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发展局局长就《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为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十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施政报告》致谢议案第五个辩论环节的致辞全文:
主席女士,我很多谢发言的议员都是非常支持施政报告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的施政方针。议员关注到我们近年在基建发展方面步伐缓慢,影响了就业和经济民生,这是可以理解。事实上,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亦承认,近十年我们在基建发展某程度上有点儿力不从心。但当议员支持十大建设繁荣经济时,亦有一些议员认为这十大建设好像是“炒埋一碟”凑集而成。这方面让我与大家分享一下,其实基建发展,每一个年代都是要配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否则这些基建项目会变为大白象。如果大家记得,在六十年代,香港的大型基建是以水务工程为主,因为率先要解决香港人口食水供应这项必需的问题;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随着人口的压力,住房、新市镇发展、公屋发展,成为我们当时基建的主调。九十年代要维持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我们有港口与新机场的基建建设。时至今天的十大建设,其实是一个多元化的基建发展项目,与我们最近完成二○三○规划远景和策略中,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题下的三大方向,是完全吻合。
这三大方向就是基建的发展必须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今次大家看到大型的运输基建以拓展空间,让香港能够进一步发展,亦同时改善内部交通情况。第二个方向是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在十大建设的项目中,有四项要与内地紧密合作,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港深空港合作,以及港深共同开发河套区。第三个发展方向是提供优质城市环境。所以第一次在这么大型的基建,大家看到已经不是单单是硬的基建项目,亦有文化基建项目,在启德的休憩和体育基建项目,以至优质新发展区的发展项目。
李卓人议员说我“数口精”,希望我解释一些数字,可惜他不在议事厅。他担心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估值大约超过二千五百亿元的十大建设项目。这二千五百亿元目前是粗略的评估,是这十大建设基于现时的规划和掌握的资料一个总项目的建设成本,当中亦有一小部分是私人投资,例如在启德发展中的邮轮码头,以及它们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来逐步推展。但我们相信政府的财力是可以承担,每年财政司司长的预算案,透过中期预测就可以为有需要的基建发展预留基建开支的水平。由于近年我们实在是没有用尽平均每年预留的二百九十亿元,所以大家应该在财力上不用担心特区政府有否这方面的能力。
另一个李卓人议员质疑的数字,是二十五万个职位。施政报告第二十段所说的这二十五万个职位,并不是建造期的建造业工人的职位。行政长官说的是,当这十大建设完成投入运作至成熟阶段,同时可以为我们创造额外约二十五万个职位。举例来说,以我负责统筹的启德发展为例,整个启德发展期长达八至九年,我们估计当启德发展陆续投入至成熟阶段,将会开创八万个职位,包括旅游区、写字楼,以至其他商业区域。在建造方面,启德发展进入高峰期,大约是在建筑期的中段,我们现时预计有一万三千个建造业就业机会。希望这可以解答到李议员的疑问。
