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八月三十日)在宁波市出席“2010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的致辞全文:
郭(莉)副主任、王(卓辉)主席、唐(一军)副书记、王(勇)副市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我很高兴出席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举办的“2010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今年是“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的第九届,论坛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两地的企业和专家学者提供高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香港特区政府的组成分别有发展局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一般来说,促进贸易、投资、商业活动的工作属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今年的经济论坛高瞻远足,以“城市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让我负责城市、土地、基建发展的发展局局长可参与,是我的荣幸,也给我机会和宁波市领导和各位朋友分享香港城市发展的经验。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通过基建发展、政府的大量投资,我们为香港的经济打下良好的根基。近年,香港市民追求优质生活,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带来不少挑战与经验。
香港城市发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历了急速的城市化过程。香港从一个转口港发展为制造业中心,以非常有限的土地资源,容纳了大幅增长的人口,和快速扩张的经济活动。香港把握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成功转型为金融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和航运中心。
对于过去的成就,我们绝不敢自满,我们还要充分明白香港的发展限制,特别是在土地资源方面的限制。香港的陆地总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00多人。但是,香港山地多、平地少,目前已发展的土地只占百分之二十四,一般土地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8,000人,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城建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内地的城市为例,我知道城建区的人口密度指标为每平方公里约10,000人,由此可见,香港的人口密度比内地的指标高很多。
高效使用土地也为香港带来不少城市规划的好处,例如可大幅度保留郊野和有生态价值的土地,供公众享用。我们的碳足迹也比其他发展成熟的城市为低。在有限的空间上,我们更要规划得宜。在香港,城市及土地的规划,包括了香港整体的发展策略,以及制订地区层面的各类法定图则。这些法定的分区计划大纲图按土地用途分类,一般分为住宅、商业、工业、绿化地带、休憩、政府/机构/社区或其他指定用途。
过去几十年,我们有系统地开发郊区土地,以应付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房屋及其他用地的需求。香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在新界区进行大规模的新市镇发展,以分散市区过于挤迫的人口。自新市镇发展计划展开以来,香港共发展了九个新市镇。这些新市镇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现时的整体人口约330万,预计到2016年将增至350万。所有新市镇都设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社区设施,亦有完善的对外连接交通网,包括铁路通往市区。近年,香港特区政府正努力规划其他新发展区,如启德发展区和新界东北新发展区等。
良好的城市和土地使用规划,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公路、铁路公共交通系统,为公众提供高水准及可靠服务。香港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效率极高,道路交通在繁忙时间一般都能够保持畅顺。在2009年,香港共有2,050公里道路,但我们的道路建设比率远低于其他已发展的城市。在优良的公共交通配套下,香港有约90% 的乘客选搭公共交通工具。在香港,私家车拥有率持续在低水平,私家车占不足40万架。
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效率高、收费廉宜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铁路、电车、巴士、公共小型巴士、出租车(的士)和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选择乘坐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每天有超过1,100万人次。其中,铁路是香港重要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载客约380万人次,约占公共交通总载客量的35%。
在香港,有部分的发展项目混合了公共交通的总汇,比如住宅项目直接建在铁路站上盖,这不只大大减省了市民的交通时间,并减轻了路面的交通压力。此外,大部分的铁路站都有完善的行人天桥、行人过路处或隧道接驳,进一步鼓励市民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同样,在公共汽车的总站,亦设有完善的接驳设施,直达附近的屋苑。
香港面对的挑战
在如此稠密的城市生活中,要保持社会和谐,不单是城市规划部门,而是整个香港特区政府都要共同面对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处理空气污染问题、减低热岛效应、减低能源消耗、保持食水供应和安全、防治水患和斜坡安全等等,我们未必已掌握所有的应变措施,但正积极处理这些挑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于2007-08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提出“进步发展观”,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兼顾协调环境,从而令市民享受优质的城市生活。当中的发展概念必须是可持续、平衡和多元化的。
按“进步发展观”进行的城市规划不代表放弃发展、稍微降低土地的发展密度亦不等如单一追求低密度发展可用的土地,在平衡香港经济发展及优质生活对土地的不同需求的大原则下,可以通过适当检讨发展密度,落实海滨优化工作,缔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在“进步发展观”下,香港特区政府明白社会大众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期望殷切。我们正检讨各区的分区计划大纲图,透过稍微降低发展密度,扩大楼宇之间的距离及提升楼宇设计,使楼宇更加美观,改善通风的效果。
香港特区政府已于2005年完成的“空气流通评估方法可行性研究”,就楼宇体积、高度、位置及渗透度等多方面设计元素作出指引以改善行人道上风环境的空气流通。在考虑各种气候和城市因素后,研究认为,在香港高密度的环境下,进行城市规划时,空气流通程度越高越好。
上述指引已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内,空气流通已正式成为规划大型发展及重建项目时其中一个考虑因素。香港特区政府大型工程及发展项目必须进行空气流通评估。香港特区政府亦会为可供出售的用地进行空气流通评估,以评定发展项目对行人道上风环境的影响,空气流通评估有助改善楼宇设计和空间布局。
