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善的城市规划,也要有良好的建筑设计,才能满足社区和保护环境的殷切需求。建筑署多年来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在工程项目注入低碳的元素,务求在策划建筑物的每一项细节上,都关注对环境及人的影响。我会一连两个星期带大家参观建筑署负责的项目,首站是位于启德发展区的工业贸易大楼(工贸大楼),了解其设计特色和功能,如何节能减排,体现理想的环保效能。
工贸大楼项目由一座办公大楼和一所启德社区会堂组成。办公大楼高22层,另设一层地库,淨实用楼面面积约33,000平方米,共容纳九个政府部门及政策局。秉承启德发展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楼特别善用绿化和节能装备,再配合再生能源技术,总用电量较一般商厦少约36%,并获得香港「绿建环评新建建筑」(BEAM Plus)及美国「能源和环境设计领先认证计划」(LEED)两项绿色认证评定为最高Platinum的级别,成绩令人鼓舞。
规划设计显心思
我在署长林余家慧陪同下,听取建筑署同事讲解大楼的设计特色、环保节能设施、行人通道布局等,令我感受到设计团队背后,的确花了不少心思。林余家慧表示,启德发展区的规划概念是以人为本、贯通连系、强化可持续发展,并尽量引入绿色元素,由于工贸大楼是该区首个政府大楼项目,故具有标志性的示范作用。
整项工程加入了大量绿化元素,整体绿化复盖率超过四成,高于启德发展区要求的三成。大楼外墙采纳了垂直绿化设计,由低层一直延伸至楼顶,形成一条「绿色丝带」,成为建筑特色之一。地面、高架行人走廊和天台亦大量栽种茂绿植物,创造宜人园境。
减低能源耗用 处处环保
谈到可持续建筑,不少人会联想到增加绿化或加设太阳能板,但其实所涉及的设计特色及技术十分广泛。以工贸大楼为例,在环保节能措施方面,大楼外墙采用低透射度的中空双层隔热玻璃及遮阳装置,除了隔热,亦可减少冷气耗电量;办公室内设有用户和日光感应器,在足够光线下调节照明设备,有助悭电节能。
同事还向我讲解了各项再生能源技术的使用,如太阳能光伏系统、日光管道、光纤太阳能追踪导光管、太阳能烟囱等的运作原理,加上大楼使用启德发展区的区域供冷系统作空调之用,可见项目处处引入环保概念。
日光管道 采集日光
其中,大楼装设的27组日光管道,遍布不同位置。通过采集日光,把自然光反射、传送及引入大楼内,以减低照明所需的耗电量。当日我们参观的社区会堂,其天台便装设了12个日光管道。为配合会堂内举行不同类型的活动,设计团队特别在日光管道加设遮光设施,方便遮挡日光,配合需要较暗环境下举行的活动。
社区会堂的绿化天台亦设有6组光纤太阳能追踪导光管,其室外集光器可自动追踪日间太阳的方向,集中采集日光,再经石英光纤导光管引入室内,为社区会堂化妆间及洗手间提供照明,有助节省用于照明的能源。
设于社区会堂大堂的太阳能烟囱,则是应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当烟囱的热空气上升,靠风的对流,为大堂制造自然风,从而减低能源的消耗。其他环保设施还包括:自动废物回收系统、雨水回收及储存系统、滴水灌溉系统等。
着重与周边连系
另外,工贸大楼的规划设计,十分着重与周边地方的连系。一系列的行人通道和天桥,贯穿不同位置,目的是提升畅达度。举例说,横跨太子道东的行人天桥,可方便市民往返新蒲岗;而工贸大楼东面外墙,亦已预留连接桥的位置,方便将来接驳新税务大楼等地方。我知道新的税务大楼刚刚于本月18日动工,连同其他陆续开展的工程,预计启德将会有另一番新景象。
下星期,我会继续带大家参观另一个启德发展区的项目,了解建筑署如何秉持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并与持份者紧密沟通,为社区兴建一所独一无二、以人为本的建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