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三题:改善新建建筑物的能源效益

以下为今日(四月三十日)立法会会议上刘慧卿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的书面答复:

问题:

不少新建的政府建筑物(包括文康设施)都在地下设置空间广阔的入口大堂,为这些空间提供空气调节需耗用大量能源。最近本会民政事务委员会和工务小组委员会会议审议新建筑物的工程项目时,本人促请当局在设计新建筑物的入口大堂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以省却提供空气调节,从而节约能源。关于改善新建建筑物的能源效益,行政机关可否告知本会:

(一) 现时是否有以公帑兴建的建筑物的入口大堂采用了自然通风设计;当局会否考虑在以公帑兴建的新建筑物尽量采用该设计;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二) 会否鼓励地产发展商对工商业楼宇和住宅楼宇的入口大堂采用自然通风设计;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 会否规定新建建筑物须安装指定的节能装置和可再生能源设施,例如移动及日光感应器和引入天然光的太阳采光导管以减低照明需要,备有回风装置的双层玻璃幕墙以减少空气调节系统的能源消耗,以及太阳能光伏板以提供辅助电力;若否,原因为何?

答复:

主席女士:

香港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节约能源,并在近年积极探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政府部门中推广使用具节能效益的装置和再生能源设施,更是我们的政策,为此,有关部门已经制订技术指引,落实相关政策。政府已就立法强制执行“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的建议,完成公众谘询,旨在从不同层面推行建筑物节约能源措施。市民和私营界别普遍对有关建议表示支持。政府会参考收集到的意见,制订落实建议的细节。

就问题的三个部分,现答复如下:

(一) 政府楼宇的大堂,除学校外,如非具备非常适合的场地条件,单靠自然通风,不足以在全年不同天气情况下,满足使用者的期望和诉求,故此大部份政府楼宇的节能重点,侧重于提升空气调节系统的能源效益。

能够采用自然通风设计的地下大堂,一般为新建学校,其他祗有个别建筑物,例如即将兴建的小西湾市政大厦大堂,具有很好的场地条件,才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取代空气调节。

至于其他使用公帑资助兴建的建筑物,其有关设计考虑,情况和政府楼宇相若。

(二) 基于上文(一)段所述的设计考虑及限制,政府现时并没有规定地产发展商在建筑物大堂采用自然通风设计。然而,为推广建筑物能源效益,政府早于一九九八年就建筑物机电工程系统,发出“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并于二零零四年推出“建筑物能源效益及节约指南”,就机电装置、持续资源、及相关建筑设计提供节能建议。此外,机电工程署在网站中介绍有关用于建筑物上的可持续资源,其中包括自然通风的概念,供业界参考。

(三) 政府发出的技术指引,规定新政府建筑物,在实际情况许可下,需采用节能装置及安装可再生能源设施,其中包括移动和日光感应器及太阳能光伏板等。我们会定期检讨指引,考虑引入其他有效可行的装置或设施。

至于私人建筑物,现时并没有法例规定安装指定的节约能源装置或使用可再生能源设施,但由机电工程署发出的“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内,已经定下能源效益的基本要求,以供业界参考。

 

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0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