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實 作出抉擇

特區政府正採取一連串強力措施,增加短中期的房屋土地供應,同時亦全力推進長遠土地供應的工作。三天前,我公布了「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文件,提出我們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踴躍提出意見,並支持我們盡快展開建議中的填海地點的深入技術研究。

過去幾年出現的土地短缺,窒礙了社會和經濟發展,嚴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但開發土地需要很長時間,社會對土地的需求量又經常出現不可預見的變化。為了更靈活回應需求,避免物業價格大幅飈升,政府決心大規模開發土地,建立充裕的「土地儲備」,儲備量要超出短期內的需要,以便日後隨時取用。

為何我們要考慮填海呢?現時各種土地供應的方式都面對一定的挑戰,例如:

(一)近期談得較多的「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改劃,毋須我再多費唇舌,大家都知道爭議難免,即使改劃之前政府已考慮有關用地是否已無需保留作原定的擬議用途,又通盤考慮其他因素,並諮詢相關持份者。但最基本的是,擬改劃的GIC用地的數量不會無限,且面積一般不大,只可供短期內解燃眉之急,不能視為長遠的、穩定的土地供應來源。

(二)至於更改土地用途,近年政府已將不少工業用地改劃用途;過去兩年,又推出活化工廈的措施。但這種土地供應模式的最大缺點,就是這些土地能否如期供應合適的發展項目,幾乎完全取決於相關的業主和發展商。市場情況與他們的商業考慮主導了開發的時間與規模,政府難以掌控在這些地塊上的房屋土地供應時間和實際數量。

(三)舊區重建方面,如果是私人項目,除了收購分散的業權需時外,同樣也是由發展商主導,政府掌控不了供應的時間和數量。此外,不少重建項目的規模不大。至於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重建發展項目,除非是較大規模的整片開發,否則,對增加住宅單位供應的幫助不大。前者項目不多且牽涉商戶和住戶的賠償、安置、甚至文物保育,耗時甚長。後者因為原土地上居住環境擠迫,因此,以入住人數計,重建後可新增居住人數有限。市建局的重建目標是進行市區更新,改善居民生活質素和安全,幫助居住在惡劣環境中的市民,因此,即使項目規模較細,也是值得進行。但從土地供應來說,不能視作一個具規模的主要來源,兩者同樣需要額外土地容納受影響的居民和經濟活動。

(四)重用前石礦場是善用土地資源的一種土地供應模式,我們正全力、全速進行。但石礦場的規模不一,加上現時香港所餘的石礦場數目不多,不能視之為一個可以經常提供大規模土地的供應來源。

(五)至於開發新發展區,以「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為例,即使已籌劃多年,目前仍有不少爭議,還需解決的複雜問題不少,包括徵地、農戶復耕、居民安置、賠償及環境保育等,箇中困難和所需時間,大家有目共睹,毋庸多說。

(六)發展「棕地」,即荒廢或已被破壞的農地及工業用地方面,在政府來說,勢在必行。但我們不可以逐片地塊去建屋,而是要先經過技術、交通和其他基建設施的評估,才能確定發展的可行性;也須通盤規劃才能為市民提供較理想的生活環境與就業及社區設施配套。這中間同樣會牽涉居民和商戶的搬遷、安置和賠償,跟開發一個新發展區別無二致。

所以,不管是那一種土地供應的開發,都有其利弊,我們沒有完美的選項,只有現實而艱難的抉擇。我們絕不害怕困難,反而決心面向困難,尋找出路。

至於填海,倘若得到社會支持,政府在土地供應的時間與規模上的可控性較高。此外,填海所得的新土地面積較大,讓規劃可以更靈活。除了建設住宅、商業區、產業區或娛樂區外,亦可配合一些針對性的目標。例如提供臨時居所,或協助安置受市區重建影響居民,待重建完成後搬回原來社區;人工島又可以作為現時市區特殊工業設施或一些厭性設施的調遷地點,以騰空市區現址作房屋或其他用途,改善當區環境和減少地區矛盾。

事實上,香港過往在維港以外填海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沙田、馬鞍山和大埔,填海土地上有不同類型的房屋和社區發展,讓數十萬人得以安居樂業。這些新市鎮告訴我們,若可造得較大面積的新土地,可以改善擠迫的居住空間、配合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的需要。

我們明白市民關注在填海選址時,須注意對周邊社區和對自然環境的可能影響。所以,我們將會在三個西部水域的填海地點進行深入的技術研究,了解中華白海豚近岸的活動情況,邀請包括專家和環保人士參與,以嶄新的模擬填海方式,利用經緯儀、聲納探測儀和其他技術,追踪填海對海豚活動的影響並探索解決方案,例如在適當地方罷放人工漁礁,以促進海豚喜好的魚類資源,改善海豚的生活環境。我們亦會進行累計環境和海洋生態的影響評估,再確定填海範圍。我們也會在適當位置透過栽種紅樹林及建造泥灘,建造生態海岸線,重塑海洋生物棲息地,以及在施工階段採取各種環境緩解措施,提升環境效益。

但我們需要大家明白問題的所在,理解箇中的困難,知道沒有完美的選項,在評估不同的選項時,亦知道沒有完美的答案,期望大家以開放務實的態度,共同探討可行的方法,尋求最大的折衷與平衡。

2013年3月24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