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第一题:改善生活环境的措施

  以下为今日(一月三十日)立法会会议上陈伟业议员的提问及规划地政局局长曾俊华的答复:

问题:

行政长官在《一九九九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世界一流的城市,不能没有舒适、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然而,市区旧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至今仍然未有改善;此外,新界乡村发展缺乏规划,新界小型屋宇政策引起不少环境问题,以及不少乡村的居住环境亦十分恶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当局在提出要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目标时,制订了甚么相关落实措施;

(二) 为达到上述目标而制订的落实措施那些已经完成,那些仍在进行,以及那些尚待开展;以及特别就解决市区旧区居住环境和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措施订下了甚么目标时间;及

(三) 有否制订进一步具体措施,以彻底解决市民的生活环境问题;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复:

主席女士:

为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行政长官在《1999年施政报告》中,公布一系列有关的措施。我将会按陈议员的提问,就这些跟规划地政局有关的措施逐一作出回应。这些措施包括市区重建、美化维多利亚港,以及提升楼宇的质素。我亦会就陈议员提问有关新界乡村发展规划的事宜,作出解释。由于陈议员的问题,涵盖层面广泛,涉及多个范畴,因此我的答复亦无可避免地比较长一些。

主要措施

在市区重建方面,政府当时制定了四项主要措施:

(一) 就成立市区重建局(简称市建局)的建议,发表白纸条例草案,征询公众意见,并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二) 制定《市区重建策略》,作为未来二十年市区重建计划的蓝本;

(三) 旧区重建工作,要以保护文物的观念贯串;及

(四) 政府将作出多项财务安排,协助市区重建。

为了保护和美化维港,政府当时亦制定了三项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 缩减维港的填海计划;

(二) 就有关维港附近的用地,展开研究及检讨,并在维港两岸增建行人设施,以及提供场地举办文娱康乐活动;及

(三) 举办公开比赛,勾划出维港的新风貌。

在推动楼宇维修和环保建筑方面,政府当时制定了三项主要的措施:

(一) 公布一套有关楼宇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建议,征询公众意见;

(二) 加强清拆高风险的违例天台搭建物;及

(三) 推动节省能源的屋宇设计。

现在,我向各位简介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

市区重建

在市区重建方面,《市区重建局条例草案》于一九九九年十月,以白纸条例草案形式在宪报刊登。经过公众谘询后,条例草案于二○○○年二月在本会进行首读,并于同年六月获本会通过。在新法例之下,市建局的宗旨是包括保存文物古迹。

市建局于去年五月成立。在征询过公众意见后,我们亦于去年十一月把《市区重建策略》定稿,并提交市建局,作为推行未来二十年庞大市区重建计划的政策指引。

市建局已于三星期前,公布进行三个分别位于深水、大角咀及湾仔的“前期项目”,以改善区内的环境及居民的生活质素。

市建局现正草拟其五年业务纲领草案和周年业务计划草案,以呈交财政司司长审批。在审批过程中,政府会考虑市建局在推行市区重建计划时所需的财政支援和资助的模式。我们会在市建局推展其工作的过程中,提供一切所需的协助,以从速改善旧区的面貌。

保护和美化维港

在有关维港的城市规划方面,政府已大大缩减了维港的填海计划。在东南九龙、中区第三期,以及湾仔第二期的总填海范围,已由原来建议的376公顷,大幅减少至180公顷。这是反映政府对保护维港的诚意和决心。

此外,政府亦因应市民的意见,修订和改良了维港两岸的多项发展计划,并于二○○○年广泛谘询公众意见。这些计划包括在去年年中完成的东南九龙发展计划的整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在去年年底完成的湾仔发展计划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以及将于本年年初完成的中区第三期填海工程的详细设计。

在这些发展计划当中,我们已预留了足够的土地,建设舒适和富有吸引力的海滨长廊和行人通道。在各项计划相继完成后,维港两岸将建成连贯的海滨长廊。我们并会把部分海滨长廊划作娱乐、零售、露天茶座等用途,供市民和游客使用。

除了这些发展计划外,规划署亦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展开“海港及海旁地区规划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加维港海旁地区的吸引力,例如建设完善的行人通道连接海旁与腹地、增辟更多旅游景点,以及改善海旁地区的设计和设施等。规划署已于去年就研究的初步结果谘询公众,并获得社会普遍的支持。我们现正准备制订海港规划大纲。

