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十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一环节)的致辞全文︰
主席,本环节的辩论主题是“发展基建 繁荣经济”,但其实谈我负责的基建工程的议员非常少,与二○○七年在这里辩论行政长官本届任期的第一份《施政报告》有很大的差别。我必须首先指出,我和叶刘淑仪议员的看法是同样的,如果要繁荣经济,需要的基建不单是开辟土地和筑桥起路的基建,还有知识、人文素质,以及文化方面的培养。
议员少谈基建工程这现象,我想理解为,以一句英文说,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新闻就是好消息,所以如果议员不花大篇幅谈论基建工程,代表了我们这几年来在基建工程上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事实上,单单从两个指标便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在推动基建工程方面是不遗馀力的,所以如果再请方刚议员打分,希望多于五十四分。这两个指标就是二○○七/○八年财政年度政府投放基本工程的总开支是二百零五亿,今年已经达到五百八十亿。财政司司长早前已经预告在未来的中期发展,开支亦会停留在超过六百亿这个高水平。
第二个指标是二○○七年议员辩论这个课题的时候,很多工会的议员也有谈论,因为当时代表工会的议员也担心建造业工人就业不足,但现实是经过这数年来的努力,建造界的失业数字,已经由二○○七年当时辩论的百分之八、二○○八年金融海啸后高达的百分之十二点八,陆续改善到最新一季的百分之四点四。事实上,现时我们担心的,正如何锺泰议员所说,建造业人手或技术人手不足,所以我们正联同建造业议会做大量提升建造业人手和吸引新血的工作。我必须要在此指出,这些大量基建的投放不单是行政长官在二○○七年提出的十大基建,事实上在这些基建的内涵中,有大、中、小型的基建,亦有很多是用来改善我们城市的安全及建设一个优质的城市环境。
代表工程界的何锺泰议员是少数在今次辩论中有谈及基建的,但他的谈论却令我有一点摸不着头脑,因为他形容政府或行政长官在这份《施政报告》中谈基建是一个Caretaker mode,看守政府,这与事实不符。其实在过去,我每次与何锺泰议员出席有关工程的宴会,他均是很振奋人心地说,由他作为主席的工务小组当年批准了多少工程项目。本立法年度,即刚开展的立法年度,我们预计提交给工务小组委员会审议的基本工程开支项目一共有六十五个,其中六十个是新的工程项目,这六十个新工程项目涉及的开支预算总值一千九百八十五亿元。当然这接近二千亿元的工程不是一年可以做完,所以我们已经看到未来特区政府投放在基建工程仍然有相当的规划,而事实上,基建是用来支持香港整体发展,如果何议员看到我们开拓土地的决心,以及不论在新发展区的土地工作,以至行政长官今次提出的六个新措施,也必须要有基建的配合,才能够落实,所以从土地开拓方面已勾划出未来基建投放的重点。
当然,在今节辩论中,我听到议员谈得最多的是房屋方面。引用王国兴议员的“面包、面粉论”,我同意“面粉”是根本的问题,换句话说,如何能够持续稳定供应土地以满足房屋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所以我也想在此向议员交代或回应议员有关我们在制造土地和供应土地方面的整体情况。
第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的是香港有没有足够的土地满足我们对房屋的需求?很多议员也听过我说,其实在香港这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已发展的土地只是百分之二十四,不足四分之一,如果再细看,在百分之二十四已发展的土地中,有多少是用作住宅用途,其实只是整体的百分之六点八,是七十六平方公里。换句话说,只要能再开拓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内的百分之一,将有大量的土地可以满足香港房屋需求。但在分析之馀,大家也不要忘记,香港很多人,甚至很多海外城市,也很羡慕我们保留了大片绿化和郊野土地。今日受《郊野公园条例》和特殊地区管制的土地占香港土地的百分之四十六。
