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直鼓励建造业界积极采用创新科技,以提升生产力、改进建造质素、加强工地安全和环保效益。建造业议会「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CITAC)早前展出全新一批共40项创新科技产品,当中不乏创意机械发明和高端建造技术。今次我邀请了廖振新副局长,在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及中心经理陪同下,带大家前往参观,并介绍若干特别的展品。
致力提升工地安全
创新科技发展是世界大潮流,建造业也必须与时并进,引进新技术,应用新科技。郑定寕总监说,近年业界积极采用智能工具、机械化工序等,改善工地安全和工作环境,中心便展出多项相关的展品,例如「物联网智能安全帽」及「防撞双频警报系统」。
「物联网智能安全帽」看上去与工友平日配戴的安全帽差不多,但原来内置了感应器,可实时监测工人的体温、心跳频率等,有关数据即时传送到地盘安全主任,让他们监测工友的健康状况。这项展品已是第二代经改良的版本,安全帽的重量较第一代为轻。至于「防撞双频警报系统」,则是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如有工友走进危险范围,机器驾驶室会发出警报,通知驾驶员停止操作机器,避免发生意外。
多项本港科研产品
今日创意科技一小步,未来行业发展一大步!中心的展品不少是由本地初创企业或大学所应用的技术,例如由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的人工智能(AI)技术,让管理人员实时分析地盘内工友的工作情况,以监察工地安全。当系统察觉到有工友忘记戴上安全帽,会提示地盘安全主任作出跟进,提醒工友注意安全。
至于由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的「混合实境」(MR)技术,则与「虚拟实境」(VR)技术不同。MR技术就像大家熟识的「Pokémon Go」手机游戏,只要戴上如眼罩般的HoloLens看着建筑设施或构件时,相应的模拟影像和信息就会显示在实物上,例如喉管是属于水、气或电,其相关资料如喉管的尺寸,就连水管内水的流向也会显示出来。这项应用软件旨在便利检查和维修建筑设施。
有助提升生产力
展品中亦有不少是将工序机械化以提升生产力,例如自动墙身批荡机、多功能外墙加工机械人、动力外骨骼、动力搬运车等。传统的批荡以人手为主,却有质素参差、不够平滑的问题,但可摇控的自动墙身批荡机,全自动操作,加上备有自动定位系统,准确无误,每次批荡的面积较人手批荡大,能一次完成由地面至5米高的批荡工序。
同样,「3D打印建筑结构」技术是利用3D打印机把混凝土材料从喷嘴内挤压出来,层层堆积成立体混凝土外墙,免却传统模板施工方法。中心内的凉亭,就是以此技术,只花了3小时打印出来,既节省时间、成本,又适用于特别订制的建筑物和地型组件。
基金收逾百份申请
「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2017年11月成立后,过去一年已有超过9 000人次到访,反映中心发挥了展示建造业创新科技和产品的功能。政府一直带头推动创新科技应用,其中,10亿元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去年10月初接受申请,鼓励业界广泛运用新科技,提高施工安全,基金亦会资助从业员和大专生学习崭新科技,提升掌握科技能力及创新思维。短短三个月已经收到过百份申请,其中28份已获批。
我期望与建造业界朋友携手,活用创意,积极创新,并加强研究及推动采用更多建筑新科技,将香港建造业带往新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