李议员最担心是目前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建造业职位吸纳工人,建造业的失业率仍然是令人关注。我可以向各位说,其实虽然二○○七/○八年度的基本工程开展预算,将会是历年最低的二百零四亿元,但随着一些主要项目,例如是港岛西和荃湾雨水排放隧道、重建罗湖惩教所、扩建威尔斯亲王医院等的工程进入建筑期,我们预期本年度,即是同样是二○○七/○八年度,建造业创造的职位是会较去年有可观的增长,大约由去年的一万四千个,增加至本年度的二万三千个职位。所以随着这些基建陆续上马,情况应该可以得到改善。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关注,就是如何提升推展我们基建的能力,我完全同意刘皇发议员所说的,必须要先总结过往的经验。在本星期初,我们提交发展事务委员会一份文件,分析了我们过去一段日子,究竟在基建方面推展缓慢的原因是甚么,从而令到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我们的分析显示,过去一段日子,大概有十项的大型基建较原先的计划慢,原因不外乎下列五类。第一是在政策上本身要作一些调校;第二是有法定的程序要通过,例如环评条例;第三是很不幸有些项目受到司法的挑战;第四是有些项目在选址,或者其他方面有地区的反对;第五是一个文物保育的争议。所以了解到我们过往的经验,今次我们希望能够改善到执行基建的能力,我们都是就着这几方面入手,亦在事务委员会交代了,今日不再在这里重复。但对于今日发言的议员给我们非常好的意见,在往后发展局推动基建的时候,我一定会详细参考的。
张学明议员选择了以炆、炖、炒、炸教我们如何去推动基建,我想可能是冲着一位间中都会下厨的发展局局长来说。其实今日在这一届政府担当发展局局长,我没有甚么投诉。因为我没有一般巧妇难为无米炊的担忧,因为财政司司长有庞大的财力可以支持今日基建的发展。我希望往后的工作,我们能够透过更加细致的公众谘询,和总结过往的经验,掌握更好的时间推动基建。但最重要的,亦都好像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说,我们要社会上有更大的共识。换句话说,就算我在厨房出尽所有办法,又炆又炖又炸又炒,如果没有人走到饭台等吃饭,我实在都有些为难。
刘皇发议员提议另一个方法,是先易后难。我完全赞同这方法,实际上我亦是循着这个方向工作。十大建设需要一段长的时间才能够落实,但地区的小型工程是可以即时上马,亦更加能够解决回应市民对于他们身边和所住地区,环境改善的诉求。所以我们很快在下月会提交文件,亦得到本议会发展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将小型工程的财政上限由一千五百万元增加到二千一百万元,将有利这些地区小型工程的推行。由明年开始,十八个区议会亦都会透过新增的三亿元的地区小工程拨款。在推展十大建设的同时,我们亦都极力投资一些优质改善民生的基建项目,例如绿化总纲图、重新复修水管、维修斜坡、铺设单车径、美化明渠。大家不要看小这些项目,在未来五至十年,它们的总值是超过二百亿元的,亦应该有利于本港的就业。所以最后就着基建发展,我希望得到本议会的支持,社会的共识,来打破这个所谓基建发展缓慢的宿命。
跟着我想讲新发展区的规划,很多议员都提醒我们再次启动新发展区的规划时,一定要汲取往日规划的教训,这个我是完全同意的。所以我们是希望用一个新的概念和模式,和更加以民为本去构思新的发展区。以往的新市镇发展由于受到人口和住宅用地的压力,比较用一个交通运输或者房屋基建来带动,政府全权发展的模式去进行。今次新的发展区,我们希望以一个比较前瞻性规划,和社会性规划来带动,配合社会未来的发展需要,亦可能以一个公私营合作的模式,作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新发展区享有自己独特的地利位置,在发展的时候,必须好好利用它周边的环境,例如新发展区邻近现有的新市镇,亦靠近香港和深圳的边境,让我们可以在构思新发展区的同时,尽量利用和配合周边的发展,满足一些特别土地的用途需求。例如一些无污染的特殊工业和教育用途,对于在新发展区制造就业机会,会有裨益。
在上一两节的讨论,我留意到各位议员就天水围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将它引伸至规划失衡这个问题,基本上我自己曾经当过社会福利署署长,对这个看法亦认同。所以要确保新发展区有足够空间来建设不同类型的社区支援设施,和有弹性地按着当地实际的情况来规划,将会是我们在新发展区规划的主导原则。
就与深圳特区协调基建的发展,在新界东北面的莲塘/香园围的口岸,我们希望在二○○八年初,完成所需的评估和规划的研究,以至共同开发约一百公顷的河套区,我们的工作亦进入了初步研究的阶段,希望往后可以在委员会向大家汇报最新发展。
