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行政长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任命记者会谈话全文(附图/短片)

以下是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今日(六月二十一日)在添马政府总部会议厅举行记者会的谈话全文:

记者:林太,想问坊间一直有传你原本找班子的人选是有其他人名,但受到各界无论是当事人又或其他方面的拒绝,到底是否真有其事?你任内会否就廿三条立法?

候任行政长官:我不会评论、亦不会透露在过去两个多月组班过程的细节。不过我必需重申今日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公布的二十一位主要官员,好像我刚才所言,都是有心有力、有承担,亦是充满热诚为市民服务。所以我有信心我和我的班子在未来五年可以按着我的竞选政纲,推行有关工作。

至于二十三条的问题,我在竞选的时候都回应了很多次,而且在政纲中亦有清楚表述。为二十三条立法是我们特区在宪制上的责任,而《基本法》二十三条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大家现在都看到世界各地发生很多恐怖的事件,能够可以为国家、保障国家的安全,亦保障香港和香港七百多万市民的安全。但由于在过去我们曾经尝试为《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引起极大争议,所以我的立场便是在任内需要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够再在香港社会处理这个相当有争议性的议题。

记者:林太,你好。想问今次这个班底和你心目中首选的班底到底相差多远?刚才你说不评论组班的过程细节,但大家都很想知道究竟你提名给中央的,中央到底有否有些人名否决了,最终你要换第二个人选?

候任行政长官:我刚才已经说了,今日获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主要官员,全部都是我按《基本法》提名而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信任、支持,然后作出任命。

记者:……是否最完美的班底?

候任行政长官:这个就是最理想的班子。

记者:想问林太,其实你说组班困难,你完成组班其实是甚么时候的事?以及中联办有否参与给意见,或梁特首有否参与给你意见?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会否重推国教?

候任行政长官: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不会透露、亦不会评论组班过程的细节,我必须要再次重复、重申,今日获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主要官员是一支有心有力、有承担的团队,我亦对他们充满信心。在未来五年,我们会为香港市民做实事。

有关国民教育的问题,我想其实大家是没有异议,作为中国人,在香港的中国人,我们当然要加深对于国家的了解,尤其是国家的发展现在真是一日千里。特别是对于小朋友、即是我们的下一代,在我的竞选政纲里,我对于未来青年人的期盼,是希望他们成为有国家观念、有香港情怀、有世界视野的新一代,所以用不同方法令我们的年青人、特别是在年幼的时候开始能够建立我刚才说的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世界视野,相信大家都是同意的。

记者:你好!我想问的就是现在看到你的班子,只有罗致光一个是政府外面加入的人。你怎样可以对外界说在这些旧人事底下会有新作风,做到你所说的管治新风格?即是怎样可以给予外界这样的信息──是可以做得到?

候任行政长官:我自己也是一个服务了香港政府接近三十七年的官员,我亦是已经进入第三届的政治任命,所以如果我作为一个旧人都能够可以给予市民这个盼望、有这个信心,透过我提出的管治新风格和政府的新角色,理财新哲学,是可以给予大家有新的景象,我看不到为甚么同样都是长期服务政府、但年资其实较我浅一些,除了张建宗司长外,不能给大家这个信心。

或者我多说一句,在我的政府工作生涯里,我曾经担任过一个有五千多人的社会福利署署长;曾经担任过一个有九大部门、数万员工的发展局局长,我深深感受到在每一个政府部门、每一个政策局里工作的公务员同事也好、政治问责官员也好,其实都是很努力、很热诚,希望服务社会。他们需要更清晰、更明确的领导,令他们发挥得更好。所以这个亦是我在竞选期间为甚么要这么清楚说明──尽管我是一个旧人,但大家可以期望在今年七月一日后,我们的管治风格、我们的行事作风、我们的政策考虑,都会给予大家一个新景象。

记者:林太,想问刚才你再提到希望有理财新哲学,你早前说过想在财金官员方面有个“大换血”,但最终见到财金系统之首、即财政司司长这个位没有换人,你怎样跟人说、怎样说服市民,你可以实现新哲学?还是“大换血”根本是做不到?

候任行政长官:第一,还是刚才那个说法,我们是一支团队,团队里每一位团员都会有共同理念、共同看法。那么,既然作为团队之首的行政长官,是清晰向香港社会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一些新的做事的考虑、一些新的理财哲学,整个团队的团员都会齐心协力,按着这个方向去做。第二,在我的竞选政纲里提出,其实在金融发展里,我们是需要更加(聆)听不同意见。我们既有一些在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机构,亦有一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属于发展型的机构,所以稍后踏入下一届政府,将会由财政司司长领导一个金融领导的委员会来集思广益,希望将香港的金融业推上新的台阶。

记者:林太,你好。你今日就公布新班子任命曾经说过很多次,竞选期间想致力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又说会每个月去立法会。但是今日那些泛民主派就对你的新班子口出恶言,没甚么好说话听,又说你这个是二流班子。你觉得会否影响行政立法关系?特别是你新政府与泛民的关系?

候任行政长官:在三月二十六日选举完毕之后,我就已经说会以候任行政长官的身分开展与立法会议员沟通。事实上在过去这两个多月,已经和立法会议员先后有十多场的会面。正如立法会议员在会面之后出来向传媒介绍会面气氛,都(说)是良好,大家很坦诚去交流意见。所以有了这个基础,我觉得在下一届政府,我们会继续用这种坦诚交流的态度,多些和各个党派、各位立法会议员沟通。

我没怎么特别留意到泛民议员对于我的班子的评语,不过似乎大家都说没甚么惊喜。没甚么惊喜亦等于没甚么惊吓,所以应该是一个很平稳、很实干型的团队。

我想作为长期在政府服务、甚至不是长期在政府服务的罗致光博士,都很习惯被人批评。所以我们会用最谦卑的态度去接受批评,亦不会影响我们和立法会议员的合作。

记者:林太,你好。你当选之后说过为了减少争拗,在候任期间你不会去改组政府。见到今次的新班子,例如有人质疑运房局局长无处理过房屋方面的政策。你上任后,有没有时间表做改组的工作?另外,你今次的政纲,有没有信心在五年里都可以完成?以及现在政府有些劳工政策等你去做,有没有信心可以处理例如“对冲”、标准工时这些比较有争议性的议题?

候任行政长官:第一,没错在我政纲里说,我听到很多建议、有些相当好,是认为政府架构可以改变。我亦举了一些实在的例子,其中便包括你刚才提到的运房局。有不少朋友都认为运房局目前的工作范围实在太阔,而且有时运输的工作可能和房屋工作未必是完全很接近的。但是考虑到政治现实,因为在短短的三个多月,如果要改组,要经过立法会将会是非常之困难。我当时亦说,不想为现届政府或现在的立法会添烦添乱,所以在七一之前无进行过改组。

至于在未来五年,甚么是好时机改组,现在难以确定的说。一来就看我们工作开展的顺畅程度,第二都要看立法会的情况和行政立法关系,以至整体气氛是否有利于进行政府改组。

至于(我)在政纲里承诺了很多的工作,事实上是难以在五年里全部完成,因为有些工作是需要很持续地进行。但是就你提到的劳工权益议题,因为都是在现届政府里,包括我本人和张建宗司长都很努力推动,我希望在下届政府一开始,我们马上会跟进。所以如果大家听到或有些揣测说日后林太很忙,所以她没有时间处理劳工议题,特别是强积金“对冲”,这个就未必是的。因为大家知道我作为扶贫委员会主席,和张建宗司长一起处理退休保障、强积金“对冲”的问题,我认为这件事必须要尽快妥善处理好。

记者:林太,你好。你刚才在开场发言的时候形容财金管治班子和你的理念不持异议no disagreement。你是否觉得这个是一个颇低层次的合作关系?另外,盛传财政司司长未必是你的首选,你觉得他可否做足五年?