“空气流通评估方法可行性研究”其中一个建议,是编制都市气候图。都市气候图能提供一个更科学、更客观的基础,去评估主要发展及规划项目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确立合适区内气候条件的空气流通标准。
食水是弥足珍贵的天然资源。为应付香港长远的食水需求和更有效地面对未来难测的气候变化,香港特区政府制定了一套至2030年的《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其重点是“先节后增”,强调推广节约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长。目的是要居安思危,并且在用水的需求及分配上,强化香港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伙伴关系。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宣传节约用水,提倡使用节约用水器具;通过更换及修复老化水管计划,利用新科技改善水压管理及渗漏侦察,从而加强控制渗漏;扩展海水冲厕系统,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长。
香港人口密集,市区水浸往往会为大量市民带来不便,有时会危及市民的安全。因应市区有限的空间和人口密集的因素,香港特区政府采用特别的设计,来改善市区的雨水排放系统,例如建造蓄洪池、抽水站或透过雨水排放隧道把洪水分流等方式。这些大型的防洪工程,有助舒缓水浸威胁。
香港特区政府亦积极制定郊区的防洪计划,检讨新的防洪需要。为解决新界的水浸问题及改善整体渠务系统,香港特区政府自1997年已在郊区展开多项大型的防洪工程,工程造价估值超过118亿港元,当中包括在深圳河进行一系列造价约值44亿港元的工程,以解决罗湖、河上乡、燕岗和天平山等地方发生严重水浸。
基于香港这个特殊的环境,香港自1977开展了为期三十三年的“防止山泥倾泻计划”,致力将香港的山泥倾泻风险减至最低,以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在过去的三十三年,香港特区政府已处理了约七千个人造斜坡,而整体的人造斜坡山泥倾泻风险较1977年减少了75%。
随“防止山泥倾泻计划”的完结,香港特区政府在2010年开展了“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估计每年最少会动用六亿元,有系统地处理已知有潜在危险及接近现有建筑物和交通要道的人造斜坡及天然山坡,务求将整体山泥倾泻的风险维持在低水平。
“进步发展观”提及经济发展与文化及环境保育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今,市民对环保诉求不断提高;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平衡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尽量避免工程破坏自然环境及影响市民的生活质素。在策划、设计和推出发展项目时,除了要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所需之外,更要有一个高质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设理念,审慎考虑和监察项目的策划和施工。
在香港已成立了“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以凝聚社区、业界和政府的力量,致力于本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和标准,创造更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集合了建造业、商界、建筑界的力量,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会成为一个专业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以减少能源消耗,舒缓气候变暖。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积极推广绿化工作,藉以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绿化工作可以改善空气质素,亦可帮助降低市区温度及美化市容。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制定了绿化总纲图,是藉研究地区的特色和个别需要,为地区制定整体的绿化纲领, 并就规划、设计和推行绿化工作提供指引。
香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楼宇老化是日益严重的问题。市区重建局在2001年成立,以四个业务的手法进行旧区更新、包括重建、复修、保育和活化。最近,为加快旧区重建的步伐和回应旧区居民的诉求,特区政府展开了《市区重建策略》检讨。重新草拟《市区重建策略》,强化以人为本、由下而上和从地区出发的方针,去处理市区更新。措施包括设立新的地区谘询平台,以广纳专业人士和地区人士的意见,敲订可持续的市区更新蓝本,并把《市区重建策略》定位为政府的策略,让在公营的市区重建局以外的机构也可在市区更新的工作上担当一定的角色。
在旧区更新的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是活化香港的工业大厦,加快工业大厦重建和改装的措施。香港经济自1980年代初期开始转型,但香港工业区和工业大厦演变的步伐未能配合,很多分层工业大厦已经空置或未尽其用。现时位处市区,有良好基建和交通配套的工业大厦,非常适合改作其他用途。过去亦有成功的例子,例如把前启德机场空运货站改装为机电工程署总部,把房屋委员会一幢已空置的分层出租工厦改为创意艺术中心。
楼宇失修是香港日趋严重的问题。香港特区政府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去处理,涵盖立法、执法、支援和公众教育等多个范畴,针对性的应付有关问题。“预防胜于治疗”,在加强执法和巡查之馀,香港特区政府将引入强制验楼计划及强制验窗计划。为协助没有组织能力的旧楼业主进行维修,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支援计划,最近的一项是总额达25亿港元的“楼宇更新大行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协助业主维修及改善旧楼安全。
在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下,特区政府亦致力(1)美化维多利亚港海滨,提供更多临海的休憩用地以令公众享用海港及其海旁地带;(2)在市区的原启德机场旧址建设规模庞大、项目多元,总规划面积超过三百二十公顷的发展区,包括国际邮轮码头;和(3)发展40公顷的西九文化区,配合香港文化艺术界长远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西九文化区将发展为一个综合文化艺术区,拥有世界级文化艺术设施、杰出人才、地标式建筑及高质素节目,并成为本地居民和世界各地游客必到之处。
香港在过去一个半世纪,由一条细小的渔村,蜕变成为亚洲国际都会。历史文物见证本港的发展,亦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资产。 发展与保育并非对立的,香港特区政府会在持续发展和保育文物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并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加强文物保育工作。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针对政府历史建筑,希望将这些建筑物好好地活化再利用,为它们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众一同享用。我们正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把一组历史建筑建设为饶宗颐文化馆。
我在此感激宁波市政府热情招待,除了论坛外,亦安排我参观市内的文物保育工作,让我获益良多。
最后,我衷心祝愿今天的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完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5时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