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署理发展局局长马绍祥今日(一月二十日)在介绍二零一七年《施政报告》中有关发展局政策范畴措施的记者会上的开场发言:
过去几年,发展局及相关部门实行多管齐下的策略,推行各项短、中及长期措施,致力增加土地供应及建立土地储备,应对香港市民住屋及其他方面的需要。
这张地图显示各项主要增加短、中及长期土地供应措施的大概位置。
政府过去几年在土地供应方面的努力渐见成效。
短中期方面,透过更改土地用途和提升发展密度,合共可提供超过38万个住宅单位。
中长期方面,各个新发展区和新市镇扩建(包括古洞北和粉岭北、东涌、洪水桥及元朗南),加上正在规划的潜在铁路物业发展项目(包括小蚝湾车厂和八乡车厂),可共提供超过22万个住宅单位,以及超过860万平方米工商业楼面面积。
总的来说,各项短中长期土地供应项目可提供超过60万个住宅单位。
检讨现有土地用途和适当增加发展密度,是短中期的有效办法。
在过去几年《施政报告》,提及共约190幅具房屋发展潜力的用地,截至一月中,有接近一半,即93幅已完成改划或已拨作房屋发展用途,另外21幅亦已开始改划程序。
除此之外,透过持续进行的土地用途检讨工作,预计有额外约25幅,只要及时修订有关法定图则并完成程序,当中大部分可于二零一九/二零至二零二三/二四这五个财政年度拨作房屋发展用途,可兴建超过6万个单位(当中超过八成为公营房屋)。
增加发展密度方面,由二零一二年中至去年底,城规会已批准44幅房屋用地放宽发展密度,增加约8 640个单位。
启德方面,我们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检讨,第二阶段亦已经完成,两个阶段的工作合共增加约16 000个住宅单位和40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
政府会继续推展“飞跃启德”计划两项相关规划及工程研究,将在今年内就跑道末端的设计大纲和观塘行动区的初步发展建议谘询公众。
本届政府亦落实了大磡村、安达臣道石矿场及茶果岭高岭土矿场的发展计划,合共提供约16 000个房屋单位。
市建局去年首次在土瓜湾的重建项目引入全面及小社区发展模式,希望提升环境质素,同时改善道路网络。
我们亦要寻求更有效益的方法,解决楼宇老化问题。市建局计划于今年第二季以油麻地及旺角作为试点,展开研究,探讨如何能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及重建的发展潜力。市建局会同步进行楼宇复修策略硏究,制定适切及可持续的楼宇复修措施,延长楼宇的寿命,并探讨“改造重设”作为楼宇复修方案的可行性。
在私人房屋土地供应方面,截至二零一七年一月中,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政府在卖地计划下已出售/将会出售22幅住宅用地,可供兴建约14 700个单位。这是自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政府恢复主动卖地以来,政府推售住宅用地可供兴建单位数量最多的年度。
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整体私人房屋土地供应量可供兴建约20 900个单位,超过18 000个单位的土地供应目标,已经连续第三年超出年度目标。
综合过去五个年度,整体私人房屋土地供应可供兴建约96 640个单位。
政府会密切注意市场情况,会继续保持持续和稳定的私人房屋用地供应,使市场可以平稳发展。
铁路物业发展项目一直是私人房屋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
港铁公司是上市公司,他们会自行决定如何推行其物业发展项目。我们继续鼓励港铁公司按部就班推展其项目(包括日出康城馀下期数、何文田站及黄竹坑站上的物业),并得到港铁公司积极回应。
发展局与港铁公司会继续推展馀下的西铁物业发展项目,包括锦上路站及八乡车厂。
在商业/商贸用地方面,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我们已出售及将出售的土地共7幅,合共可提供约50万平方米楼面面积。这是自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政府恢复主动卖地以来,政府推售商业/商贸楼面面积最多的年度。此外,政府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合共推售两幅工业用地,可提供约5万2千平方米楼面面积。本财政年度,政府出售作工商业用途的用地可提供达到55万平方米楼面面积,超过前四个财政年度的整体供应量。二零一二/一三至二零一六/一七年度,政府合共提供23幅商业/商贸/工业用地,总量达到100万平方米楼面面积。
在九龙东方面,我们会持续增加供应,现时的商业楼面面积已超过230万平方米,预计可再提供470万平方米。
中长期方面,我们决心尽快推展各项大型新发展区及新市镇发展项目,包括古洞北和粉岭北、东涌、洪水桥及元朗南,提供更多房屋、社区设施、公共空间和经济用地。预计这些发展可于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三八年间,提供接近20万个房屋单位、超过860万平方米工商业楼面面积。潜在的铁路物业发展项目也可提供超过21 000个住宅单位。
将军澳第137区有大规模发展房屋、商业及其他用途的潜力,规划及工程研究已于去年底展开。
铁路物业方面,政府一直与港铁积极探讨铁路相关用地的发展潜力。
在中长期,潜在铁路物业发展项目可提供超过21 000个住宅单位,包括小蚝湾车厂用地的14 000个单位,以及西铁八乡车厂上盖的6 000个单位。
当中,政府计划于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就小蚝湾用地的发展,展开法定规划程序,并因应技术研究结果,适当地与港铁公司跟进各项技术事宜及相关细节。