此外,我们于去年四月推出一项大型的公开比赛,征求概念方案,将九龙西南端海旁一幅40公顷的用地,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文娱艺术区。我们共收到161份参赛作品,反应令人鼓舞。在完成发展后,该区将提供具世界水平的设施,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享受文化艺术活动,从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在远景规划方面,规划署现正进行“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透过土地用途规划,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规划署现正就香港长远规划的重要课题进行第二阶段的公众谘询,并将于短期内听取本会规划地政及工程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楼宇维修及环保建筑

为推动楼宇安全及适时维修,本局辖下的“检讨楼宇安全及预防性维修专责小组”曾于二○○○年十一月至去年三月期间,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其后,我们发表了综合策略的实施计划,重点包括加强支援业主,以及加强统筹对僭建物的执法行动。

政府正在逐步落实综合策略的建议。在加强支援业主方面,我们于去年七月把“楼宇安全改善贷款计划”和“消防安全改善贷款计划”合并,成立一个具备七亿元的“综合楼宇安全改善贷款计划”。在新计划下,我们简化了申请手续,亦放宽了抵押要求。

至于在加强对僭建物执法方面,屋宇署已展开一连串大规模清拆行动,清拆数以百幢大厦的僭建物。我们原本计划在本年清拆在1,500幢大厦的僭建物,但为了加快进度,我们于去年年底批出60份合约予专业人士,对3,200幢大厦进行检查工作,以便展开清拆行动。

与此同时,我们于二○○○年下旬展开了一项“屋宇维修统筹试验计划”。根据计划,屋宇署会联同其他执法部门一同勘察目标楼宇,通知业主及业主立案法团所须进行的维修或清拆工程,并在有需要时联手执法。去年,我们订出150幢主要位于旧区的大厦作为目标楼宇,其中124幢楼宇已展开了维修及改善工程。

我们面对的居住环境问题,不少跟楼宇设计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于二○○○年十月公布推动发展环保大厦的计划,并于去年二月发出第一份联合作业备考,在计算新建楼宇的总楼面面积和上盖面积时,豁免某些环保设施。自措施实行至今,我们一共批出78份包含环保设施的建筑图则。我们期望透过鼓励更多环保建筑,进一步改善香港的居住环境。

新界乡村发展

在新界乡村发展方面,根据现行政策,合资格的新界原居民可以申请兴建小型屋宇作自住之用。过去多年来,许多小型屋宇在划为乡村式发展用地上分散发展,令土地运用受到局限,妨碍兴建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设施。

为了在现行政策下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地政总署建议在原居民的村内推行“乡村发展蓝图计划”。当局现正就这个建议谘询乡议局及乡事委员会,如计划获有关团体接受,地政总署将会与村民共同拟备乡村发展蓝图。这些蓝图旨在协调小型屋宇的发展,使乡村设施得到妥善规划。

此外,政府一直透过制定乡郊分区计划大纲图、检控违例发展、清理被非法占用的政府土地,以及进行环境美化工程等多方面措施,以改善新界乡郊地区的规划及土地问题,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地政总署属下的清理环境专责组自一九九四年成立至今,已清理或改善超过1,700个环境黑点。规划署的中央执行管制及检控组自一九九四年成立以来,终止超过1,500个违例发展。民政事务总署亦推行乡郊小工程计划,在乡郊地区进行小型至中等规模的工程。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改善乡郊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长远而言,我们正就小型屋宇政策进行深入的检讨,希望能更善用珍贵的土地资源,以配合整体社会的需要。检讨牵涉的课题相当繁复,我们正在细心处理。完成检讨后,我们将公布可行方案,以征询公众意见。而且,我们正计划全面检讨新界土地的使用情况,为新界的土地规划与管理等问题寻求长远解决方案。为此,规划署即将委聘顾问进行研究。

总结

总括而言,在落实市区重建、美化维港、推动楼宇维修和环保建筑,以及改善新界乡村的居住环境方面,政府自从公布一九九九年的施政报告至现在,已取得相当好的进展。我们会继续贯彻执行这些措施,并因应时宜制定新措施,以期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二○○二年一月三十日(星期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