候任行政长官:大家都知道陈茂波司长,他在加入现届政府的时候是接任我做发展局局长,所以虽然政务司(司长)和发展局局长并没有很亲近的工作关系,但从我很多以前发展局的同事口中,我知道亦完全有信心阿Paul可以很努力、好像我刚才所说,有心有力、有承担地做好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

很多谢你提出,我都有想过应该会有记者留意我选择的字眼好像有些不同。我提出的管治新风格和政府的新角色,每一位主要官员都是认同的。但去到理财新哲学,为何我会选择说财金系统的官员是不持异议──这个不是对人,是对事。因为公共财政的性质,是应该更加审慎去做,我自己曾经做了七年公共财政官员,我觉得如果连公共财政官员都和其他政策局官员(一样),总之你喜欢花钱便花钱,这个未必是香港之福。所以我说我希望他日的财金官员在不反对我们的理财新哲学、即是应该投资的地方我们应该更加宽松去投资;应该修订税制令到香港增强竞争力,亦应该有这个胆量去做,但他们必须要做好财金官员、特别是在公共理财方面的把关角色,从而符合《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条“量入为出”的要求。

记者:虽然你说你自己会有新风格、新管治理念等等,但事实上(你的班子的)人大部分是旧人。你之前曾说过会找多些女性入阁,但最后只得陈肇始一个,其实是你找人难,还是可能中间有很多意见令你有很多掣肘?第二就是袁国强是否短暂留任,处理完“一地两检”后就会离任?届时如果你真的要找人,是否会更加难?

候任行政长官:第一,没错,在选举期间我特别去探访一些妇女团体,分享我希望有更加多有心有力、有承担的女性能够加入特区政府,但今日有Sophia都很好,Sophia会与我并肩作战,我们就会令整个以男士为主的团队都有我们那种女性的温柔,和市民沟通的时候可以更加顺畅。

至于律政司司长这个问题,大家留意到今日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是由七月一日履新,是第五届政府,并没有说有个别官员的任期是多长。不过,当然在每一届的特区政府里,大家如果记得,人事的调动是曾经发生过的,所以如果在未来五年因为个人理由、或有其他现在未能预见的理由出现司局长调动,我觉得这是我们要接受的现实。

记者:林太,你好。外间有很多传闻,就是你提名官员的时候,北京或中联办都有(就部分提名)表示异议。想问一问你在竞选时强调新一届政府要“自己的事自己做”,不需再靠中联办帮忙拉票或协助。你有否把这个信息向新班子表达,他们是否了解你的意思,是他们会自己去做,不需靠中联办帮忙?

候任行政长官:我相信每一位主要官员都很清楚这个信息。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这个方法来处事。不过,我也在这里说一句,甚么是自己的事,甚么是与中央有关的事,都要按着《基本法》来看。所以有关主要官员的任命,我在开始时都说过,就是行政长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候任政务司司长: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我十分荣幸得到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提名以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的政务司司长。这是我四十五年公务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使命,确实任重道远。
 
我与候任行政长官共事多年,合作无间,在人口政策、扶贫、安老和助弱等重大民生议题上都有相同的施政理念。作为新一届政府的政务司司长,我在未来五年会竭尽所能,坚定不移地严格按照《基本法》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并秉持候任行政长官多创新、多互动和多协作的施政理念,辅助她落实政纲,致力改善民生、纾解民困,以及促进社会向上流动,把香港建构成为一个和谐关爱、共融宜居的亚洲国际大都会。
 
我明白社会对新政府的期望。我承诺会努力维护香港的核心价值,积极改善行政与立法机关的合作关系,加强统筹和协调跨政策局及跨部门的政策工作,提升施政效率,带领公务员团队为市民服务。我亦会继续为香港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抓紧当前的新机遇,推进与内地的交流和合作,与国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粤港合作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香港的长远竞争优势。
 
   作为政务司司长,我会以多关心、多聆听、多行动的积极态度,回应社会的诉求和需要,并致力协助候任行政长官落实其政纲内的四个施政重点:

(一)改善民生,包括提升民生设施、减轻市民的生活负担、巩固和提升医疗系统及服务水平,为基层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提升公务员士气,包括检视各行政程序,致力简政放权。
 
(三)培育人才,包括成立由我出任主席的“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协助金融、医疗和航运等不同行业培育人才,提升业界人士的专业性与认受性;以及
 
(四)促进青年发展,包括成立由我主持的“青年发展委员会”,致力解决青年在学业、事业和置业方面的困难,并增加青年议政、论政和参政的机会。
 
我也借此机会衷心感谢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在过去五年的支持和信任,在扶贫、安老和助弱方面给予我很大空间及资源去落实一连串政策和措施。我也要感谢问责团队及公务员同事多年来的支持和鼓励。
 
我期待在未来五年与新问责团队和全体公务员并肩而行,为香港市民服务,推动香港向前迈进。
 
候任财政司司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感到非常荣幸得到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提名,并且获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在新一届政府继续在财政司司长的岗位服务香港社会和广大市民。
 
同一时间,我亦知道财政司司长肩负极其重要的责任。在未来五年,我的工作有三大目标。第一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会竭尽所能,维护香港的金融稳定,优化我们的营商环境,推动支柱产业进一步蓬勃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创新科技,支援优势产业和新产业的发展,务求令香港的经济多元发展,让各阶层市民可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让青年人可以有更多优质的就业选择。
 
第二是投资未来,建立一个更加宜居、更加方便、更有效率、更具竞争力的香港。我会继续投资基建,增加土地供应继续会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特区政府的团队会继续努力不懈,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满足住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希望全港市民会继续支持我们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我会努力维持稳健的公共财政,并同时灵活运用公共资源,迅速回应社会的诉求,让各项利港惠民的政策和公共服务得以推行,建设一个公平公义、关爱共融的社会。
 
各位朋友,香港是小型的经济体,但过去数十年,这个城市成就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香港人凭着“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坚毅不屈、灵活变通的精神,成功克服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面对激烈的挑战和竞争,我们仍然有很好的竞争力,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但亦不能守旧因循。我们必须认清环球和区域邻近地区的发展大势,保持远大的眼光,不断提升自己、勇于创新,并积极主动把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新机遇,多元发展经济,创造优质就业、造福市民。
 
请容许我以英文简单重复一次我刚才的说话。
 
候任律政司司长:各位香港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亦非常荣幸可以以律政司司长的身分,继续服务香港。我非常感谢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的提名,亦感谢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我为下一届特区政府的律政司司长。
 
我相信在这里无人会质疑法治的重要性。作为律政司司长的首要职责,就是维护法治,这项工作亦会是我和律政司最重要的工作。法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无人可以凌驾法律,包括政府亦不可以凌驾法律,因此,我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责是向政府提供意见,确保政府政策和相关行政措施不会超越法律规范和权限。正如我以往在不同场合说过,为维护公众利益,以及作为公众利益守护者的角色,有需要时我会毫不犹疑地,从法律及专业的角度向政府或政府的同事提供独立的法律意见。
 
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范畴,是有关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过去约五年,我们一直与相关持份者紧密合作,一同巩固香港在这方面的竞争力。虽然香港在区内面对相当的竞争,但无论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或其他范畴,我们都会继续致力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
 
多谢大家。
 
记者:想问袁国强司长,大家都知道你是因为想完成处理高铁“一地两检”的问题才继续留任,你有否为自己设定一个限期,何时之前会走?因为大家都知道你在外面已经租了办公室,准备重操故业,好像犠牲很大。另外,外间估计高铁“一地两检”很大机会遇到司法复核,会否最后是因旷日持久的工作而走不了?
 
候任律政司司长:我当然留意到传媒的报道中,有很多不同的讲法,有人说我未必会做足五年,甚至乎在这方面定下一个时限。但在我的角度而言,工作的时间有多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一日在这个位置,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律政司司长,我会尽量做好这个职责,当然其中一个将要处理的事情,就是继续处理“一地两检”这方面的工作。当然,在处理任何具争议性的事项时,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事情,包括会否遇到法律上的挑战。其实司法复核是香港市民在《基本法》之下,在我们的法律制度之下拥有的权利,亦是我们作为特区政府在制订一个政策时,我们要避免政策在法律上有问题。所以其实不只“一地两检”,而是所有事情,正如刚才我所讲,我其中一个职责是给予独立的专业法律意见,希望确保我们特区政府所有的政策、所有行政行为,或者透过立法会所引进的法例均符合法律,或者在政府的权限之内。多谢。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陈司长。因为外界有个说法,因为有中联办的支持你才可以留任财政司,想问问这个说法是否属实?第二,便是刚才林太都有提到公共财政方面都会继续审慎的原则,其实用这个说法的话,便会与过以往曾俊华做的时候的原则有甚么分别?或者你自己的理财新哲学又会是怎样?谢谢。
 
候任财政司司长:很多谢你。我很多谢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提名我继续在财政司司长这个岗位服务香港,为市民大众做事。在未来这几年,我会全力辅助她施政。
 