重整和释放棕地作发展用途亦会是中长期土地供应的其中一项重点。我们的目标是善用棕地潜力,改善乡郊环境,同时为相关行业提供适当的用地。
政府就发展棕地方面的首要工作是透过综合规划,以大型新市镇发展模式,发展棕地密集的地区。现正推展的洪水桥、元朗南、古洞北/粉岭北的发展项目,涵盖约340公顷棕地。规划署亦会于今年就全港棕地的分布及相关用途展开调查。
政府正以洪水桥新发展区为试点,探讨以多层工业楼宇或其他有效方式使用土地,整合棕地作业,以释放棕地作发展用途。
同时,政府会继续针对于新界乡郊土地包括棕地上的非法土地用途,包括违反《城市规划条例》的发展、非法占用政府土地等情况进行执管工作,严格执法。
政府亦会继续积极推展一系列长远土地供应项目,包括探讨在维港以外填海,发展岩洞和地下空间,以及就新界北部地区和大屿山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填海造地方面,我们会在今年完成就拟议小蚝湾、龙鼓滩和马料水填海所进行的技术研究。
我们计划尽快展开马料水填海约60公顷土地的规划及工程研究,当中会一并考虑搬迁后的沙田污水处理厂的28公顷地方,以提供土地作高科技和知识型产业的发展、住宅及其他用途。
此外,我们亦会尽快展开龙鼓滩填海约200多公顷土地的规划及工程研究,以提供土地作工业及其他用途。
我们亦会致力争取支持拨款申请,以期尽快开展欣澳填海及中部水域兴建人工岛的研究,这些项目对香港长远经济及社会发展十分重要。
从收集到的公众意见显示,大部分意见大体上支持大屿山“北发展 南保育”的发展方向。
短至中期而言,我们会推展东涌新市镇扩展,以及沿大屿山北岸的其他发展项目,当中包括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盖发展、小蚝湾发展及欣澳填海。
在长远发展方面,我们将研究发展“东大屿都会”成为一个智慧、宜居和低碳的新市镇,当中包含第三个核心商业区。
保育方面, 我们将保留大屿山大部分地区,作自然保育、可持续康乐用途和绿色旅游。我们会制订及实施保育大屿山的自然、古物古迹及文化遗产的措施,并会和环保团体、保育人士和有关持份者一起协作推展有关计划。
我们会首先探讨在大澳、水口和贝澳等地区推行自然保育及教育、活化旧乡村建筑、推广生态及文化旅游等乡郊保育工作。
我们现正考虑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制备“可持续大屿蓝图”,为探索及推展大屿山发展及保育计划提供参考路线。蓝图将于今年上半年公布。
我们有迫切需要设立一个新的跨界别专责“可持续大屿办事处”,以加强人力和管理督导工作,让我们可立即开展工作,把握大屿山的发展和保育机遇。
除短、中期土地供应的工作外,我们亦要做好长远的全盘规划。政府现正更新全港发展策略,题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我们正进行六个月的公众谘询和参与活动。
楼宇安全方面,自从去年六月发生牛头角淘大工业村四级火警后,公众十分关注工业大厦的消防安全。相关部门会继续风险为本的执法工作。其中,屋宇署会重点打击以工厦作住用用途的个案。为加强执法成效,发展局会研究将在工厦经营住用单位的行为刑事化,以加强阻吓作用。我们亦会研究增加屋宇署人员进入怀疑有非法住用用途的工厦单位的权力,以加快搜证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在本立法年度就修订法例的建议征询立法会。
现时,私人楼宇发展项目如要就适意设施申请总楼面面积宽免,其中一个先决条件是注册“绿建环评”认证登记。实施安排至今五年多,我们认为是时候检视安排,考虑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我们今年内会进行研究,范围包括考虑提升先决条件,要求发展项目在环保方面的表现达致特定水平,甚或采纳以表现为本及考虑个别地盘情况的方法,厘定总楼面面积宽免的上限。
至于商业用地方面,九龙东是香港第二个核心商业区,现时的商业楼面面积已经超过230万平方米,未来可再提供约470万平方米。在未来五年,九龙东将提供约90万平方米,包括自二零一二年起出售的六幅政府土地约37万平方米的商业楼面面积;而九龙东两个行动区正在规划,可以提供约56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
我们继续推展“飞跃启德”计划,包括前机场跑道末端和观塘行动区的两项规划及工程研究,计划在本年内就初步发展建议谘询公众。
我们亦会继续与不同的科研及学术机构协作,以九龙东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研究的范围。透过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平台,促进发展及推行不同的智慧城巿措施。
我们亦进行概念验证测试,以探讨不同创新概念的成效、推行方式和策略。
为回应公众人士的诉求,我们建议推行一个改善码头计划,分阶段提升位于偏远郊外地方的现有码头的结构和设施标准。
首阶段的计划将涵盖约10个在偏远郊外地方的公众码头,预计最早可于二零一九年年底动工。
政府在过去几年致力投资基建,亦需要加强控制建造成本。
这几年,基本工程的实际开支维持在700至800亿元的高水平。
发展局于去年六月成立了一个跨专业的专责办公室“项目成本管理办事处”,加强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
我们现正以三管齐下的方式,去推行相关成本管理措施,主要工作包括全面检视工务工程相关要求及政策,我们亦在规划及设计阶段严格检视项目预算,同时优化项目管理。
以上是我们简单汇报发展局在《施政报告》中的工作。
谢谢大家。
完
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05分
附件:二零一七年《施政报告》有关发展局政策范畴措施记者会简报
网上广播:二零一七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