但老实说,经过这几年的经验,我发觉要开拓土地非常困难,亦是越来越难。我们开拓土地的来源不外乎两方面,是未经开发的土地,包括填海的可能性,但这方面就面对很多环境、生态、保育、发展密度、市民的关注、收地、清拆,以至可能引发的司法程序;另一方面是开拓已发展的土地,或称为brownfield site,在这方面面对的挑战是业权分散、补偿安置事宜,以及很多时候地区的反对。但无论如何,为了香港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要迎难而上,在迎难而上的过程中,我希望不单是官员的努力,亦要得到各位议员的支持,亦要得社会的认同。我听到李国宝议员说,他以英语发言,指其实政府所为何事,都是Government is about choice,作为政府是要保证我们作出正确的决定,亦要作出务实的平衡,但做这些工作的同时,我希望大家也如林健锋议员所说,必须以香港的整体利益为重。
李永达议员提到今年《施政报告》的土地政策,他大致上认同和支持,不过可能是来得太迟,为什么要到二○一一年才采取这样的土地政策,这说法并不是完全公道。行政长官承认在二○○二/○三年,由于房屋需求大减,影响了我们土地规划和基建工作,大家亦会记得我们中间亦面对过一些挑战,但在本届政府一开始,即二○○七年中,我们已经马上重新启动有关开拓土地的规划工作,正进行研究的包括新界东北发展区、洪水桥发展区,以至数个即将会完成功能的石矿场和东涌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了补足早前影响土地基建的工作,我们亦加快了旧区的重建,因为正如我先前所说,开拓土地其中一环是重用一些发展过的土地,所以我相信各位议员也会认同,这几年发展局在旧区重建上,不论是由市区重建局担任的公用重建工作,以至私人发展商的旧区重建工作,亦做了一定的工夫,当然亦包括工厦活化的工作。
但这两年的《施政报告》的确为土地开拓注入了新动力,包括提出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土地储备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会确保我们土地开拓的工作不受经济周期及楼市上落的影响。第二,由财政司司长亲自领导的房屋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运作接近一年,期间开了五次由曾司长领导的会议,为我们解决、疏导了一些问题。第三,今次《施政报告》提出有六方面、六个措施较创新去开拓土地,我想指出,这六个措施是到今天为止经财政司司长领导,集思广益得出来的措施,但并不单只有这六个措施,我们往后仍会用创新的思维去找其他的措施。所以冯检基议员指希望有一个多部门的“造地委员会”或“追地委员会”,其实已经存在,亦运作良好。李永达议员希望财政司司长领导的委员会的讨论透明度会高些,其实现时每一次经财政司司长讨论的重要课题,跟进的后续工作都会在公开场合进行,例如我们讨论工业用地重新规划,都要经城规会公众的程序,所以是有足够的机会给予公众就我们开拓土地的工作发表意见。我亦会主动地将在财政司司长的督导委员会中讨论的重大课题,例如检讨怎样改变一些绿化地带,或怎样开发一些岩洞的设施在发展事务委员会讨论,但要恳请刘秀成议员作为发展事务委员会主席多开会议才能处理我们众多的议题。
今次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提出,希望我们未来能每年提供四万个单位住宅用地的指标,这指标的确有助我们可以更加持之以恒地开拓土地,但我必须指出,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过往这段时间的工作,均是以二○○七年底发布的二○三○规划远景研究为基础,而当年的二○三○规划远景研究基于人口增长及新增住户数目,我们长远评估一直至二○三○年大概每年平均需要的住宅是三万四千个,所以由三万四千个到四万个是有一段距离,要加一把劲。不过,我觉得有议员提出要认真看看这评估,正如我刚才说,我们当时是以人口增长及新增住户数目两个指标,没有顾及经济周期、负担能力、投资意欲,以至是近日很多国家出现很多单身人士成为住户。大家知道上星期我到北欧三国访问,与一些部长会面,我很惊讶,在北欧国家,一些所谓单身人士住户(singleton household)占全国百分之四十或以上。所以如这现象将在香港这城市发生,我们也要未雨绸缪,研究怎样处理这方面房屋的需求。
李永达议员在支持复建居屋的同时,质疑我们为甚么不能更加快地提供这些新居屋,在现时的卖地计划或勾地表内取地兴建,他提到一个数字,知道我们有三万五千个单位的住宅用地今年已准备就绪。我在这里要向李议员再作一次澄清,虽然我已私底下向他多次解释,这三万五千个住宅单位的土地并不是全由政府拥有,而是有几个来源,有政府拥有可以出售的土地,有港铁代理的西铁沿线项目,有港铁自己的项目,也有市建局的项目,有私人发展商拥有但用土地契约修定或换地做的土地项目,亦有无需进行土地契约(修定),由私人发展商拥有,一般属市区重建的项目,集合起来共三万五千四百个,联同我们在第三季主动出售的土地,今年已可以做到超过二万个,即今年平均二万个是做到了。但在政府主动出售自己拥有的土地约一万六千个单位,透过主动出售,已用了接近七千五百个,剩馀的八千个,今次正正已用了两幅本来是限呎出售的土地,分别位于荃湾大窝口及元朗东头,交予运输及房屋局作新居屋用途,所以我们觉得已兼顾各方面房屋需要的平衡的做法。
