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在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部十周年晚宴上以“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为题的致辞全文

以下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今晚(三月二十六日)在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部十周年晚宴上以“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为题的致辞全文:

麦主席、各位嘉宾:

我很高兴今晚获邀出席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部十周年晚宴,与各位在政府和工商界任职的专业工程师聚首一堂。贵会成立周年志庆,我谨此致以衷心祝贺,并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各项工作范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一直以来,香港社会发展蓬勃,需求繁多,对土地的需要不亚于世界任何城市。我们为庞大的人口提供房屋和有关的社区设施,为高流动性的人口提供运输基建,同时需要为工商业发展提供更多土地。这一切皆清楚显示,我们必须费煞思量,才可以一方面平衡多拨地促进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市民的生活质素。为了这个原因,政府制订各项公共计划和公共政策,均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基本原则。在实施政策时,我们需研究其对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海港填海

谈到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焦点自然落在海港填海之上。社会上有关这方面的辩论历时超逾半年。终审法院已就《保护海港条例》作出最终的诠释。政府完全同意,海港是香港人的特殊公有资产和天然财产,需要加以保护和保存。因此,政府已一再保证,除中环湾仔填海计划尚馀的部分和东南九龙的填海建议之外,海港内不会进一步填海。事实上,有关中区填海计划的分区计划大纲图早已获得批准。至于湾仔和东南九龙的分区计划大纲图,情况则有所不同,有关图则只属草图。正因如此,我们亳不迟疑地把这两份草图重新送交城市规划委员会复检,以确保新订的图则完全符合终审法院所定“有凌驾性的公众需要”的规定。

正如大家清楚知道,港岛北岸的填海工程经过漫长的规划过程。中区现时的填海工程,是中环湾仔填海计划最后两期之一,而中环湾仔填海计划早于八十年代开始策划,并在九十年代展开初期的工程。填海得来的土地将提供必要的运输基建,纾缓港岛北岸,特别是中环和湾仔的交通挤塞问题。中环湾仔绕道的作用,不仅是应付日后交通增长的一条主干路,该绕道实在是香港策略运输网络的一个“必要连系”,务使车辆从挤塞的干诺道中/夏道/告士打道走廊接上直通道路,因而提供空间藉以大大疏导区内交通和行人流动。填海取得土地后,绕道主要于地底建造,因此提供大好机会,让我们在海傍建立设施完备的行人专区,供大众享用。

平衡各方的需要和需求,殊不容易。要取悦社会上每一个人,更加难上加难。不过,我希望大多数市民明白,中区填海的规模,在城市规划委员会、有关的区议会和立法会深入和广泛谘询公众意见后,已经大为缩减。行政会议其后于2000年通过有关图则,而立法会则在2002年通过拨款。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一直以来亦具备奉行法治的优良传统,这是值得我们港人骄傲的。法治之下,任何败诉一方拥有向更高级法院提出上诉的权利。保护海港协会今日较早时宣布,决定就重要的法律论点提出上诉。该协会亦要求政府在等候判决期间,停止在中环进行任何填海工程。就此,我的看法是所争议的法律论点与填海工程无关,而鉴于高等法院已就中环填海工程先后作出两项政府胜诉的裁决,所涉及的法律论点其实亦已有明确定论。高等法院夏正民法官在其判词中强调,时间对于规划事宜至为重要;就中环填海计划而言,有关的分区计划大纲图早已获得批核,亦已落实多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必须尽力确保工程不会有所延误。他继续指出,行政机关?不能因受到法律挑战的威吓而屈服。至于是否如期落实已批核的计划大纲图或延迟执行,一向以来纯属一项政策决定。除上述法律观点外,我们尚须考虑其他因素,包括有关工程的迫切性、公众利益和工程合约所涉及的第三者权利等。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继续有关的填海工程,不应再作延误。事实上,我们不能漠视不少市民每日深受中环和湾仔日益严重的交通挤塞问题困扰,我相信他们必定会理解政府的决定。

我们目前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规划和发展香港的海滨。市民已经清楚表达对维港的期望,并且希望积极参与,务求改善维港的诉求得以实现。为此,政府已宣布成立共建维港谘询委员会,并且力求委员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就现有海傍和新海傍的规划、土地用途、设计和发展,提供意见。我们即将公布委员会的成员组合,预期首次会议将于五月之前举行。

在公营房屋推行促进可持续发展

接,我想谈谈香港房屋委员会如何在公营房屋方面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兴建公营房屋时,一直严格遵行环保原则。此外,为了在公共屋推广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在进行新的发展项目时,已手由尽用土地的地积比率,改为以善用发展密度、令楼宇的布局更理想,以及保护环境为大原则。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公共屋或建于斜坡之上,或依山而建。这些选址正好让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和园境师携手合作,发挥创意。我们致力把这些斜坡融入整体的屋设计中,将之改建为公用地方,让居民享用。事实上,我们的工程师曾试行采用创新的土力和土木工程技术,而且效果相当理想。现时,我们负责管理位处于辖下公共屋范围的约2 000个斜坡。我们为屋进行斜坡改善工程时,除以安全为首要考虑之外,亦尽力保存斜坡原来的风貌和保持该处的土生树木完整无损。我们亦会透过栽种草木,以改善和美化斜坡的外观。

我想举两个别具特色的例子,就是九龙东秀茂坪斜坡工程和赤柱马坑斜坡工程。你们也许记得秀茂坪在1976年发生的一宗惨剧。该在一场大雨后发生山泥倾泻,导致18人死亡。重建该屋和处理毗邻的斜坡时,土力工程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消除该处的潜在危险,并把斜坡改为既实用又美观的地方,供市民享用。另外,马坑的斜坡工程体现我们如何把自然景色与马坑村的宁静环境结合起来。你们下次来到这些斜坡时,不妨一面忆记过去,一面以专业眼光细意衡量。

本港公营房屋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年历史。当时,部分旧式屋的单位并无独立设备,十分简陋。自1988年推行整体重建计划以来,我们已清拆约500幢早于1972年以前建成的大厦,将之重建为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公屋大厦。

不过,进行大规模的公营房屋重建计划,难免耗用大量土地、人力和财政资源。再者,就可持续发展而言,整体重建计划并非唯一的选择。因此,现在或许是适当时候,让我们考虑以修复楼宇方式取代拆卸重建公屋大厦。事实上,修复楼宇在国际间相当普遍,而且亦肯定更符合环保原则。我们最新采用的建筑技术,已在设计和建筑方面顾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近年兴建的公营房屋已较早年兴建的更为耐用,以及更切合租户的需要。进行修复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透过进行改善工程,将旧屋的使用期延长25年或以上。我们会探究各种可行的方案,并会在拟订修复策略前,先考虑各方案对社会、经济及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总结

我们明白,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无定法。我们必须因时、因地制宜,订出适当的策略和政策。保护和改善环境,人人有责。我衷心期望市民、工商界和政府各方面,能携手合作,协力把香港建设成更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和下一代可继续在这里安居乐业。

谢谢各位。

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