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九题:海滨范围内兴建建筑物

以下为今日(四月十四日)立法会会议上涂谨申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的书面答复:

问题:

本人得悉,当局早前表示,希望以“自然流失”方式(即在营办商结束业务后不再就相关业务进行招标)减少新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货物货卸区)的营办商数目,以缩减货物装卸区的面积,并计划最终将其发展为海滨绿化带。行政长官在二○○八年十月十五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美化维港两岸,探讨中长期重新规划的可行性,改善海滨的畅达程度,并与相关的区议会合作,落实海滨长廊的工程。此外,发展局局长亦曾多次表示,正检讨重置位于海滨范围的公众设施。然而,本人得悉当局于去年九月批准了海事处于货物装卸区兴建一个控制中心的计划,而当局事前从未于本会任何会议上交代计划的详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海事处就兴建该控制中心的计划谘询了哪些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以及在谘询过程中有否收到反对意见或其他意见;若有收到,意见的内容为何;

(二) 鉴于当局早前决定把有关的政府设施向内陆搬迁,以配合土瓜湾发展海滨长廊,现时政府部门于海滨范围内兴建建筑物的计划须符合甚么原则,以避免建筑物妨碍美化维港两岸的工作;现时有否任何指引,订明政府部门提出有关的兴建计划时须谘询当区区议会及其他组织; 

(三) 过去三年,每年有多少个营办商结束其在货物装卸区的业务;当局有否再就相关业务进行招标;若有,共有多少个新营办商加入,以及现时营办商的总数为何;

(四) 鉴于本人得悉上述控制中心会参与货物装卸区的管理运作,当局有否评估兴建该控制中心有否违反其早前表示以“自然流失”方式减少营办商的数目,并缩减货物装卸区面积的原意,以及阻碍货物装卸区发展为海滨绿化带;若有评估,结果为何;

(五) 过去三年,当局有否评估兴建上述控制中心对发展连接大角咀区至西九文化艺术区的海滨长廊有何影响,以及有否考虑将现时发展计划配合未来海滨长廊的发展;若有,详情为何;及

(六) 除上述的兴建计划外,过去三年,每年当局分别批准了多少项政府部门及私人发展商于海滨范围兴建建筑物的计划,以及详细资料为何?

答复:

主席:

政府现阶段未有计划以“自然流失”方式减少新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的营办商数目。另外,有关海事处海港巡逻组拟在大角咀海辉道兴建控制中心及相关事宜,海事处及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回复详见下文:

(一) 为纾缓现时工作空间不足的问题,并强化港口管制能力,海事处计划在现有位于大角咀海辉道的海港巡逻组办事处毗邻的一幅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米的政府土地上,加建一幢两层高约十五米的建筑物作控制中心之用。海事处已按照拨地及小型工程项目的既定程序进行谘询工作,已被谘询的政府部门包括负责海事处内务管理的运输及房屋局,以及规划署、地政总署、发展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外方面,海事处已透过油尖旺民政事务处进行地区谘询,谘询对象包括当区区议员、分区委员会,以及邻近的楼宇管理组织。相关的楼宇管理组织曾提出反对意见,但经海事处调解后,有关组织已撤回反对。

  另外,海事处在去年五月谘询了前共建维港委员会(委员会任期已在本年二月底完结)辖下的海港计划检讨小组委员会。委员会要求当局就选址及纾缓影响的措施等事宜提供更多资料。此外,委员会亦建议采取措施以改善避风塘一带的行人通道及美化该处景观。海事处计划在港口控制中心的详细设计完成后,向油尖旺区议会征询意见。待落实设计及谘询工作后,海事处会继续其他方面的审批申请。

(二) 关于政府设施是否可设置在维港海滨,当局会考虑有关设施在运作上的需要(例如是否有必要设置于海旁)、共建维港委员会订定的“海港规划原则”及《海港规划指引》、《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内就海旁规划的城市设计指引、有关地点在法定规划图则上的规划意向,以及政府部门和地区人士(包括区议员)的意见等,就土地利用、景观及海旁地区的畅达性等因素作出评估。对于一些有实际需要而必须设置在维港海滨的政府建筑物,当局会尽量减少其对公众的影响,例如在可行的情况下把拟建构筑物后移,以预留土地作兴建海滨长廊之用,或提供绕过有关建筑物的连接路让公众沿海步行,并在设计上加入优化海滨的元素,如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和加设园景以配合海旁的环境,从而达致优化海滨的目标。

  政府有内部指引要求各部门就规划及兴建临海设施谘询共建维港委员会的意见。此外,政府亦有内部指引要求有关部门就拟议的发展项目谘询当区区议会。

(三) 新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是本港最繁忙的公众货物装卸区。过去三年,该装卸区有一个营办商在二○○九年年中结束业务。当局并没有就有关空置泊位进行招标。目前,该装卸区内共有二十八个营办商。

(四) 有关的控制中心是为海事处海港巡逻组执行日常职务而拟建的,该巡逻组会使用控制中心采取海上执法行动,以及规管海上交通和处理海事意外等工作。海港巡逻组并没有亦不会参与各装卸区的管理与营运工作。海事处认为该控制中心基于运作上的需要,现有选址最为适合。如上述答案第二部分所述,有关设施因在运作上有需要,需设置于海旁地带。

(五) 目前,海辉道的行人路可供市民由大角咀向南步行至新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而海事处拟建的控制中心选址并不会影响市民使用这段行人路。我们会继续按照实际情况,评估有关连接大角咀至西九文化区的海滨长廊的可行性。

(六) 维港两岸海滨涵盖很大的土地范围和大量建筑物。有鉴于本提问是关于海滨地段增建的新建筑物,我们把过去三年在维港海滨范围获批地/拨地兴建新建筑物的项目列于附表。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39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