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水围的食环署天幕街市(前称天水围临时街市)上月开幕,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项目由构思、拨款、兴建以至落成启用,仅仅用了约一年的时间,令市民和租户早日受惠。今次,我邀请了建筑署的同事,讲解他们如何迅速完成该项目,并分享街市的建筑设计特色。
建临时街市方便居民
行政长官在《2018年施政报告》提出在西铁线天水围站对出的天福路路段兴建新公众街市。由于兴建永久街市一般需时六至七年,政府在2019年10月公布,在附近天秀路公园旁的空地设立临时街市,以期在新街市大楼工程完成前,让市民有多一个购买新鲜粮食的选择。
开始施工遇上疫情爆发
建筑署高级工程策划经理陈敬德说,为了令天幕街市尽快完工,食物及卫生局、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和建筑署在多方面携手合作,包括商讨街市的布局安排、解决技术和环境问题,以配合食环署的营运操作等。承建商去年一月开始施工,但正正遇上新冠疫情第一波,内地厂房临时关闭,建筑材料供应亦紧张,幸而工程团队即时作出应对,灵活调动施工程序,承建商亦与供应商紧密联繋,作应变安排。他很庆幸有这队高效能团队,令项目在疫情下仍能于指定时间内完工。
约一年建成启用
在施工方面,建筑署高级建筑师曾伟伦说,一般街市由计划至完成需约六至七年。然而,为配合地区需求,尽早建成临时街市,署方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筑物大部分组件先在厂房预制,然后运往工地装嵌;上盖则采用「供制造和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简称DfMA),避免「落石屎」等湿施工方法(wet trades);地脚采用突出地面的设计,减少挖掘工作,缩减施工时间和便利兴建,令天幕街市只需一年时间便落成启用。
建筑设计一丝不苟
虽然天幕街市是临时街市,但工程团队在设计方面亦做到一丝不苟。建筑署建筑师卢宜璋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从美观、实用和舒适中找到平衡,设计着重自然通风和采光。街市中央高楼底的中廊及两旁开放式的设计,令日光进入室内,减低照明耗能,亦遮挡太阳直接照射,令使用者更加舒适。此外,街市直条的平面布局有利对流风,令街市空气流通及凉快。斜屋顶则是基于香港多雨水的天气而设计,适合去水。
设多个出入口方便居民
天幕街市有36个固定摊档,加上四个临时档位,共提供40个摊档。街市行人通道十分宽敞,并设有无障碍设施,而主要出入口位于街市的东西两方,另有四个副出入口,方便居民从公园、附近民居或车站进入街市。建筑物两旁则设有绿化设施和长凳,方便长者和居民购物后稍作休息。街市亦用了柔和的木系色调,配合天花不同的主题色彩—蓝、橙、绿,与摊档售卖的新鲜食物互相呼应。
把科技带进社区
另外,在疫情下,为了让市民放心逛街市,工程团队特别引入新技术,与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简称NAMI)和香港科学园的创科公司合作,在摊档之间安装防污抗菌的陶瓷板,亦把「纳米涂层」技术应用于通风位置,减少尘埃积聚,以及安装智慧垃圾回收机等,把科技带进社区,同时为创新科技提供实地试点,推动本港科技发展。
受租户市民欢迎
街市启用至今整体运作畅顺,售卖蔬菜的租户林小姐说,每日下午三时至六时,是人流最多的时候,加上街市环境舒适,吸引不少街坊捧场。开市一个星期,她已有许多熟客。售卖干货(模型)的租户陈先生说,街市环境清洁整齐,故有家长会带小朋友前来购物,适逢他的摊档在圣诞假期开市,故生意不错。街坊梁太亦表示,街市货品种类繁多,加上位置方便,日后会再来光顾,购买日常所需。
街市是市民购买新鲜粮食的主要途径之一。建筑署的同事带领工程团队,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做好街市的设计,并与各部门同心协力,令工程迅速地完成,为市民提供便利设施,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同事们的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