在公共理财方面,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可能大家都会注意到我在当中阐述了我公共理财的概念。基本上有三个。第一个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第二个便是投资未来、宜居宜业;第三个便是关爱共享,建立一个公平公义的社会。其实你留心看看《财政预算案》中所阐述的理财概念,其实和林太在她竞选时候的政纲有很多地方是不谋而合的。譬如她有提到在税务上,科研开支扣税应该给多些,例如双倍的扣税。在《财政预算案》中,我都有提出成立一个税务政策组,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便是探讨以税务作为一个手段,去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创科方面的发展。
 
此外,政纲有提到政府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其实在《财政预算案》中,我们都是提出类似概念,而在《(财政)预算案》中我讲到我们的财政盈馀时候,亦表达了以我们特区政府今时今日的财力,我们是可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同时间大家看到我今年处理《(财政)预算案》的盈馀,我是将盈馀八、九百亿是分配到一方面是安老设施、伤残人士的院舍、社区体育和社区设施、教育,以至于创新科技,而没有选择再将这些钱放入未来基金,所以在这方面我希望大家对我们有信心,正如我刚才和大家提及一样,作为财政司司长我会灵活运用资源,是适时将资源用到政府各个政策及公共服务,回应市民的需要,是造福社会。多谢你。
 
记者:关于袁司长,刚才你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时,提到你的身体状况不会影响你的工作,但你也没有正面讲到你的身体状况很好,可否直接讲讲你现时的身体状况如何?另外就是“一地两检”的问题,由二零零九年已经开始讲高铁“一地两检”的问题,到现时仍未能讲到如何解决《基本法》第18条全国性的法律不能够在香港实施的问题,其实现时到底有何进展令你可能做一年、两年之后,便可以解决到,然后离任重回自己的业务?
 
候任律政司司长:多谢你的问题,至于我是否可以正面地讲我现时身体是否很好呢?很可能最合适回答这个问题的未必是我自己。我亦相信如果我问你,你现时的身状况是否最好呢?我不知道你会如何回答。我想“最好”、“很好”,还是“一般”,也不会影响我现阶段或往后阶段履行我的职务。就“一地两检”的问题,当然如我刚才所讲,我们绝对理解香港市民或香港社会关注“一地两检”事宜,因为整个高铁和往后的清关事情会直接影响高铁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或者对民生方面的效益,亦直接影响往后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其他相关事宜。所以香港社会关心这个问题,是绝对可以理解,但正如我和其他政府官员以前也讲过,就是“一地两检”这个问题涉及的相对上是复杂和需要小心处理的一些法律和运作上的问题,包括刚才你提到的《基本法》第18条,究竟我们如何处理,这个无可否认是我们需要处理,亦需要找一个合适包括符合《基本法》的一个答案。现阶段我们认为不是最合适向香港社会交代我们的想法,但是我们会尽快找一个合适的时候,向香港社会和向立法会详细交代我们的想法,以及我们往后会采取的,或希望采取的一些步骤。多谢。
 
记者:你好,张司长。想问两个问题,第一点就是你做了劳福的范畴很多年,现在有一个新的由政府以外入来的罗致光,你会如何评价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以及下一届究竟他的政策除了延续现届譬如扶贫、劳工方面之外,会否有新思维、新东西?另外第二个问题,想问一年前候任特首在访问时说过,她希望成为第一个可以做足整个任期的政务司司长,但结果都是做不完,想问你会否有这个目标?
 
候任政务司司长:多谢。第一个问题,罗博士是候任劳福局局长,我们和他已认识了很久,大家在扶贫的范畴合作无间,他亦多年在政府很多会议、不同层面在社福方面给了很多意见。我相信在福利政策方面,CK不应该有大问题,因为他是关爱基金的主席,亦是扶贫委员会的成员,以前亦“坐”了很多福利的谘询委员会,亦担当一些研究顾问,例如我们现在的安老服务计划方案,其中一个主要的顾问团成员都是罗博士,所以他在这方面驾轻就熟。
 
劳工方面,我相信他很快便会“上手”,反正这两项的范畴,我过去九年半我都有涉猎,我仍然作为司长,大家一起协作,无分彼此,我们一个团队,一定打出一个队型去处理好这个问题。
 
至于你问我会否做毕政务司司长任期,我当然对自己有信心,我已开始做了接近五个半月,再加上五年,我希望有五年多的任期,届时我便完成有五十年不变服务香港市民的心、半个世纪服务市民,我相信这个纪录不容易可以做出来,所以我很多谢、很感激有这个机会为香港市民服务连续五十年,这个是我的期望、最大的盼望,多谢你。
 
记者:一个问题问陈司长。想问一下,刚才有行家已问过,对于有说法指其实你不是林太对于财政司司长的首选,是中联办力捧之下的结果。有没有这回事,你有甚么回应?谢谢。
 
候任财政司司长:组班的细节,我真的不知道细节内容。其实我所知的很多时跟大家所知的一样,主要是透过传媒知道。老实说,在过去这几个月,在财政司司长的工作里,我都有一个体会,就是财政司司长的工作范畴其实很阔,由金融稳定、金融安全,到公共理财、推动经济发展、创科发展、土地房屋等。因此,事实上如果要找一个人是有全部各方面的经验和经历,事实上是不容易的。我自己的体会是,其实最重要是一个团队的建设,在一个团队里大家互相配搭,齐心合力去做好工作。同时间亦保持谦虚,多听意见、广纳意见,而同时间亦要勇于创新,当一些做法是需要有一个突破时,和团队一起不怕困难的去突破。我觉得在未来这五年,这个是我的工作方向。多谢你。
 
记者︰想问袁司长,刚才听你说过,工作时间不是最重要,是不是意味你不会做完五年的任期呢?即是完成“一地两检”后,你就会离开政府?以及刚才听你提到会维护本港法治,但如果最终“一地两检”方案与《基本法》抵触时,你会如何维护本港法治?
 
律政司司长:谢谢你的问题,我先答第二部分。正如刚才我所讲,我们的工作,特别是我的责任,是要确保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符合《基本法》以及符合其他法律要求,所以在处理“一地两检”这方面的工作时,我们亦以这工作目标为依归。在这情况下,我希望不会出现刚才你所说的情况,即“一地两检”不符合《基本法》或超越法律的权限,所以在我来说,起码在现阶段看不到这情况会出现。至于你刚才第一部分的问题,我想刚才几位传媒朋友都问过,我暂时没有其他补充。谢谢。
 
记者:想问袁司长,“占领行动”到现时的检控工作未完结,在你未来的任期,会否有一个时间表,或承诺在你任内会完成相关的检控工作?
 
候任律政司司长:“占中”或“占领行动”涉及的刑事行为的问题,其实与其他刑事行为一样,我们都会依据《检控守则》和相关法律处理。这不存在如某部分的传媒报道,说律政司在这方面的工作有哪些问题未处理、或有哪些问题应该有另一个方法的处理。我再强调,在处理所有涉及有可能产生刑事行为或刑事责任的行为上,我们都是根据法律、根据证据办事,我们不会因为某些政治原因而用一些特殊或超越法律所容许的方法处理,亦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政治意见或主张,或希望向某一方面提出一些从政治角度出发而主张哪些人应该(被)检控,或哪些人不应该受到检控的这些意见所左右。我强调和重申,无论我自己,或刑事检控专员和所有刑事检控科的同事一直都在处理所有刑事检控工作,包括“占中”或“占领行动”中间所出现的事情时,用同一个方式处理。谢谢。
 
候任政务司司长:我想主动回应记者刚才问林太,你说立法会有些议员说我们是“二流团队”,林太不同意,当然我们不同意。但我想对大家说,我们与立法会的关系一定是“容易交流”的,是interactive,是互动的。所以未来肯定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容易交流”的团队,是“易流”团队。多谢你。

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各位香港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十分荣幸可以得到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以及中央政府任命我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我谨以谦卑的心,来迎接这个继续服务巿民的机会。
 
香港是我们的家,而我相信很多香港人和我一样,都有共同的信念,要将香港建设得更美好。我个人有一个信念,我相信在一个制度之内或是在政府里工作,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来回馈社会。这是三十六年前我加入政府时的信念。今日,我矢志如一,抱着相同信念,继续服务巿民。
 
商经局的工作领域比较广泛,亦充满挑战。它涵盖商贸、电讯、广播政策,亦包括推动创意产业、投资推广,以及促进旅游业。这些不单是香港经济命脉所系,也直接影响很多巿民的收入、就业和工作,以至各行各业的生计。
 
