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发展局局长就完善全港各区的海滨规划及管理议案辩论的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以下为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七月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完善全港各区的海滨规划及管理议案辩论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多谢另外七位议员就今日的议题再给予很多宝贵的意见,我相信这些意见代表很多人的心声。上周六刘秀成议员及其他几位议员跟我们分享他们在四月期间考察的成果,刘议员做了大量功夫,特别是他当日的一句说话令我有些感触。刘教授说他到波士顿、温哥华、纽约考察有关海滨的发展,接待机构或朋友均令他感到很大的热情(passion),为甚么我会有感触?在香港如果要推动美化、改善海滨工作,也必须要有这份热情,才可以做到,所以当时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已马上回应刘教授,着他不用担心,我们这边人人都很热情、很passionate。

事实上这份热情亦是来自一份喜悦,在过去几年做海滨美化工作,我们透过共建维港委员会或海滨事务委员会,为全港市民建设了一些海滨,或许规模较小,或许属我们称之为初步成效(quick win)的。但每次当我前往如湾仔临时海滨,即大家熟悉的狗公园,以至去年建设完成第一阶段的观塘海滨,我均看到市民的喜悦,市民能接近维港的一份喜悦,亦是这份喜悦令我们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去推动我们海滨的工作。

其实维港两岸海滨的发展潜力非常非常大。陈鉴林议员刚才已提到,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能将这发展潜力这样大的空间做得好。我亦同意很多议员说,做得好并不单是建设一条连绵不绝的海滨长廊供散步之用,其实只要做得好,不但能将维港的国际地位提升,亦可为各区带来一些本土经济。就以现时维港两岸三块土地为例,西九文化区、启德发展及中环湾仔新填海区,我们均积极为这三块土地进行不同的规划及前期工作,我相信几年后看到的是一番全新的景象。

至于一些并不是透过新填海得来的新的土地,从而面对我们刚才讲的很多挑战、很多阻碍的海滨地方,我们现时要做的工作是把其活化。活化由甚么带动,我在此议会反复说过,在很多老化的市区,不少是可以透过海滨的建设把其活化起来。观塘工业区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只要我们能把观塘海滨做好,我相信对于我们另一组工作去活化观塘工业大厦一定有非常裨益。

近来很多人谈论,其实很可惜,香港有很多水,但游艇停泊位却这样小。我们对上一次建设游艇区,可能就是今日有几位议员提及的屯门黄金海岸,换句话说,在过去十多二十年,香港也没建设过游艇停泊区,被周边城市大为赶上。正因如此,海滨事务委员会经讨论及与海事处处长亲自研究,觉得应成立第四个小组专责研究如何透过陆地及水面的联系,把这工作做得更加好。

如要一个有生气、有活动、有人流的海滨,无可避免要透过一定的公私营合作,正因如此,我对成立法定的管理局是采取更加进取的态度,不知道梁家杰议员在我第一次发言时是否已入座,就这一点,我当时的说法是,我对于很多诉求,说要成立法定的组织来管理香港的海滨是理解、开放,倾向支持。我理解是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如要管理这些公共的资产,透过不同的部门,实在非常困难,亦正因如此,社会上或立法会以前通过不少这类法定组织来解决当时面对的困难。我在早前的发言列举两个例子,就公共医院我们成立了医院管理局,西九文化区,我们成立了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再有是在我们辖下,负责市区重建的市区重建局,有负责推动香港建造业、人手培训及提升质素,打造优质建造界的建造业议会,亦有管理香港机场的机场管理局,这些都是经过核证及实践的好例子。所以我完全理解,为何有这么多诉求,希望就海滨的管理及规划都有类似的组织。我是持开放的态度,因这是官方的看法,我们暂时未有取态,不过是开放态度,大家一起商讨,给多些意见。