做地之后要卖地,我在此想谈谈,近年我们在出售土地方面已按社会的需要,作出灵活的配合,例如我们有限用途的地,先有酒店地限作酒店用途,现有谭伟豪议员非常乐见的限作数据中心的用途,换句话说,我们是乐意放弃一些土地的收入,规限这些土地的用途以配合香港产业的发展。我们为了中小型住宅的供应,也有限呎地及限量地,但要再进一步到限价及限制卖给何人,恐怕和政府资助的房屋有一定的重叠,所以我觉得这是房屋政策的范围,不是随意在卖地时加入限制。
石礼谦议员在我们的土地政策的卖地方面,反映了两项意见,这两项意见跟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发表的声明同出一辙。这两项意见,分别是希望我们在勾地表运作上采取更灵活的态度,使土地更容易被勾出拍卖;第二项意见,是和私人发展商换地及地契修订时,在计算补地价时要更实事求是。石议员的发言是英文,我留意到他谈补地价是用innovative approach,事实上,香港地产建设商会的声明是用facilitating approach这英文字眼。我恐怕不能同意这看法,如果政府在补地价方面采取facilitating approach,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更低的地价,这和我一向坚持不贱卖土地有很大的差别。在座的詹培忠议员说,有一个高官常说政府不贱卖土地,我想他是指我,不贱卖土地是保障政府的收入,但不等同我们刻意托高地价,令香港楼市更炽热。
最后,我想谈谈起动九龙东,我非常感激至少十位发言的议员都很支持起动九龙东这大型计划。事实上,自从行政长官在十月十二日公布后,我们均收到非常积极、正面的反应,一般都觉得很振奋,这亦是我和我同事的感觉。虽然有人说,为何到了任期的尾段,仍要提出这计划,但我一向都说,只要政策有其合理性,受到公众的认同,它一定有延续性,所以大家不需要担心。
起动九龙东最大的挑战,当然是旧区中业权分散的问题,这要考考我们的智慧,如何处理,使它能够配合启德新发展区可以同步发展。李慧琼议员希望扩大起动九龙东,成为起动九龙中,包括九龙城、土瓜湾一带,这和我们整个构思有少少出入,因为起动九龙东是打造另一个核心商业区,如果将它的范围扩展至以住宅为主的旧区,所面对的问题相当不同。以我们的环保连接系统为例,它行走商业区,是很简单,走入旧区,问题就大了,因会有景观和噪音等问题。李议员应知悉,我们对九龙城非常关心,所以在今年二月新颁布的市区重建策略下由下而上规划旧区重建,我们先选了九龙城区成立地区谘询平台。我盼望这由下而上,针对九龙城旧区重建,有了一个蓝图或已落实后,它会和九龙东结合起来,真正可做到由启德开始,为九龙城的转型带来裨益。
由于起动九龙东的反应相当正面,亦得到议员的支持,我和我同事在跟进工作方面亦不敢怠慢。我现在争取,在馀下八个多月的本届任期内,做到以下三件事:第一是起动九龙东发展办事处的组织架构,它不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但相信是一个非常聚焦、由多专业组成的组织,我们希望争取在明年四、五月提交给立法会及辖下的人事编制委员会,希望各位议员支持通过。
第二项工作是品牌及推广。起动九龙东需要大量推广,不但在本地的推广,还有海外的推广。我最近到北欧三国,已先后向瑞典及芬兰的商界推广起动九龙东。要做这推广的工作,当然如梁家杰议员所说,要有更多机会让公众参与,所以我们已物色一个地方,在九龙东的范围内成立九龙东发展办事处,因为我到海外考察,人家向我们介绍一个区域或海滨发展时,往往都在那个区内,不会在中环介绍九龙东。我们希望可物色到这地点,以小型工程的项目,尽早在九龙东设立这办事处及一个展览中心,希望届时议员可去参观。
第三,在九龙东尽量做数项市民很早可见到并享受到、早见成效的项目。第一项将于明年五月落成,在九龙湾全港首座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及教育中心,现在已默默地在兴建中,这是我们和建造业议会合作、由建造业议会斥资的零碳排放建筑物,明年中落成后便可给市民参观。另外两个,是很多市民及议员均关心的海滨设计及建造。我很高兴向大家说,启德的跑道公园及观塘海滨长廊第二期,将于明年中前向立法会申请拨款,争取在明年底前动工。这三个项目,能让市民尽早享用九龙东其中一些设施。
在这一节中,各议员谈到有关㓥房、楼宇安全、文物保育及海滨发展事宜,主席请容许我在下一节作回应。主席,我谨此陈辞请议员支持本年度的《施政报告》,多谢主席。
完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