今日的政府责任重大,亦面临很多挑战。正如候任行政长官说过,政府在市民心目中期望的角色,不单是监管者,也必须力求创新、互动,并担当促进者和推广者的角色。这个说法在我局尤为合适。我们要为巿场开门引资,要为业界搭建平台,并要与一些志同道合和方向一致的贸易伙伴拼船出海,才能够将香港经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我们亦要尊重巿场的力量,维持公平、开放的原则,才能够继续稳持香港作为全世界最自由、最开放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系这个美誉。
 
我们更要充分掌握香港独有优势,并好好利用国家快速发展的巿场动力,和日趋主动、积极的国际经贸政策,一起乘风而起,共建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的政策局会积极与商贸各界携手同心,以聆听吸纳意见,以共识解决争端。我局亦会与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并肩协作,一起找寻商机,建设经济。
 
香港不单是国家的一个主要城巿,也是国家内一个最重要的财经商贸中心。香港本身具备人才,亦有很多营商智慧,以及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们知道巿民对新政府抱有期望,所以,我和我的团队会悉力以赴,尽力尽心服务巿民。
 
候任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我好荣幸获得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在创新及科技局局长的岗位上,继续服务香港,推动创新及科技发展。
 
在过去的19个月,我和创科局的团队全方位推动创科,包括在政策、资金和基础设施各方面,致力建立一个更有利创科发展的生态系统。香港的创科氛围日渐浓厚,尤其是科技初创企业的蓬勃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我和创科局的团队会全力以赴,继续以创科促进本港经济发展多元化,改善市民的生活,为市民和青年人创造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工作重点将包括:鼓励私营企业增加研发开支,建立更聚焦的创科平台,善用香港优势,力求突破与新的增长点。例如结合两地优势,开展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我们会加强海外推广,吸引更多国际顶尖机构落户香港。
 
香港科研绝不输蚀,政府会担当“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积极推动,针对性地投放资源,官产学研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迎头赶上,以创新及科技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及开拓新产业。多谢大家。
 
候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大家好!我很荣幸获得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的提名和中央政府的任命,让我可以在特区第五届政府担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这个岗位,为大家服务。
 
我在过去三年半以来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能够在未来五年获得继续为大家服务的机会,我必定会全力以赴。我首先要感谢陈家强局长专业的领导,在他的带领及局内公务员团队的努力下,为发展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奠下稳固的基础,而我相信自己在政府和金融管理局多年的工作经验,能有助我在这个根基上展开工作。
 
当然要顺利推展工作,与各持份者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政府官员,我们需要立法会议员、市场和业界人士,以及香港市民的支持。所以我期望在上任后积极与各方保持联系,与他们讨论政府的政策措施,确保我们的施政得到他们认同。
 
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推动香港的经济、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至为重要。未来我和局内团队的主要工作,首要是继续发展我们的金融市场、增加我们的竞争力,我特别希望见到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另外是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让我们有更具竞争力的上市平台。
 
香港刚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新成员,国家亦积极推展“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为香港金融服务业争取更多机遇,并会拓展更多互联互通的渠道,令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持续发展。
 
香港能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全赖我们有备受推崇的金融监管制度、法治的基础和自由流通的资金、资讯和人才。我们会致力保持优势,并在促进市场发展、维持市场质素以及保护投资者三方面取得好的平衡,让香港的金融服务业能继续有效地服务香港的经济和市民。
 
我会以英文简单重复刚才的说话。
 
候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各位香港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很荣幸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我亦要感谢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
 
我在政府工作接近37年,从第一天开始,一直致力全心全意服务社会。这个初衷至今未曾改变。出任第五届特区政府政治委任官员,是希望运用我过去在不同岗位的累积经验,领导公务员的管理和发展,协助政府施政,继续为广大市民服务。
 
我们的公务员团队有优良的基本信念,包括坚守法治、廉洁守正、专业勤奋、政治中立。能够带领这支高效卓越的队伍,我感到自豪。我上任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维护这些核心价值。
 
市民对政府的期望与日俱增,公务员面对的压力和工作量无可避免地增加;政府会考虑如何在人手及其他资源上适当调配,希望能维持公务员的士气,使我们同事能够继续本着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候任行政长官曾经说过,会用“关心”、“聆听”、“行动”去回应公务员的诉求;我承诺会与公务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沟通,就各项课题寻求理想的解决方法。
 
为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士气和建构伙伴合作关系,我会藉着不同的平台和方式,体察各级同事的工作实况。大家休戚与共,应该就彼此关注的课题坦诚地交换意见。虽然管职双方有时可能各有不同的立场或见解,但我深信沟通是建立互信的基础,是求同存异的关键,亦是缩窄分歧以至达成共识的良方。
 
我和公务员团队期待继续与立法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为香港我们的家谋福祉,为特区的繁荣安定努力。
 
候任保安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感谢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委任我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的保安局局长。
 
保安局的政策范畴,包括治安、出入境及海关管制、消防、紧急救援以及惩教服务等等。保安局的政策,日常是经由六个纪律部队和两支辅助队伍去履行。我上任之后,会以务实、认真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去制订政策。我会积极和同事沟通,使大家同心协力,令香港继续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并且我们共同为社会提供高效和可靠的服务。
 
我会致力同议员、政党、社会各界,市民以及传媒沟通,多听意见,多解释保安局的政策,争取市民的认同。
 
过去差不多五年时间,我作为保安局副局长,有参与制订保安局的政策,所以在政策推行方面,保安局的衔接及过渡会是畅顺的。我感谢现届保安局局长黎栋国先生,他为保安局各个政策范畴,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我从他身上亦获益良多。
 
保安局局长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我在香港出生,香港社会培育了我,能够为香港这个家作出贡献,我感到光荣和自豪。
 
候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和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
 
出任第五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我深感责任重大。
 
正如候任行政长官指出,新一届政府十分着重沟通和互动,因此,我会秉持谦逊、理性、务实、坦诚、开放,和兼听包容的态度,主动接触不同意见的持份者,细心聆听,并详细解释政策理念,以收窄分歧、凝聚共识,合力建设和谐共融的社会。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根据国家宪法设立的。任内,我会在行政长官的领导下,按照《基本法》和相关法例的规定,处理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各项工作。
 
过去三十年,我一直在政府公务员队伍政务职系工作;未来五年,我会继续在政府团队政治委任官员的岗位上,用心以诚,服务市民、贡献香港。
 
多谢大家!
 
记者:聂德权局长,你任内五年,觉得有多大信心或多大可能性可重启政改?林郑月娥说过要先创造一个合适的社会条件去推动重启政改,你觉得任内可做甚么创造这个理想条件去重启政改?
 
候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有关重启政改的问题,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香港市民都很关心。候任行政长官在这问题上已很清楚表达,在《基本法》内亦有说明普选行政长官及立法会议员,最终达至普选的目标。但我亦知道这是极富争议的议题,所以我们必须创造一个有利的氛围、合适的条件去推动政改的工作,否则只会徒劳无功。大家都知道,在政改的问题上,如果要改变行政长官的选举办法,其实都需要:第一,中央人民政府;第二,立法会议员;第三,行政长官,所以有几方面都需要大家能够取得一些共识。因此我任内的首要工作,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会主动与不同持份者沟通、了解,希望能够尽力、尽我最大的努力,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去推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至于何时能做到或任内可否做到,这不是我一个人说了便行,或说了便不行。
 
记者:我想问邱腾华和聂德权两位候任局长,因为外界一直有传闻形容两位是资深政务官,在组班的时候处于“百搭”位置,可否回应一下这个传闻,为何到最后会做了这个局的局长?是否有甚么空缺便找你们两位去填补?
 