昨晚我已特别加了,我们是倾向支持,我是倾向支持。我倾向支持的理据,大家在我的演辞已可留意。唯有透过使命及任务只是规划及活化香港海滨,才有这样的能力及心态,将一些本来很多人认为是负累的东西,例如旧码头、烂工厦或荒废的土地,视为有用的资产,将王国兴议员视为消极的因素,化为积极的因素,为它注入全新的动力;亦唯有透过有这样的使命、有倡导功能的管理局,它才会将人流、或李慧琼议员认为要有的很多活动,视为其工作成功的指标,而不是对它的开支的压力。我相信大家都感觉到,很多人都认为,太多这些工作是一个开支的压力,我们亦未必争取到资源,为何要这样热情拥抱多人流及活动呢?唯有一个独立、有自己财政能力、有自己使命的机构,才能采取这种心态,对待这项重要的工作。亦是基于这样,我的态度是倾向支持,亦是为这原因,我已启动了研究,希望在未来十二个月与海滨事务委员会,就成立一个管理局的方方面面做一个框架。这心态已给梁家杰议员看穿了,他说希望我在馀下任期,尽量为想做的事奠下基础,这事实上是我今日的心态。这心态不仅在海滨的工作,如果大家留意,在其他很多工作,例如文物保育,能够建设一个文物保育基金,让更多市民能够直接参与,甚至在执法工作,我都采取“奠下基础”,希望这些工作能够持续、持久做下去。

陈鉴林议员举了很多例子,其实在美化海滨同时,我们有很多机会保育香港的文物。陈淑庄议员在其修订特别提出了四个字“保育文物”,这是正确的。像我们推行启德新发展区,我们发觉将文物保育,如我们发掘出来的龙津石桥,与启德河及附近一带的海滨发展结合起来,启德的愿景将更令人陶醉。所以在这方面,我在此作出呼吁,叶太好像不在,叶刘淑仪议员的新民党,最近就政府体制、组织上的改变提出很多意见,如果能作一个呼吁,我希望下一届政府,无论体制、架构怎改变,千万不要将文物保育工作和城市规划工作分开。这届政府在文物保育的工作,恕我稍为大胆说句,都取得一定成效,因为我们将文物保育工作注入城市规划及土地使用的工作,亦令文物保育的工作能够抬起头来,放在我们规划的最前线。

就几位议员特定的意见,我都想逐一作回应。首先很多谢陈鉴林议员,他对东九龙及观塘一带都非常熟悉。要真正打造东九龙特别是观塘区的海滨发展,我们必须要处理避风塘的问题,不能回避的。我们经过与海事处的共同努力,已解决了第一步,就是公众货物起卸区,下一阶段我们需要处理观塘避风塘的问题,所以很多谢陈议员提出了,或许他亦会支持我们按着使用率重新理顺或编配香港的避风塘,让一些地方或水面能腾空出来,作我刚才所说的游艇停泊区。

李慧琼议员好像认为我很偏心,没有提及九龙西,我现在就大篇幅谈谈九龙西的海滨发展。九龙西或整个九龙新海滨长廊,面对的困难比港岛多,因为港岛有很多新填海的土地,所以空间比较大,但九龙的海滨长廊有更大的挑战,我们先由西面说起。总的来说,要贯穿西九文化区,以至九龙东边,这愿望是大家共同的,我们正逐步向此迈进。在九龙西面,位于大角咀,其中一个挑战是它有数个私人屋苑对出的海滨,由于这些都是新发展的地方,所以发展商及土地拥有人,须按卖地条款,指定兴建这些海滨长廊,并逐步开放予公众使用。馀下尚有一段是海辉道项目的海旁,亦会根据卖地条款指定由私人发展商于二○一二年建成。一号银海以南的海旁土地亦规划作休憩用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现为这休憩用地发展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至于这用地左右的海旁土地,发展局一直与有关部门紧密联系,探讨发展成为休憩用地的可行性。在这个方向的确有很多政府设施,但这是有实际需要的。油麻地避风塘一带设有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和数个政府设施,包括渠务署的污水抽水站、海事处的海水垃圾收集站、水务署的食水售卖站、海事处的海港巡逻组办事处以及海事处公众货物装卸区行政大楼等。根据停泊位招标的情况,业界对于公众货物起卸区的需求仍然非常殷切,尤其今年需要关闭观塘和茶果岭两个公众货物起卸区,所以政府暂时没有计划关闭和搬迁这一区的装卸区。但在不影响装卸区运作的前提之下,政府会探讨如何改善和增设行人通道和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加设园景的可行性。

至于尖沙咀和红磡一带的海旁,其实很快便会焕然一新。红磡海滨长廊的初步发展工程预计在今年八月完成,为市民提供一条全长五百米的海滨长廊,这个计划完成后市民就可以穿过红磡海滨长廊,经梳士巴利道天桥、行人道,直接到达尖沙咀海滨花园和星光大道。由尖沙咀的天星码头至红磡的海逸豪园和渔人码头,全长约四公里的海旁将会接通。

