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政府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努力开拓土地,其中,新界北新发展区是中长期土地及房屋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三个具发展潜力地区—新界北新市镇、文锦渡、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涉及超过1 500公顷土地,预计可提供不少于10万个单位,容纳不少于28万人口,同时发展创新及科技等,创造约20万个就业机会,加上位处策略性边境位置,邻近深圳口岸经济带,可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发展潜力无限。
与立法会议员视察新界北
早前我与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委员前往新界北三个具发展潜力地区考察。我们首先到香园围边境管制站,随后前往缸瓦甫,从高处眺望深圳和拟议新界北新市镇发展用地现时的情况,同时听取规划署同事简介发展计划详情。其后,我们乘车视察拟议的文锦渡物流走廊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了解该两个具发展潜力地区的土地用途规划。局方亦与议员就当区的房屋及交通规划交换意见。
新界北新市镇容纳20万人口
新界北新市镇位于上水、粉岭东北面,约1 100公顷(包括约160公顷棕地),地势较平坦。考察当天,从高处可看到整个新市镇发展范围,涵盖香园围、坪輋、打鼓岭、皇后山及恐龙坑一带。规划署总城市规划师周日昌说,区内现时主要为村落、农地、棕地作业如工场、货仓等,透过恰当的规划及城市设计,以及提供足够基建设施,将可充分释放该区的发展潜力,更有效运用荒废农地及棕地,建设新社区,并改善环境。预计新市镇最少可容纳约20万人口,提供约13万个职位。
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
至于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周日昌说,其可行性研究已大致完成。枢纽涵盖总面积约320公顷的土地(包括逾80公顷的棕地),约有一半为私人土地。根据初步土地用途规划,该发展枢纽可支援住宅发展项目,提供约31 000个单位,容纳约84 000名居民,同时提供用地作经济及就业用途,创造约64 000个就业机会。枢纽会利用新界西北新铁路线—北环线的新田站,释放该区的发展潜力。
善用边境地理位置优势
新界北新发展区位处策略性边境位置,涉及五个口岸,便利往来深圳及粤东地区。周日昌说,新界北新市镇与文锦渡,位处边境位置,接近深圳、罗湖、莲塘工业区等,可善用地理优势,发展科研、现代物流、仓储及其他新兴行业。至于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其北面设有企业及科技园,可供创新科技之用;加上位置相邻落马洲/皇岗口岸,方便跨境交流,并可配合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加强与深圳科研发展的协同效应。
交通配套考虑
随着新界北大规模发展,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升新界北新发展区与周边地区及市区的连系。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将利用拟议的北环线新田站作对外及市区连接。另外,周日昌说,政府正进行的《跨越2030年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策略性研究》,探讨香港铁路及主要道路基建的未来布局,包括连接新界北所需的策略性运输基建。视乎发展区的规模及相关的研究结果,会考虑适当的南北走向运输连接,方便将来的居民往来附近的新市镇或市区。
争取尽早展开工程
感谢立法会财委会7月中通过拨款支持新界北的发展,当中约8亿元是为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进行勘查研究及详细工程设计的费用,我们会研究进一步争取提前于2024年展开工程,让人口和企业提早入伙;其余2亿元是为新界北新市镇及文锦渡展开规划及工程研究,期望可在3年内完成研究,以尽早分阶段开展工程。上述两项研究将于今年稍后展开。
我们已就展开相关设计/研究的建议谘询当区持份者,他们普遍不反对有关建议,但亦有就不同的议题表达意见。我们亦曾谘询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委员表示政府有需要充分善用新界北土地资源以进行发展,并应加快落实发展的过程,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因应委员的意见,我们承诺会探讨扩大具发展潜力地区及加快落实相关项目。另外,行政长官早前委任了港深合作策略规划顾问,就加强推动两地的跨境合作发展提出建议,这些策略建议相信会为新界北新发展区即将开展的研究,提供策略元素。
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此外,特区政府举办的三场重要选举,当中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将于本月19日进行投票。完善后的选举委员会工程界别分组和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景(简称建测规园)界别分组,设立了各15名当然委员及15名以团体为投票主体选出的委员;而地产及建造界则设16名以团体为投票主体选出的委员。
当然委员由界别内的专业学会、重要的法定组织及谘询组织的负责人出任。他们都是界别内不同领域的翘楚和资深持份者,能深入掌握界别的专长与局限,以协助选出合适的立法会议员及行政长官,带领香港可持续发展,改善经济民生。至于选举委员则由专业学会、法定委员会、专业人员协会、主要的工程及建测规园公司等团体及商会成员选出。这些为界别内的主要参与者,由他们选出的选举委员,更能代表界别的利益,避免泛政治化、以政治立场或口号去选出相关委员。
我相信,落实完善选举制度,重新构建选举委员会和赋予其新职能,将更能体现界别及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从而强化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提升特区管治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