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你刚才说的不是传闻,而是事实,事实的部分是我和Patrick(候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在政府工作时间都比较长。以政务主任行列而言,他比我资深,他在政府的时间比较长,就我而言,都已经踏入第三届(政府)。这样的背景,我想当然有我们自己的好处,就是我们较为了解政府的运作,亦长时间与不同的同事一起工作。但即使如此,不代表这就成为出任问责官员的最好条件,因为我相信市民今日对政府的期望,是远远超越经验,亦远远超越个人能力。他们希望政府内,尤其是问责班子团队,不单止是个人,亦需要齐心;所以,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背景,亦需要更加踏出一步,与其他局一起工作,你刚才所说我们的背景,才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
 
我举一个例子,我刚开始了解我的新工作时,知道近期很多人谈及在电讯政策方面,我们需要开始准备5G电讯(服务)。我刚进来的时候也跟杨局长(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说,当我们推行5G的时候,可能实际应用不单是一个通讯政策,而是推动香港作为一个智能城市。我相信将来的班子如果要做得好,正正就是需要有些人有政府经验,但更加重要是整个班子可以协力同心去做事,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候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组班的详情当然不会透露。在目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这岗位上,挑战是很大的,主要关乎处理政制及选举的工作,以及推动内地与香港更密切的沟通、交流及发展,另外一方面,亦有保障人权的工作,这些均是很重要及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自己过去30年在政务职系内,曾在15个不同的政策局及部门工作,其中有两年在(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工作,所以在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和联系的事宜上也有参与;另外,我在出任新闻处处长时,正值政改谘询阶段,所以对于有关问题也有涉猎。我希望能以我自己的经验及尽我的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想问问候任局长罗智光先生,其实刚刚张建宗司长都提过要恢复公务员的士气,你自己作为公务员出身,如何评价现时士气,和究竟你们会做甚么去回复士气呢?
 
候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公务员是政府的骨干,当然我和大家都是非常重视公务员士气这个问题。我自己在过往这三十多年的公务员工作中,都深深体会公务员所面对的工作压力,和在处理很多不同的复杂问题,(公务员)都面对很多方面的挑战。我觉得作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最重要是多沟通、多聆听,知道他们的问题是在哪里。例如是否人手的问题?是否在资源、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上任后首要会集中注意的一方面,是看看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会和公务员上下,包括工会、公务员团体、各级同事,包括前线的同事,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基本上我亦觉得士气这方面,最重要是看到同事是否有一种投入,对工作的投入。我自己观察,很开心看到我们公务员团队对工作的投入感是非常大的,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上沟通多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提升我们的士气。多谢。
 
记者:想请问罗局长,今年公务员最关心就是递增薪点创新高,这个会否是你任内第一个任务去处理递增薪点的问题?另外,请问杨伟雄局长,现任政府投放百多亿创造创新科技氛围,看到钱已有但氛围好像还未出。即使有钱,但科技券的百多宗申请,只批出21宗申请,你怎样看及还有甚么手段可以去推动?
 
候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多谢这位传媒朋友的问题。关于递增薪点这个问题,我注意到这是每年薪酬调整机制内一个很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如果将递增薪额这个调整元素作任何调整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计算。我们每年做这个(薪酬调整),于现在的机制下,最后决定都是考虑到一篮子的因素,行政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公务员团体的意见,而作出最后的决定。往后如果在这方面的问题,公务员团体有意见的话,我愿意和他们沟通,听听他们的诉求,再看看面前怎样做。多谢。
 
候任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我回答问题第二部分。首先,去年投入180亿元在多方面,包括帮助初创企业、帮助中小企升级转型、帮助大专院校进行多些中游研发、帮助科技园扩建,加上它们更加聚焦做新的创科平台和推动“再工业化”等等,这些都是刚刚推出。我觉得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会帮助到香港,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创科生态系统。科技券只不过在去年十一月底才推出,数字慢慢会跟上来。初期可能有些中小企未有将所有文件交予委员会审批,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某些文件,我相信当这情形减少,成功率会相当高。你说数字虽然比较少,但我可以对你说,通过合格率,即成功率会非常非常之高,相信这会陆续见效,我觉得不需要担心。我们会定期向立法会报告进度。
 
记者:想问两位局长,邱腾华局长及李家超局长。想问李局长,因为你是第一位警队出身的保安局局长,会否担心日后保安局的政策会向警队倾斜?如何平衡各个纪律部队的利益?另外邱局长,现届苏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最近接受访问时,说到一四(二○一三)年免费电视牌照风波,当时他是支持发放三个牌照,你的看法是怎样?此外,发放免费电视牌照的考虑你会觉得是甚么?
 
候任保安局局长:多谢你的问题。在制定政策方面,其实政府是有一个制衡制度,任何一个部门对于譬如资源或者政策方面有甚么需求,他会首先将他这个要求提出,然后在保安局都是由一些政务官的同事首先作分析及研究,然后会有一个会议去讨论。首先会有这个制衡机制。
 
第二,在个人来说,无论哪位当保安局局长,都是以保安局及香港保安整体的利益为依归,而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个部门的诉求,是我接着的五年内处理资源政策方面的一个标准。
 
第三点,我刚才也说了我上任后,我会很积极地与各同事沟通,我相信沟通及沟通的态度是重要的。我亦深信六个纪律部队及两个辅助队伍,在过去的四至五年间与我合作都是相当愉快。我亦抱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态度去处理他们提出的诉求。
 
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多谢你关于电视发牌的问题。我记得就免费电视牌照发牌的事宜,确实引起坊间很多讨论,市民亦很关心,因为这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有关。我们的政策目标是确保透过牌照,可以让市民透过电视得到资讯、教育以至娱乐,所以处理电视牌照的事宜需要审慎,亦要考虑市场的情况。程序上,所有电视发牌,除了最终由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决定,先要交予电讯管理局(通讯事务管理局)处理。我知道现时有些(免费电视)牌照的申请正在处理中,这必须符合所有程序,申请人必须达致要求,亦要经过我刚才说的程序。我觉得整个电视行业面对很多挑战,除了牌照,还有技术改变或广告市场等等。在未来的过程中,可能不单与发牌有关这么简单,可能每个申请人都需要审视整体营运环境,我们会审慎处理。这方面,我会下些工夫先了解,更加确保程序和最终的结果能够符合大众利益。
 
记者:我想问一问聂德权未来局长,你觉得二十三条有没有立法的迫切性?以及之前张晓明提到立法前要追究一些港独分子的刑事责任,你觉得未来政府有没有一些措施需要做?你个人又怎样看?谢谢。
 
候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大家都知道第二十三条在《基本法》中已清楚写明,详细情况我交给李家超局长解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关于港独,正如我刚才所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根据国家宪法设立,《基本法》第一条清楚写明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所以在这问题上是很清晰的。我相信我们必须要在这个政治体制及架构下,推进一切有关例如政制方面的事情,我相信这是符合香港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对香港市民也是一个最大的利益。
 
候任保安局局长:有关二十三条立法的事情,我支持亦同意候任行政长官在二十三条立法这个议题的一些看法。她在竞选纲领里说得很清楚,就二十三立法这件事情是特区的宪制责任,但我们亦知道这个议题是具争议性的,所以我们会谨慎行事,尽量去创造有利立法的条件,我们会朝着这个目标及方向去做。
 
至于港独的问题是清晰的,因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个《基本法》第一条已经清晰地说明,我亦都应该多次更清晰地重申这个原则,所以港独是违法,是不应该、是不适宜,亦不符合香港利益。那么在按着实际情况,候任行政长官亦提过我们会依法处理。
 
记者:首先想问刘怡翔局长,你如何看现时的楼市情况﹖今年内有否机会再“加辣”﹖第二想问有关二十三条的问题,请问李家超局长,当年特区政府推二十三条的时候,保安局局长受到很大争议,你有否心理准备,如果任内要再为二十三条推行立法时,都可能要面对这些争议﹖
 
候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多谢你的问题,关于房地产市场方面,我们看到美国经已很清晰进入了加息期,在未来两年会继续看到美国利率加升。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基本)利率已跟随美国增加,因为香港推行联系汇率制度,但在按揭利率方面,只有少数银行开始加,但很清晰看到银行在今年稍后时间会有机会将港元拆息或优惠利率加息。加息会对需求有所影响,而另一方面,今届政府在土地供应,以及发展商一手市场(楼宇)会开始增加,所以总体而言,对现时的供求情况应该有些较好的影响,即供求方面改善以至价钱等各方面不会那么厉害。亦有市场人士担心,如果息口继续上升,美联(美国联邦储备局)和欧洲真的将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即是将过往的量化宽松缩减时,对全球资金流动性会造成紧缩的影响,这亦会对全球资产价格,除了楼房,还有股票市场等等,造成一定收缩性的影响。整体来说,这对楼价的压力应该会越来越大,上调机会应该没有那么多。
 
至于“辣招”方面,当然要视乎整体宏观条件,以及香港的实际供求和成交等等,但我可以说,过去的“辣招”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鼓励较多用家进入市场,令炒家投资或投机没那么活跃,这方面我们是成功的,谢谢!
 