数位议员提到我们现时土地运用的政策,我基本上觉得土地、财力和人力都是一种资源,需要适当的运用。如果土地只是作为争取最大的短期利润,或库房收入,这个可能是不全面的看法。所以对于有议员提议譬如要配合香港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在酒店用地要作出配合,这个我是支持的,亦都会加紧工作,向由财政司司长领导的跨界别小组提出一些建议,让他考虑。所以陈鉴林议员提出的数项具体建议,我们是会将它们放在考虑范围之内。同样地陈伟业议员提出,我们怎样可以活化利用土地,满足社会的诉求,亦是一个好的看法。但是我亦希望陈议员会给官员足够的探讨空间,不要总是说我们去勾结,我们与这些拥有土地的人士进行商讨时,便会感到很害怕,所以能够做到的工作便很少。
李永达议员提到发展密度,这是非常富争议性的课题,在二○三○的规划研究做了大量的谘询,大体上都不能够完全达致究竟是一个集中的发展,抑或是一个分散的发展。因为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发展的压力,要高效地运用土地和运输基建的设施,否则如果太分散的发展,市民需要长途拔涉才可以每天到达工作的地方,但同时间亦有一个所谓和谐感及景观的考虑。但无论如何在新发展区,因为未来二十年人口增加的压力是放缓,所以我们选择以一个密度比较低的发展模式。目前两个发展的方案,一个是在一些新界的市中心和火车站,选取一个高中密度的发展,地积比率约五至六点五,而其他区域较低。第二个可行的方案,是沿用或采纳第一代新市镇的方法来做,沙田新市镇当时地积比率是五。
周梁淑怡议员提议重整工业旧区方面,这亦是善用土地资源一个非常逼切要做的工作,所以来年发展局在这方面亦会着力的。
跟着我想谈谈建造业工人就业的问题。虽然建造业工人的失业率已经由二○○三年的高峰期百分之十九回落至二○○七年六至八月的百分之八,但仍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水平。
李卓人议员提到在我们工程进行时要规定承建商用本地的预设组件,我觉得这方面有违我们在世贸的采购协议,一个国际的承诺,亦违反香港一般商业运作的原则。因为最终究竟是用本地的预制组件还是入口预制组件,都是市场的决定。但反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为本地工人或是更多本地预制组件开创一个有利的环境。其实已经有数名建筑商曾写信给我,希望我们可以拨更多的短期租约给他们生产预制组件,可以降低成本,让承建商乐意采用本地的预制组作去承接工程。
第二,其实当我们担心建造业工人就业不足时,长远来说要配合十大建设,我们都要开始计划建造工人的培训,以及青黄不接的问题。其实建造业工人现时已经出现老化的问题,百分之六十一的建造业工人是四十岁或以上,所以随着我们开拓这么大的建设,我们必须马上处理建造业工人入行和培训的事宜。我已经要求建造业议会和建造业训练局,当他们完成重组后,重点推行这项工作。最近完成的工人注册,以及第一阶段禁止没有注册的工人进入地盘的工作,让我们更能掌握到相关的数字,有利于将来做工人培训的工作。
最后,我想回应一下梁家杰议员关于市区重建局一系列的问题。梁议员曾经是市建局的董事局成员,他应该很了解市建局在运作上面对的种种困难。但无论如何,市区重建策略的检讨,我的立场是很清晰的,我已经说过这项工作是应该开展。但由于发展局只是成立了数个月,而最近大家亦知道市建局的高层人士有些变动,所以在本周初,发展事务委员会亦同意稍为延迟几个月才成立一个小组研究市区重建的课题,待一些情况稳定下来后,我们便会开展这项工作。现时开展这项工作是比较有利,因为今次在施政报告中,文物保育亦是市建局重要的一环,已经开拓了一个很清晰的政策,亦赋予市建局一些新的功能,例如在施政报告第五十二及五十三段,行政长官要求市建局做一些新的工作,第一,就是把它的复修活化工作扩展至战前楼宇,即是不用理会楼宇有没有重建的需要,只要是战前的楼宇。第二,更加回应到梁议员说我们应该超越地盘式去做重建工作,行政长官要求市建局联同发展局在湾仔旧区,以一个地区为本,全面去看如何可以发展和活化湾仔旧区。所以我相信大约在明年我们开展市区重建策略检讨时,很多相关问题都会提出来大家讨论。我亦希望这项工作做到真正有公众参与,让大家都明白市区重建的工作最终是否能够好像梁议员的期望,能回应市民,特别是旧区居民应该享有市区重建好处这个共同的目的。
多谢主席,我谨此陈辞。
完
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04分
返回
新闻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