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上月辞世,享年101岁。饶公博古通今、学艺双携,在学术和艺术方面成就卓越,对弘扬传统中华文化贡献良多,备受社会尊崇。今次我相约港大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教授,一起到活化历史建筑项目之一的「饶宗颐文化馆」,缅怀饶公不凡的一生,并介绍馆内一些珍贵的藏品。 饶宗颐文化馆坐落荔枝角山岗上,前身是荔枝角医院。李焯芬教授是文化馆管理委员会主席,他说文化馆的所在地有逾百年历史,昔日曾经是清政府的海关分厂、华工屯舍(俗称「猪仔馆」)、检疫站、监狱、传染病医院、精神病疗养院等,见证了历史和社会的转变。发展局2008年展开「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文化馆为计划下的首批活化项目,以饶宗颐教授之名,命名为「饶宗颐文化馆」,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作为一个推广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平台。 荷花画作誉满艺坛 饶宗颐教授喜欢绘画荷花,笔下的荷花千变万化。文化馆便收藏了饶公特意为该馆绘画的《荷花四屏》。这被称为「镇馆之宝」的画作,是由4幅长约2米的画卷合并而成,可以一分为四,也可四合为一。画作两旁的对联也是饶公所写,是出自「马王堆帛书」的「去无作相,住亦随缘」。 李焯芬教授介绍说,画中的8朵荷花各有美态,有的荷花白中透红,亦有以金色线条勾画的荷花,这是他参照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去创作。画中荷叶,以泼墨形式化开而成,营造出飘逸的意境。另外,他又分享饶公特别喜欢绘画荷花的原因,其中是因为荷花有「花中君子」之称,其枝挺直地托着花和叶,象征一种勇于承担的精神,令人深思。 「饶体」别树一格 文化馆内也展出饶宗颐教授几幅珍贵的书法,无论是笔法、用墨、字形等都别具风格、神韵超逸。 李焯芬教授指,饶公多年来醉心书法,对每个朝代的书法均有认识,能写出多种字体,魏碑、隶书、篆书、行书、草书,无一不通,可谓非常广博。饶公更独创甲骨古文书法,并将各种字体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书法,被誉为「饶体」。馆中展出的书法作品「如莲华在水」,便属「饶体」,既有隶书,也有魏碑的味道。此外,饶公善用茅龙笔,亦书亦画,各体皆能。李焯芬教授形容茅龙笔笔身稍大,毛身结实,写起来的书法特别有力。 专注勤奋 终身学习 作为多年知交,李焯芬教授忆述,饶公有很多地方值得晚辈学习,例如他80多年如一日,做事勤奋专注,不旁骛、不分心,经常工作至深夜,不会被其他行政或杂务打扰。一般而言,大学教授,例如院士级教授,一生约有几百篇学术论文,但饶宗颐教授就有逾千篇学术论文、过百部着作,其成果背后都是靠自身努力和专注得来。饶教授在学术上涉及的领域极多,这也是源自他不断自学、终身学习、勇于探索新事物的精神。 漫山花海 翠绿环抱 饶宗颐文化馆坐落于荔枝角山岗上,分上、中、下三区。下区艺术馆内的常设展室,主要是上述介绍过、以展示饶宗颐教授的作品为主,另外两个展室会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保育馆则主要展出整个建筑群过去百年的历史演变、保育及活化过程。 为配合不同文化创意活动、艺文交流、教育课程及文化观光等多元活动,中区六座建筑物提供一系列场地设施,如:演艺厅、展览馆、文化讲堂、会议室、活动室、咖啡店及餐厅,各场地均适合不同机构租用作会议及举办不同类型活动,如:工作坊、讲座、静修活动、艺术表演等。上区则设文化旅馆,取名「翠雅山房」,提供89间舒适宽敞的客房,让每位旅客可以享受一个独特的住宿体验。 参观当日,宫粉羊蹄甲盛开,漫山花海,翠绿环抱,吸引了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拍摄。除了艺术馆,我和李焯芬教授也参观了一个名为「活字生香」的汉字文化体验展。我们中途更碰见几十位中学生,原来他们是李教授的学弟,我乐见同学们能够跳出校园学习,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也有另类体验。 文化馆经常举办不同的文艺活动,去年入场人次就有超过25万。我期望饶宗颐文化馆能够成为市民一个休閒的好去处,并同时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
|
2018年3月11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