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五月十四日)在“香港都市节能蓝图2015~2025+”记者会上的开场发言全文:
建筑物占全港耗电量约90%,有关耗电量占全港60%温室气体排放。故此,要减少香港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一项实际而有效的工作就是推广绿色建筑,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益。
政府一贯以身作则,在政府建筑引入绿色设计。自二○○九年起,政府已为新建及现有政府楼宇实施一套以目标为本的综合环保表现架构。在这个目标为本的架构下,就不同范畴的环保表现设定目标,包括能源效益、可再生能源、室内空气质素、废物管理、水资源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以推动政府建筑的环保表现。
这些量化目标经检讨后,我们今年将进一步提高,例如:
(一)所有建筑楼面面积超过5 000平方米的新建政府建筑物,目标要在本港绿色建筑业界制定的专业全面环境评估(简称“绿建环评”或 "BEAM Plus")或其他国际间认可的同类评估中,达到“金级”或以上评级,即五级评分制中的次佳。而政府新建的地标建筑物,则不论面积亦应达到“铂金级”,即五级评分中的最高评级。
(二)继政府建筑物于二○○九/一○至二○一三/一四这五个年度内,成功减少5%用电量,我们未来五年的目标就是在二○一五/一六至二○一九/二○这五个年度,以二○一三/一四年度为基础再减5%。
自二○一○年“绿建环评”实施至今,全港已有约60幢政府建筑物注册进行“绿建环评”,当中政府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已获得“铂金级”评级,而启德发展区的邮轮码头大楼、九龙湾祥业街消防局暨救护站设施、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沙田第14B区体育馆、社区会堂及分区图书馆,以及在启德发展区的工业贸易大楼亦暂定获得“铂金级”评级。这些成绩反映了我们在推动绿色政府建筑方面的努力。
在私人楼宇方面,自二○一一年四月起,为减少所谓“发水楼”和“屏风楼”,政府引入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就楼面面积宽免加设10%整体宽免上限。此外,新建楼宇如要取得任何楼面面积宽免,先决条件包括要符合《可持续建筑设计指引》(大致即增加楼宇之间的间距或通透度、将楼宇后移和增加绿化等元素),以及注册进行上述的“绿建环评”。
这套现行方案,一方面可顾及楼宇的环保和舒适要求,另一方面尽量避免楼宇体积和高度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并能确保本港建筑物的设计有展示创意的空间。由二○一一年至今,获屋宇署批准会注册进行“绿建环评”的发展项目约有260个。
政府亦一直致力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益。政府自一九九八年起实施自愿性的能源效益注册计划,并于二○○五年为所有基本和小型工程在采用“能源效益屋宇装备装置”和“可再生能源装置”方面提供技术指引,各政府新建和翻新工程均已采纳这些指引。为提升建筑物运作阶段的能源效益,政府亦会尽量绿化建筑物,为楼宇遮挡阳光、改善微气候、提升空间感和城市景观等。
在私人楼宇方面,我们于二○一二年实施《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要求新建以及进行大型改装工程的现成建筑物的楼宇设备须达到基本能源效益标准;又规定商业建筑物每十年需要进行一次“能源审核”并公布结果。
屋宇署亦于二○一一年四月将商业楼宇及酒店外壳和屋顶的“总热传送值”标准收紧两成,减少这些建筑物的空调用电量,以带来约2.4%至4.4%的能源节约效果。二○一四年九月,屋宇署进一步以行政方式设定适用于住宅楼宇的“住宅热传送值”。我们会不时检讨这两项标准的水平。
发展局会继续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合作,推动绿色建筑以至绿色新发展区,达到更高节能效益和宜居都市环境。政府会继续鼓励个人私营界别广泛参与,推动建筑物节能工作,共建可持续建筑环境。多谢大家。
完
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