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带来的挑战,水务署一直积极开拓包括循环再用水等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新水资源。现时署方正就循环再用水的供应、收费和使用等进行公众谘询。与此同时,水务署和渠务署正合作推展生产再造水计划。今次我邀请发展局副局长廖振新带大家到上水石湖墟污水处理厂,介绍有关公众谘询和生产再造水计划详情。 甚么是「循环再用水」?「再造水」又是甚么?简单来说,循环再用水包括再造水(经过污水处理厂高度处理的淨化水,再加工处理后,可以再次使用的水)、重用中水(从浴室、洗手盆、厨房洗涤盆等收集并经过处理的水),以及回收的雨水(从屋苑或其他设施回收的水)。 循环再用水作非饮用用途 世界各地使用循环再用水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美国、澳洲和新加坡等地。政府一直积极探讨由中央系统供应循环再用水,以应用于冲厕,特别是现时需使用淡水冲厕的地区,以及其他非饮用用途,例如园境灌溉、清洗街道等。 水务署10月中就「在香港供应循环再用水」展开公众谘询,涵盖5大范畴:列明由水务署供应循环再用水只作非饮用用途;防止滥用和交叉错误接驳食水及循环再用水供应系统的措施,例如探讨为循环再用水着色,让用户可即时凭肉眼识别;探讨循环再用水的收费,例如免费提供作冲厕用途;探讨使用并非由水务署供应的循环再用水的规管;以及落实拟订建议的安排。 两署合作推动再造水计划 再造水是循环再用水的一个重要类别,来自经高度处理的淨化水。水务署和渠务署正合作推动一项大型再造水计划。现时渠务署正为石湖墟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工程,其淨水设施将提升至三级处理水平(注);水务署计划利用经该污水处理厂高度处理过的淨化水,再加工处理,生产再造水。 水务署署理助理署长黄恩诺向廖振新副局长展示在石湖墟污水处理厂旁预留作生产再造水设施的用地,相关设计工作现正进行中。经处理的淨化水,日后会先流经再造水设施内的接触池,加入氯、食用色素,成为再造水,继而透过抽水站输送到配水库,再经输送管道分配给用户。目标是2022年起逐步供应再造水到新界东北地区(包括上水、粉岭及新发展区),以取代食水作冲厕用途,善用宝贵的水资源。 逐步提升污水处理水平 渠务署助理署长/机电工程崔伟诚表示,石湖墟污水处理厂运作超过30年,是全港第三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上水、粉岭等地区所产生的污水,现正分阶段进行扩建工程,以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及提高淨化水的水质。前期工程预计于2019年完成,污水处理量将由每日9万3千立方米提升至10万5千立方米。渠务署将透过新建造的石湖墟淨水设施,把每日约5万6千立方米经过三级污水处理的淨化水,输送到邻近的水务署再造水设施,经加工处理后成为再造水。 石湖墟淨水设施会采用崭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渠务署高级工程师黎玮筠以实物模型作介绍。淨水设施前期工程会安装2 000多件薄膜生物处理器组件,薄膜可以隔除污水中的大肠杆菌和微细的污染物,是由原来二级污水处理水平提升至淨化水的重要元件。而淨化水的水质大大提升,为水务署其后生产再造水创造条件。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有重大影响,为确保香港在气候变化下仍可稳定供水及可持续发展,水务署一直积极推动节约用水,并致力探索气候适应力较高的可替代水源,包括化淡海水、再造水、中水重用及雨水回收,令本港水资源多元化,为本港作周全准备。署方刚刚就「香港供应循环再用水」完成三场公众谘询会,收到不少宝贵意见,我期望市民于谘询期(至12月17日)结束前踊跃发表意见。
注:三级处理是最高水平的污水处理程序,详见: |
2018年11月25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