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规划地政局局长曾俊华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在香港地产行政学会周年晚会上的致词全文:
许会长、各位嘉宾:
我今晚很高兴能够出席贵会的周年晚会,并跟各位谈论“市区重建,以人为先”这题目。市区重建局将会展开一项宏图大计,重建和更新我们的旧区,使这些地区重现生气。因此今晚的题目十分合时。
背景
──
在七十年代初,政府曾将一些残破旧区,包括上环、湾仔和油麻地,列为环境改善区,借此改善及重建这些地区。不过,要在当时进行重大的改革,无论是社会和经济条件都并不足够,因此改善计划推行时困难重重、进度缓慢。
香港房屋协会在一九七四年推出一项市区改善计划。这项计划虽然略见成效,但整体作用不大。总而言之,早期的市区重建只是一些零星而缺乏系统的工作,规模亦十分有限。这些计划虽然目标远大,但实际上却无法改善市区老化的问题。
为避免市区环境进一步恶化,以及改善旧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政府在一九八八年成立土地发展公司﹝简称土发公司﹞,专责进市区重建的工作。土发公司的重建模式,是本港首次尝试有系统地推行市区重建。
土发公司的重建模式
─────────
由于地产市道畅旺,因此土发公司早年的运作颇为成功。尽管本身资源有限,但土发公司当时能吸引发展商,合作进行重建项目,成绩有目共睹。不过,随经济环境转趋恶劣,土发公司的工作亦受制于以下三大障碍:
* 首先,根据《土地发展公司条例》,土发公司必须按照“审慎商业原则”运作;换句话说,该公司只可进行财政上可行的项目。然而,在地产市道不景时,有利可图的重建项目亦日益减少。
* 其次,土发公司并无足够的资源,安置受重建影响的住宅租户。这亦有碍推行新的重建项目。
* 最后,由于法例规定土发公司必须采取“一切合理步骤以获取物业”,并须向业主提出“公平合理”的条款,以致征集土地的程序需时甚久。在执行上,土发公司往往须与业主进行冗长的商议,并且须在多番出价后,才能要求政府收回馀下业权以进行重建。
新架构
───
* 土发公司的重建模式渐渐变得不可行。为加快征集土地,我们必须制定新的法定架构,来落实市区重建计划。行政长官在一九九九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市区重建局﹝简称市建局﹞,取代土发公司。
经过社会人士和立法会长时间的讨论,以及一番颇为激烈的辩论后,《市区重建局条例草案》终于在二○○○年七月制定,而市建局亦于今年五月一日成立。
与以往土发公司的重建模式比较,现时的新架构作出了基本的改变。市区重建不再是零星拆建的过程,政府会采取全面综合的方式,藉着重建破旧失修的楼宇,复修旧楼,以及保存具有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的楼宇,更新旧区的面貌。市建局与土发公司的重建模式有以下三个重大分别:
* 第一:市建局的土地征集程序已被简化。市建局无须与业主进行冗长的商议过程,便可以要求政府收地。
* 第二:市建局会有更多资源去安置受影响的住宅租户。香港房屋委员会和香港房屋协会已同意成为市建局的安置机构,在市建局运作的首五年,两个机构每年各提供一千个租住公屋单位,让市建局安置受重建影响的住宅租户。
* 第三:为增加市建局重建项目的财政可行性,政府将会作出合适的财政和相关安排。主要目的是鼓励私营机构参与重建,并使市区重建计划在长远而言能财政自给。
市区重建策略 - 以人为先
─────────────
市建局的任务可算重大而艰巨。我们相信,市区重建应透过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社区设施质素,以及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为整个社会带来最大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亦应致力减低重建项目对受影响人士所造成的不便。
市区重建难免会为市民的生活带来滋扰。正所谓“破旧立新”,我们明白到居民若不迁出,楼宇若不拆卸,市区重建就无法进行。社会人士亦会理解到这些滋扰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我们必须找出方法,既可顺利地推行重建计划,又可把滋扰减至最少。
为求尽量减低重建工作对市民的影响,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详载于名为“市区重建,以人为先”的市区重建策略文件内。这份策略文件强调政府以市民的福祉为依归。市建局在拟备其五年业务纲领草案时,须依循策略中所列明的指引。现在,让我向各位简介一下市区重建策略三个重要的原则:
* 第一:受重建项目影响的业主应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
* 第二:受影响的住宅租户应获得妥善的安置。
* 第三:市区重建的决策过程应包括公众的积极参与。为落实这项原则,市建局会设立社区服务队,协助受影响居民处理重建项目所引致的问题,并且在重建项目的审批过程中,进行社会影响评估。
虽然以上各项安排仍未必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我们会继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安排将有助市建局厘定所需的纾缓措施,减少重建项目对市民的影响,协助受影响人士适应新环境,并有助为他们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对于我们的邻里而言,市区重建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一旦拆卸了楼宇和迁走了当中的居民,原来的人事和景物便从此改变,亦不能回复故有的邻里风貌。正因为市区重建影响非常深远,因此我们必须审慎行事,一开始即不容有失。
展望未来
────
新成立的市建局任重道远。政府已为市建局提供所需条件,但市建局仍需与旧区居民、发展商,以至在座各位专业人士,以创新的方法和关怀的态度,群策群力,使市区重建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贵会一向十分关心市区重建事宜,我们非常感激贵会以往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希望贵会继续鼎力支持市区重建,让我们共同实现理想,为旧区注入生气,使香港成为亚洲国际大都会!
多谢各位。
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