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提交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规划及地政)书面致辞全文

以下为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四月七日)提交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规划及地政)的书面致辞全文:

主席:

首先,我非常感谢各位议员关注发展局的财政预算草案。我辖下的管制人员已就有关规划及地政范畴的资源运用事宜,答复了议员所提出的166条书面问题。他们会在今天的会议上,解答各位议员进一步的提问。

来年,发展局将会面对不少新的挑战。为此,2008至09年度,数个纲领会获增拨资源,以配合新的需求。在2008-09年度,规划及地政范畴的经营开支为33亿5,460万元,较2007-08年度增加1亿6,143万元(5.1%)。撇除以分阶段取代有长远服务需要的非公务员合约雇员岗位而增设的83个职位,我们将增设23个公务员职位,以便落实各项新措施。

现在,我希望用几分钟时间,向各位议员简介本局在新财政年度在规划及地政范畴的工作重点。

提升楼宇维修
──────

低收入或全无收入的长者业主,由于缺乏财政资源,往往未能为其自住楼宇进行妥善维修及适时保养,令所住楼宇持久失修。

我们建议推行一个新的长者维修自住物业津贴计划,资助60岁或以上的长者业主支付为遵从法定命令或进行自发性的维修工程所需的费用。我们会以简单的经济状况调查,以确保这些津贴能真正惠及有需要的人士,但我们会采用较宽松的资产标准,使更多长者受惠。这个计划亦会照顾到现时已透过屋宇署、香港房屋协会或市区重建局的维修贷款计划取得贷款的长者业主,他们若符合资格也可向这个资助计划申请津贴以偿还有关的债项。

我们会委托香港房屋协会执行这项计划。我感谢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在上月二十五日的会议上支持这项计划,我们会在本月二十五日向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10亿元,尽早落实这项有利本港楼宇维修的措施。

为了配合改善建筑物安全的工作,我们较早前已向立法会提交《2007年建筑物(修订)条例草案》,简化进行小规模建筑工程的法例规定和所需程序,引进一个新的小型工程监管制度。立法会审议这条例草案的法案委员会,已进行了多次会议,我们希望有关修订能尽快获得通过,以便落实小型工程监管制度。为配合新制度的实施,我们会联同香港房屋协会展开大规模公众教育计划,以促进市民及从业员对新法例的认识。

此外,基于早前公众谘询所得到的社会共识,我们现正草拟强制验楼计划及强制验窗计划的法例草案,并计划在稍后的发展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就拟议计划的运作细节进一步征询议员的意见,务求能在下一届立法会会期内尽早提交拟议法例,以长远地解决楼宇失修问题。

减低发展密度
──────

按行政长官在2007-08年度《施政报告》提出,我们正推行各项措施以减低城市的发展密度,提升楼宇设计,使楼宇更加美观,改善通风,以缔造更佳的居住环境。我们正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有充分理据的情况下,在分区计划大纲图加入清晰的发展限制,供社会各界遵行。我们会优先处理发展/重建压力较大的地区、维港沿岸的海滨地区及挤迫的已建设区的建筑物高度。在这批为数约40份的大纲图当中,我们已为7份进行了首阶段主要为建筑物高度限制的检讨,并将相关的大纲图修订刊宪。我明白议员和关注团体期望检讨分区计划大纲图的工作能从速进行,但这项工作的艰巨和复杂性是不容低估的。

其他规划工作
──────

除了分区计划大纲图的检讨工作,发展局和规划署来年的重大规划工作还包括:

(a)开展新界东北(即古洞北、粉岭北、坪𪨶/打鼓岭)的新发展区的详细规划及工程研究,有关的经费会于稍后提交工务小组委员会考虑。我们随后亦会展开洪水桥新发展区的规划及工程研究。

(b)为配合保安局开放禁区而正进行的“边境禁区的土地规划研究”,在决定有关土地未来的用途时,我们必须在发展、环境保护、自然和文物保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c)为了促进跨界基建发展,我们和深圳政府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开发落马洲河套区和兴建莲塘/香园围口岸的联合研究工作。

加快处理契约修订和换地申请
─────────────

政府一向致力加快私人发展项目的审批程序,不时检讨相关申请的处理程序和过程,以期可与时并进。正如行政长官在2007-08年度《施政报告》中指出,政府不只是规管者,也是服务提供者,我们有责任提高楼宇建造业和物业发展市场的效率。为此,地政总署已在香港西及南地政处推行试验计划,成立以整合管理架构形式运作的专责小组,加快处理契约修订和换地申请。这会令该区处理有关个案的时间缩短10%。我们希望可借此加快市场对营商环境转变的回应,令发展项目可尽快得以落实。

《市区重建策略》的检讨
───────────

在未来数月,发展局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携手展开《市区重建策略》的检讨工作。市建局成立七年以来,已开展35个重建项目、协助复修约400幢楼宇及活化和保育超过25幢战前楼宇。随近年市民对文物保育、社区网络和楼宇复修日益重视,有需要检讨策略中对推行有关方面的比重。我期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区重建策略》的检讨工作,为这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制订新方向。

总结
──

主席,我发言就此结束。我和我的同事十分乐意回答各位议员的提问,谢谢。

2008年4月7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39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