候任保安局局长:就二十三条立法我重申三点:第一,立法是我们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第二,我们都明白这是争议性的议题,所以我们会谨慎行事;第三,我们是会努力尝试创造有利立法的环境。我相信我跟其他特区政府的政治任命官员一样,都是以承担的态度去处理我们自己范畴的事情。在保安局的范畴里面,无论是二十三条立法,又或者其他工作性质,我都是以承担的态度去处理有关的问题。

环保是越来越重要的议题,我续任环境局局长,任重道远,首先,在此我想说一些多谢。在过去五年时间,获得很多在社会上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我的副局长陆恭蕙女士、政治助理区咏芷女士、政府同事、众多在社会上的相关持份者,以及我的家人,包括我太太的体谅。
 
我多谢候任行政长官的信任,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在新一届,如同候任行政长官的政纲所言,我们会继续推展落实多方面环保范畴的行动蓝图,涵盖五大方面:空气质素、废物善理、都市节能、生物多样性及气候变化。举些例子,在改善空气质素方面,多管齐下,更加保障公众健康;在减废方面,由深化“惜食香港”运动,应对厨馀的挑战,到落实都巿固体废物按量收费;在能源方面,推动全民节能及增加更洁净的能源,包括支持社区的可再生能源的扩展;在生态保育方面,投放资源在郊野公园的内和外,尤其是高生态价值的偏远乡郊,促进城乡郊野,共融共享。
 
总括来说,我认同加强协作的新理念。在落实各方面的环保政策,一方面需要政府同事、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同时间亦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家互动,大家合力,推动环保。举个例子,应对气候变化,回应“巴黎协定”,以至应对本地多方面的环保挑战,一方面需要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移风易俗。我希望和大家同行,大家一起减废、节能、支持惜食,缔造一个香港更宜居、更低碳的城市环境。
 
多谢大家。
 
候任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各位朋友,我很荣幸得到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续任民政事务局局长。
 
在过去两年的任期内,我跟我的问责官员和公务员团队,用踏实的态度,努力不懈服务市民。在地方行政、体育、文化、青年发展等工作范畴,我们会继续努力。
 
地方行政有关私人物业管理方面,有两个条例相当重要,透过新的《物业管理服务条例》成立物业管理业监管局,已经开始运作。而《建筑物管理条例》已作公众谘询,并向立法会提出一系列修订建议,现时更加落区进行收集意见的工作。
 
青年发展方面,除了内地交流及实习之外,我们开拓了新的“国际青年交流资助计划”,让我们年青人可有广阔国际视野。文化体育方面,值得一提,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将会于明年开幕。而我们更希望启德体育园区能够短期内获得拨款,可以展开兴建。
 
未来五年,我会落实候任行政长官的政纲,聆听各界别市民的意见,积极推动各项民政的工作。多谢各位。
 
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被委任为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局长是我的荣幸。在过往很多传媒都描述我为来届政府中唯一的新面孔,但我的感觉并非如此。自从多年前在立法会作为立法会议员,我在不同的政府委员会的工作,特别是最近在关爱基金的工作,再加上我间中担任各政府政策局及部门的研究顾问,我觉得我一直以来都在广义上的政府中工作。可以这样说,我一直以来都是为香港市民工作。宪制上,我将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但对我来说,不论在作何位置中,在过去、现在与将来,我都会继续服务香港的市民。
 
劳福局的主要使命是保障劳工权益及改善弱势群体的福祉。不过,这不是可以单靠劳福局及相关部门便可以成事,而是要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参与才能成功。工商界、非政府机构及公民社会都是这些政策上重要的持份者。我的角色不单是要带领劳福局的工作,而是要与工商界、非政府机构及公民社会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
 
除了现有工作,及候任特首在其竞选时政纲所列出的各项政策新措施,劳福局要迎接香港社会未来的两大挑战,一是人口高龄化的高速发展,另一就是转眼间就会出现的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劳福局有责任作好规划及动员社会各阶层,为面对这些挑战作更好的准备。为此,我们需要大家的支持。多谢大家。
 
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亲爱的香港巿民、各位现场的新闻界朋友,大家好,能够为香港市民、特区政府以至国家服务是我的荣幸。我衷心感谢候任行政长官林太以及国家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在新的岗位继续为香港服务。
 
房屋运输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香港是相对富裕的都市,普罗大众都希望可以安居乐业。为基层市民提供安全、卫生的居所是我们的使命。加快为有需要市民提供租住公屋,以及重塑置业阶梯,为市民带来置业希望,是我们未来房屋政策核心。我与候任发展局局长取得共识,两局日后会加强协调合作,以创新思维善用现有土地及房屋资源,建立储备以满足香港长远房屋需要。
 
香港作为国际都会,航空交通以至海运客货量都处于世界前列位置,我们必须确保香港对外交通相关基础建设能够满足香港的长远发展需要,持续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至于本地交通,我们会继续以“公共运输为本,铁路为骨干”的方针,为市民大众提供可靠、优质、高效的服务。我们亦会积极研究科技应用,为市民提供适时的交通资讯,打造低碳绿色及年龄友善的运输体系。
 
运房局当下面对的挑战非常艰钜,社会对我们亦抱有期望。我们会加强与市民、议会和相关持份者沟通互动,我们会细心聆听意见,听取诉求,期望取得广泛共识,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亦期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候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各位香港巿民、各位传媒朋友,今日我非常荣幸获得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并且获得中央人民政府的委任,成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在未来五年会努力去保障香港的公共卫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保障食物安全和环境卫生,并且协助渔农界持续发展。
 
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会致力制定长远医疗政策,亦透过跨界别、跨专业,让香港的公营及私营的医疗服务能持续以双轨形式运作和发展,以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除了在上任后要处理一些相对紧急的议题和法案,例如一些人力短缺问题和病人轮候时间(过长),甚至《医生注册条例》的修订等等,我亦会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和健康教育,及社区照顾,以减低对专科和医院服务的需求。当然,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以及中医药的发展,也会是我工作的重点。
 
在发展相关政策时,我会致力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包括公私营系统内的服务提供者、病人组织、学者、专业组织的代表和议员、各党派,谋求各界能够达致最大的共识,亦令涉及市民福祉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政策可以适时落实。
 
在保障食物安全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与食物来源地的相关执法机构,包括海外和内地,以及业界保持良好沟通,并且以主动和积极的态度,评估潜在的食物(安全)风险及有需要时能作出迅速和有效的应对方案。
 
环境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议题,我亦明白到在这方面必须继续与十八区区议会和地区居民组织合作,全民持续参与,保持环境卫生的工作,这才会见成效。
 
在渔农业方面,我亦会继续和渔农界的朋友保持良好沟通,以一些可行的措施,协助业界配合时代需求而(制定)可以持续发展的政策。
 
最后,我想在这里多谢高永文局长,在过去五年领导食物及卫生局推进一些政策,并给我信任和支持,令我有机会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推动,亦在部分(政策)负上较大责任。在未来日子,我会和食物及卫生局的团队致力提升公众健康,改善香港的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为广大巿民服务,贡献香港。
 
候任发展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当中有些为老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很荣幸获委任为下一届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我感谢候任行政长官和中央政府对我的信任。我会竭尽所能,为市民服务。
 
土地规划、发展及供应、觅地、造地,会是发展局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会继续以多管齐下的策略,全力追加土地供应。我们会努力令香港成为一个宜居城市,改善市民的生活质素。
 
在工务方面,我们会努力推展具成本效益的基建工程,提升香港长远的竞争力。
 
发展不能够亦不应该忘记保育,在推展发展局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一定会兼顾保育的需要,令香港未来的发展,会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亦希望趁这个机会感谢现任的马绍祥局长和前任的陈茂波局长,在过去一段时间为发展局提供非常出色的领导。
 
发展局大家庭包括九个部门,超过二万位同事。我们会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方才陈帆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特别提到会进一步加强运房局(运输及房屋局)与发展局的沟通,我非常同意,亦深信未来我们会有一个合作无间的伙伴关系。在未来重要议题上,我们会与市民、立法会,以及各方面持份者保持诚恳和紧密的沟通,务求建立共识,一齐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大家能够竭力同心,我相信香港会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市民大众亦能享有一个更美好的环境。香港是值得更好的。
 
多谢各位。
 
候任教育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新闻界朋友,我很荣幸得到候任行政长官及中央政府的信任,可以加入新一届特区政府,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服务香港。
 
我非常认同候任行政长官的教育施政理念,她在竞选政纲中指出,“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关键”,“教育的开支是对未来最有意义的投资”,我将会全力推行相关的工作。
 
候任行政长官以“教育先行”,率先在政纲中承诺增加每年50亿元经常教育开支,用以处理教育问题及提升教育质素。她更亲力亲为,积极与教育界持份者会面,听取意见。我会继续与教育界团体和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及沟通,并希望在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尽快公布有关的具体建议,以及寻求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申请,在二○一七/一八学年推行优先政策措施。
 
这一步只是新一届政府与教育界“同行”的第一步。大家都明白,教育任重道远,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过解决所有问题。但我相信,只要大家愿意互相沟通和互相接纳,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共识和平衡点,一步一步按优先次序稳步向前,达到候任行政长官竞选政纲中的教育政策目标,能够“培养青年人成为有质素的新一代,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

记者:你好。想请教杨局长,第一个问题是,现时180亿元的财政盈馀还未有任何消息透露将作什么用途,之前听过教育局其实已递交一些建议予林郑(月娥)参考,现在可否谈详细内容,你们打算如何用该笔盈馀?另外,关于副局长人选,今日有报道表示蔡若莲会担任,坊间反应很大,有些教育界人士甚至有联署。会否担心若真的任命蔡若莲为副局长,会赔上教育界对你的厚望?
 