在土瓜湾区,我们将展开马头角海滨休憩用地工程项目,将海心公园、浙江街休憩用地和连接浙江街休憩用地和海心公园一段即将封闭的浙江街尾路段合并发展,工程现正在筹备当中。构思中的发展包括提供绿化的海滨长廊、设置避雨亭、凉亭和座椅这些主题完整的花园。

至于启德发展,现已积极推展,整个发展计划将提供约十一公里的海滨供公众享用。位于观塘公众货物起卸区首段二百米海滨花园,第一期已经在二○一○年一月开幕,第二期的工程现时亦在设计当中,当货物起卸区搬走后,我们便会尽快落实另外六百米的海滨长廊。远至东面的鲤鱼门,为了更充分发挥鲤鱼门海旁的景致和海鲜美食的优势,旅游事务署亦会在鲤鱼门推行“鲤鱼门海旁改善计划”,这个计划的工程范围包括兴建公众的泊岸设施和海滨长廊,以及其他美化街貌的工作,所以李议员我们一齐耐心等待这些计划陆续开展。

李永达议员提到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包括换地,去解决现时由私人拥有海滨用地的地权,我是欢迎的,但或许能够真正做到不容易,我们现在采取的策略是鼓励他们重建。事实上,有一些在海边的用地已经建设了一段日子,例如在启德跑道对面两个货仓,我们正与两个发展商商讨重建,其中一个已经得到城规会的批准,另一个正等待城规会批准。在重建的过程中,我们便能够要求他们将建筑物后移,腾空一条海滨长廊供公众使用。我完全同意在进行这些和私营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透明度需要非常高,亦都要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李永达议员希望我们的工作伸延到维港以外的海滨,这也是黄容根议员的愿望,我们会尽量配合,但事实上即使维港两岸的工作已经非常艰巨。

黄容根议员非常熟悉香港的海面,所以他提出的意见也是非常中肯的。事实上维港经过了多年的填海,现时在港内的风浪是很大的,令我们在考虑水上的设施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同事告诉我,他们在进行中环湾仔填海时,填海区的海堤已经有消减海浪的设施,或许我们要拭目以待,待这些工程完成后,再看看整体海浪情况如何。

发展海滨配合旅游当然是特区政府的目的,所以我们稍后会主动推出西贡一幅临海的酒店地皮,作酒店发展用途。一方面能够为西贡区注入动力,亦可为当区的经济带来就业的机会。至于黄容根议员提到的流浮山,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美化改善工程的研究,应该稍后会在网上发放。这是继大澳、梅窝的改善工程后另一项研究,不过同样地,我们的困扰是不容易组合到很多不同的部门,大家能同一时间按这个规划在流浮山进行工程。所以我是极力推崇另一种发展模式,张学明议员很清楚,亦是由他主动推动的,就是另一个旅游点 - 大埔林村许愿广场,活化形式其实是透过一个社会企业,由当区的区议会,当区的乡民,以至企业,再加上政府部门,共同合作,成立社会企业的模式来推动这些改善和美化的工作。我也亲自与流浮山的村长谈过,不过到目前为止,有一些困难,但当这些机构能够成立的时候,我相信政府能够给予他们很大的支持。

詹培忠议员提到在其他水面的清洁垃圾工作,或者是改善市民可用设施的工作,我们都是了解的。事实上,在浅水湾,我们知道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早前按很多地区人士的意见保存了一间白屋,亦希望找到合作的伙伴,可以为浅水湾区带来一些市民可以享用的设施。

我完全同意涂谨申议员所说,建设一个这样连绵不绝的海滨,不能够单一化,我们必须以多元化的态度去处理。以李永达议员非常熟悉的青衣北海滨为例,其实是分开了静态和动态区,建设的时候,接近住宅的区域是静态区,方便如涂议员所说,夫妇可以在这里拍拖、住客可以在这里溜狗;但亦有一个动态区,较接近商场、由港铁公司管理,是一个比较动态的海滨,所以这种多元的建设对于海滨的工作非常有裨益,我希望各位议员放心,我们一定会本着改善和美化维港,无畏无惧推动辖下的工作。

主席,今日和昨晚的讨论给予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但我相信透过我的介绍,大家也知道这项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是要有持久、韧力和很大的动力来推动,不过我相信梦想有朝一日是会成真的,我们一定可以透过共同努力来排除这些阻碍和波折,为全港市民开创大家引以为傲的海滨。

多谢主席。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8时33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