设计 推动亲水文化
近年,除改善河道的防洪能力外,渠务署还在河道旁加入更多以人为本的设计,提倡亲水文化。渠务署工程师(新界北渠务部)戴玮轩说,以元朗南生围为例,因应河旁是市民的郊游热点,署方将山贝河和锦田河交汇处,以及元朗排水绕道人工湿地附近的维修通道美化,改建为公共空间,内设壁画、凉亭、长椅、资讯板等,让市民舒适地欣赏风景,并拉近和河道的距离,十分受市民欢迎。
佐敦谷水道
另外,佐敦谷水道以「河畔城市」概念完成活化,展现绿化河道、增加公共休憩空间、带动亲水文化等多项设计元素,例如在河道栏杆设置「绿化咖啡枱」,以及在观景台设置自拍架、太阳能充电装置等,吸引市民停留及享用。
在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致力提升相关地区的防洪及排洪能力,缓减水浸风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其间,我们亦考虑生态环境的保育、工程与社区环境的融和,让市民与河道有更好的互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