候任教育局局长:谢谢你的问题,首先我很高兴听到教育界对我有厚望。说回副局长的人选,我们考虑副局长的时候,一定会以“用人唯才”作为我们的原则。由于找副局长的相关工作仍然在进行中,所以我们在现阶段不会作任何透露和表示。至于刚才提到的180亿元,其实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财政司司长表示,鉴于有一个特别盈馀,会将180亿元预留作教育用途,在当时已提过会用于高教界研究方面的工作。我们其实朝着这个方向去想,但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其他相关的教育用途,我们在适当时候会作出公布。
 
记者:你好。想问陈肇始局长,因为自从有风声说你会接任局长后,都有一些说法,担心因为你是护士出身,会否“压不住场”?尤其去谈医委会改革时,你自己有没有信心可以说服医生,信服你提出的一些方案?关于医委会改革方面,和医生倾谈时,他们都期望未来新人事、新作风,假设今届立法会会期不能通过,他们会期望会否还可以商讨?你自己怎样看?
 
候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首先多谢你的问题。其实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工作,无论在我的临床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以至过去四年多在食物及卫生局作为副局长的工作,我都是多次和医生以及其他医护人员合作。我会形容我们的合作是无间的,大家沟通亦非常良好。另一方面,大家看过去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有医生亦有不是医生的。当然在食物及卫生局的工作,除了医疗范畴外,刚才我亦提及有食物范畴,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卫生,和渔农业界的一些事宜。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心、有力,亦有承担,正如候任行政长官所说。我亦有信心能够和各界保持沟通,和希望达到最大的共识。
 
至于医委会改革的工作,我想一直以来,由上届(立法会)开始,以至上届(立法会结束)后,我们设立了三方平台,亦与不同的持份者作出沟通后,当然在有些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另外有些(方面),大家仍持有不同意见。我上任后,一定会立即和大家继续保持沟通,希望可以将一些未有共识的议题,或大家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解释清楚,和希望可以寻求最大的共识。多谢。
 
记者:杨生,未来五年会否重推国民教育(国教)?因为大家都很紧张这件事。陈局长,大家觉得你是机电工程署出身的专家,但是运房就好像完全不熟悉。如何说服公众你是很熟悉运房的?譬如你知不知的公屋轮候册究竟现在是几多年呢,对普通市民?高铁究竟几时完成?
 
候任教育局局长:请让我先回答。在二○一二年政府决定将国教科停了,但国民教育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不同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其实都有国民教育的成份在其中。国民教育也是我们在学制检讨中,其中一个我们觉得必须要在课程中包括的一项,所以在未来日子我们会继续推行国民教育,至于用一个怎样的形式以做得最好,我们会交给教师和教育界作专业讨论,希望可以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运输房屋这个版块,其实与市民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大家,尤其是传媒朋友、社会人士对我能否胜任是一个很合理的关心。正因为这工作是这样重要,我相信大家都很期望运房局日后可以成功完成它的使命,做出一些成绩。所以与其我用语言去说服你,我是否胜任,我希望大家给予时间,看一看我们日后用行动去证明给大家,看一看我们的成绩是否符合你的期望。
 
记者:想问罗致光先生,很多人都期望你可以成为新团队中与泛民沟通的桥梁以改善行政和立法的关系,你自己如何看你是否可以做到这个角色?第二就是有些议员都说你以往支持“一笔过拨款”(整笔拨款)制度,希望你任内可以拨乱反正,你如何处理这个敏感议题?
 
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多谢你的问题。如果是改善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我相信我们整个团队都会努力去做。有些泛民的朋友都有这样的评论:如果只靠罗致光一人,如何可以改善这个关系?当然,即使多年前我在立法会工作,当时我虽然是民主党的成员,但我与其他党派的合作也相当好,可以问刘(江华)局长。我相信将来我们也会继续与泛民和其他建制派沟通。
 
就整笔拨款,已经实行了差不多17年,正确一点是16年半的时间,亦不断需要改善,令它一些可能有不足的地方能更有效发挥公帑的运用,令服务使用者得到最多的服务。
 
记者:想问陈帆局长,其实之前朗豪坊电梯事故,你在立法会说过机电工程署会严格把关,每日check 六部电梯。但到我们问的时候,你们过往没有看过,连log book 都没有看过,我们问完后才说会要求承办商主动汇报。当初这个说法是否“讲大话”?你怎样去和市民说你是一个有诚信的局长?第二,你来自专业职系,即工程师。你怎样用行动去说服大家你真的懂得房屋?
 
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虽然不是很方便,但我今天仍是机电署(机电工程署)署长,所以我想升降机都可以说一说。我当天在立法会的确是说了我们在早前和业界有共识,每天的工作是有一个上限,这是一个行政和我们称为最佳的操作指引。如果超过这个上限,他们会保留工作的纪录。我们在巡查做检核时,发觉有问题的时候,他们需要呈报。当天我在立法会说是他们需要呈报,并没有说他们需要主动呈报,我想大家可以听回(录音)。我们其后亦了解整个社会对事件的关注,所以亦“急市民所急”,再发出指引要求他们主动呈报。所以我想大家对事实上的理解可能有落差,但我相信大家都是讲事实,你们见到的情况都是事实。
 
至于你说运(输及)房(屋),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政治任命官员,可以经过候任行政长官的推荐,国家领导的接受和委任,我相信背后都有他们的理由和智慧。当然,他们的理由和智慧是甚么呢?我不知道,但我对一些高难度的工作特别喜欢,所以运(输及)房(屋)局的挑战这么大,你问我如果可以选择,我都会选择。我觉得我是有信心可以做好,假以时日我希望做出成绩让大家看。
 
记者:想问罗局长,你刚才发言的时候提到未来的劳动人口会短缺,其实你有否想过输入外劳或改变目前外劳的政策?也想问你对“对冲”的看法是如何?想问陈肇始局长,你觉得你自己任内最大的挑战是否通过医生注册条例草案?如是,为甚么?如不是最大挑战,你觉得甚么才是最大挑战?还有高局长民望很高,你怎样在任内增进你的民望?
 
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输入外劳这个问题,在候任行政长官的竞选政纲也说得很清楚,是要面对我们在不同行业所面对人手不足的情况,在保障我们劳工的权益、他们的薪酬待遇及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的情况下,是应该适量地输入外劳。当然,我相信在劳工方面是有关注,而雇主方面也希望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这一定要大家坐下商讨一个相赢的方案,既保障劳工,又能得到他们所需的劳动人口。第二个问题我不是记得很清楚,可否再问一次?
 
记者:你如何看“对冲”的问题?
 
