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闊視野 自強不息

上周初,我與為數一百六十多名成員的香港代表團出席了在寧夏銀川舉行的「2015年內地與香港建築論壇」。這個每年一度的論壇,提供香港和內地建築業界的代表和專業人士一個很好的平台,互相認識和交流經驗和意見,締造合作機遇。今年論壇的主題為「一帶一路  合作共贏」。

在論壇上,我建議兩地建造業可考慮共同建立一個「絲路基建平台」,針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聯合建築和相關界別的專業人士開拓巿場,包括為絲路基建項目開闢國際化融資渠道;建立支援絲路基建的多元化、國際級專業服務團隊網絡;及為絲路基建的互聯互通和政策溝通建立常設的高層次平台。

今年的論壇,我很高興看見有不少年青新面孔參加,包括有七名正在大專院校修讀建造業相關科目的學生。他們以香港建造商會青年會理事會院校代表的身份出席,是我們兩地建築論壇首次有學生代表參加。在論壇小休期間,我趁機和他們傾談了一會,交流了對香港年青一代發展空間問題的看法。

近年,香港有部份人對上一代所說的「獅子山下精神」嗤之以鼻,認為上一代人的成功主要是因緣際會的因素,而今再單純鼓勵年青人奮發,只是無視現在社會發展機會不公平的問題。對此,我認為不應把問題過份簡化,把不同年代的香港人二元對立起來。一方面,我同意我那一代人投身社會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當時我們的成功也確實是有特別的歷史和社會條件,因此我們不應隨便以「一蟹不如一蟹」的說法去批評今天的年青人。但另一方面,我認為不同年代的香港人,有各自的困難和機遇。以我那一代人而言,當時社會資源仍相當匱乏,我們的高等教育也不如現在的普及,許多學習和上進的機會,即使努力仍不一定爭取得到;初出道時,好的工作亦非常難找。而對於今天這代年青人而言,香港的經濟或許不再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但我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和轉型,特別是「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對各類專業服務和人才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本港年青人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可以一展身手的平台甚至比當年我們那代人更寬闊,因此我們一直鼓勵香港年青人多點了解國家的發展,按自己的志趣和能力謀劃將來。

社會上或許有人質疑我們鼓勵年青人到內地或海外發展,是否為了要把香港的年青人送走,甚至是進行所謂的「換血」。對於這些質疑,我希望大家都能以理性務實的態度思考。在現今競爭已全球化的年代,世界各地的人才都是高度流動,而香港一直以來也是對世界各地的人才保持開放,這也是香港多年來賴以成功的因素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港的年青人更應該拓闊視野,保持迎接挑戰的信心,尋求最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以我們鄰近的新加坡為例,它的專業人士便遊走於馬來西亞、越南、緬甸、老撾、泰國、印尼、印度等地,甚至更遠的中國內地。

再者,國家的發展和國際的形勢亦不斷變化,我們要避免以僵化的目光看待事物。就以一般香港人最關注的中國製造質量問題為例,事實上國家亦認知問題所在,並正推出「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部署加快提升中國製造的質量和推動創新。目前,在建設領域上,「國標」尚未得到國際間廣泛認識,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而「一帶一路」便是一個機會,一方面把先進的「國標」向外推廣,爭取其他國家認同;與此同時,透過設施互聯互通須採納國際通用的標準和要求,達致中國建設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目標。在這方面,對國際標準有豐富經驗的香港專業人士,便可扮演橋樑的角色,支援國家將建設標準與國際的標準對接,並拓闊自己事業的舞台。

我知道現時本港的年青人,都關愛香港這個家,較留意本地事務,但也應該同時放開自己的胸懷,留意世界和國家的發展,拓闊自己的發展空間。我相信,這一代的年青人只要繼續心懷香港、放眼國家和世界、自強不息,必定可以為自己一代寫下新的「獅子山精神」。

 
今年的建築論壇,首次有在大專院校修讀建造業相關科目的學生代表參加,在論壇小休期間,我趁機和他們傾談了一會,交換了對香港年青一代發展空間問題的看法。
今年的建築論壇,首次有在大專院校修讀建造業相關科目的學生代表參加,在論壇小休期間,我趁機和他們傾談了一會,交換了對香港年青一代發展空間問題的看法。
我在銀川主持「2015年內地與香港建築論壇」開幕禮時致辭。
我在銀川主持「2015年內地與香港建築論壇」開幕禮時致辭。
 在銀川出席兩地建築論壇期間,我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黨委書記李建華(右二)、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左二)和銀川市人民政府巿委書記徐廣國會面。
在銀川出席兩地建築論壇期間,我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黨委書記李建華(右二)、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左二)和銀川市人民政府巿委書記徐廣國會面。

2015年11月8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