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对冲”的问题因为现届政府还有九日的时间去努力作出(逐步取消)“对冲”的决定,我现在作为候任劳福局局长的身分,我觉得我在这阶段不适宜作任何评论。但无论如何,现届政府作出任何决定也好,我们一定会基于这基础与社会一同做好工作。
 
候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先多谢你的问题。首先在我任内作为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其实都有很多不同的挑战。至于比较大的挑战,你刚才所说的医务委员会改革和修订《医生注册条例》,当然都是大挑战。因为我觉得在制定或推动政策时,如果我们有理据、有广大巿民的支持,但可能像上一次那样,因为拉布不能通过,这是令我们最心痛的。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继续设立三方平台,大家继续沟通,希望我们今次推出的法案能注意到大家的意见。当然还有其他有挑战性的(工作),另外一个我觉得比较有挑战性的,是到地区游说地区(人士赞成)兴建公营骨灰龛。因为我们的政策是在18区,每区需要兴建公营骨灰龛,我们亦有24幅地,但往往去到某些区时,这个挑战很大,亦需要用很大力量游说地区(人士赞成)兴建这些公营骨灰龛。当然当中有很多不同的问题,例如交通问题、环境问题或心理问题,我们都一一去拆解,所以我觉得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其实不同工作都有它的挑战,最重要是我们熟悉政策,亦有心和努力地去沟通,和大家达成共识。
 
记者:你好,我想问罗致光,因为今日议员除了批评你当年支持整笔拨款之外,还说你过往在不同的社福议题都与社福界唱反调,关系很恶劣,是不受欢迎的人物。我想问你觉得这个描述是否准确?你以后会如何改善大家的关系?另外想问你对“六四”的立场是甚么?你上任之后会否出席“六四”晚会?
 
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刚才已答过有关整笔拨款的情况,希望日后的日子就整笔拨款,有甚么地方可以优化我们也会做。大家也不妨看看候任行政长官的政纲中有关整笔拨款的所谓改变。
 
究竟我在社福界里是否一个受欢迎的人物,可能真的要做一个opinion poll(民意调查)才知道,以我所接触的情况都相当良好。作为候任的问责官员,或者日后作为问责官员,我对“六四”是有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但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是不适宜公开表达我的看法和感受。谢谢你的问题。
 
记者:我想问陈帆局长。其实现届政府这样着力用了五年去解决房屋问题都好像没有多少成效。大家都觉得你是新手,你自己有什么方向或insight去改进这个问题?
 
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想在房屋这方面,大家都明白,香港地少人多,我们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发展做住宅或商业其他用地的百分比很少,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土地储备可以开发多少?我们现有的土地资源可以怎样用呢?我刚才也说,我们希望有一个创新的思维,去思考一下现有的土地资源,怎样可以运用是更有效益。另外,在政府规划公共房屋,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十年的预算,例如由(二○)一七/一八年至二六/二七年,香港房屋供应量,公共房屋是二十八万个单位,私人房屋是十八万个单位,加起来是四十六万个单位。
 
至今年年尾,其实我们要公布未来十年房屋供应的估算。所以刚才我说与黄局长之前亦有沟通,因为房屋与土地这两块是双生儿,我要兴建房屋,便需要有土地,要多少土地呢?当然我们是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包括棕地、填海、甚或现有土地。很多朋友都主动和我说,譬如说乡郊的土地、边陲的土地,甚或村屋的土地可否运用呢?这些课题需要大家讨论,我们希望社会及市民有一个共识,从而让我们有一个基础去再研究及考虑,怎样将政策去推行。政治任命官员的工作,不是去做建屋的,我们希望他的管治理念、政策思维,甚或个人的价值观,加起来令到可以符合市民的诉求、市民的希望。我们是为民服务,所以其实个人不是十分重要。主要是整个香港特区政府团队一起做事,正如我刚才说和发展局一起做,稍后我们都可能会与其他局继续加强合作去做。我的看法是,当我们期望下一届的特区政府,就着不同的政策范畴,是否做出成绩,希望大家可以看阔一些。其实我们一个团队,加上现有所有公务员团队、所有专业及行政同事,其实力量是非常大的。事在人为,我希望真的要时间,因为房屋的兴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记者:我想问罗致光和陈帆两位候任局长,因为两个政策局的范畴都是很惹火的。有些人估计,我不知道是否准确,指新班子内最容易“出事”的可能先是你两位。我想问你们有没有心理准备,预计任内会伤痕累累,这是第一。第二我想问罗致光,当初林太(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邀请你加入政府的时候,你有没有曾经挣扎过?因为你需要退出民主党党员的身分,我想问你有没有挣扎过?
 
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先回答后面的问题。因为我每每在记者招待会,当记者同时问数条问题,问了第一条,我正在想答案;听到第二条,便去想第二条的答案,忘记了第一条的答案。整个组班的过程,我不详细说了。不过就我个人的心路历程来说,服务社会从来都是我这么多年的意愿。所以我没有怎么挣扎过,当然我曾经表达过,我的意愿是留在民主党。不过大家都知道民主党中央委员会的主流意见,我都明白到,民主党在日后的行政立法关系上,需要一些灵活性,所以我在“被自愿”的情况下,申请退党,并获得接纳。
 
我要问问你第一条问题是甚么。(记者重复)有关最容易“出事”(的局长),我也相当明白有关报道背后的想法,我亦都知道自己有一些弱点—就是我离开正式政坛的前台有一段时间,而我在过往长时间都是教书的,教书的人经常好像讲课一样,有时候说话过份自由。不过在日后我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我要尊重团队其他(成员的)专长,和他们作为各自政策的发言人,所以有些事情我要谨慎处理。我相信我需要一段时间进入角色,不过我有信心会做好工作。谢谢你的问题。
 
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大家都看到,其实团队是很合作。其实如果说新闻报道,排第一位容易出事应该是我,不过,CK都很帮手,他抢着先问。我的看法是,政治任命的官员是一定要用心尽力做好其份内的事,为市民服务,政治风险或者“出事”这些都是身外事物。我们做得这个岗位,就接受了这个风险。我想个人荣辱都不是很重要,最重要是怎样可以将我们政策范畴的工作做好,例如我自己,在运输及房屋方面的供应和规管做好,令市民的生活得以改善,令交通运输可以更畅顺。所以我觉得传媒或其他朋友说,陈先生你似乎风险最高,我觉得对我反而是一个好好的提示,叫我更用心做好,所以我都多谢传媒朋友这方面的估算。
 
候任发展局局长:刚才经济日报的朋友问到楼市的一些情况,容许我简短说几点。一是如果你见到现时楼价高,你会发现综观全球,不单是香港,美(国)及加(拿大)一些城市,譬如温哥华、多伦多,以及内地一些城市,其实楼价都偏高,这反映了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资金泛滥、利息低。之前那场记者会,刘怡翔局长(候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都有提到,这些情况正在改变。第二是供应方面,其实是有曙光在大家眼前。之前梁特首亦有提到,如果我们看未来三至四年,新增的私楼供应大概是多少呢?是超过九万六千个单位。在公屋方面,现在我们遇到很多挑战,无论建造、规划或是到立法会争取拨款需时很长。但如果你看规划,我们的光景是,政府其实在二○一三/一四年开始至今,已经觅地超过二百一十幅,可以做到多少个单位呢?可以做到三十一万个单位。特别是近年这二百一十幅地当中,我们今年刚宣布,找到二十六幅地,做到六万个单位,预计当中超过八成会拨为公屋。所以希望大家都看到,向前看挑战仍是大,但我们希望各个环节都能做得快些。林太(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纲领中提及,如何打造一个共识,如何议而有决,决而必行,我想这些是我稍后和帆兄(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和锦星兄(候任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我们三个局是命运共同体,很多事情我们要一齐和整个政府问责团队一齐努力,希望做些成绩给大家看。
 
记者:发展郊野公园方面呢?
 
候任发展局局长:就郊野公园方面,大家知道现时政府委任了房协(香港房屋协会)进行可行性研究,请大家不要太多猜疑为何是房协,背后有没有阴谋?没有的。其实一些比较实验性的房屋计划,房协往往是先导者。政府提出在水泉澳、大榄附近两个地方,第一是兴建公营房屋,不是作私楼的发展,第二是作长者住屋。大家知道房协在长者住屋方面,无论是资助的长者住屋,或是按市场规矩分配的长者住屋,如北角丹拿山项目,均做得非常好。现时政府对前路未有定案,我们先看看房协的可行性研究,这需要超过一年。如果大家熟悉保育方面,在当区做环境评估研究,需要做五个季度。我认为先待研究结果出来。林太的政纲亦提到,将来专家组亦会考虑在郊野公园兴建公营房屋或长者住屋的可能性。我们耐心一点,拭目以待。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0时04分

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前排中)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政治委任制度下的主要官员于记者会上合照。 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前排中)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于记者会上合照。 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任命记者会上发言。 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任命记者会上发言。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候任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中)、候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左)和候任律政司司长袁国强(右)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会见传媒。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左起)候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候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罗智光、候任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候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和候任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会见传媒。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左起)候任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候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候任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候任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候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候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和候任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六月二十一日)会见传媒。 

网上广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