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30+》:香港2030。。。家

近年環球政經局勢變幻莫測,香港正身處全球化的世界棋局當中,對外對內均面臨重大的挑戰。對外,香港要與鄰近地區,特別是不少高速發展的內地和東南亞城市競爭;對內,香港要應對人口和樓宇急速老化等問題,意味著我們為房屋、經濟活動及社區設施提供用地的需要,迫在眉睫。   

作為一個有承擔的政府,我們必須適時回應這些轉變和訴求,尋求在競爭激烈的大時代中脫穎而出,在有限的資源中創造最佳的條件,並得以可持續發展。政府大約每十年左右便會因應最新的需要,更新全港發展策略,為香港長遠的規劃、土地、基建發展,以及建設和自然環境的塑造,提供指引。我們日前公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簡稱《香港2030+》),便是以2007年公布的規劃策略為基礎,透過全面的策略性規劃研究,與社會各界人士及早探討如何從空間規劃方面,好好準備及迎接各項跨越2030年的挑戰及機遇。

持續發展 迎接挑戰

《香港2030+》的願景是希望香港成為一個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這個發展策略有三大元素,即「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迎接經濟挑戰與機遇」及「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並建議香港未來的發展集中在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圈」、兩個「策略增長區」、以及三條「主要發展軸」,讓我們持續發展之同時,能更好地保育香港大片及珍貴的自然資源,同時提升宜居度。

《香港2030+》就不同範疇的挑戰和機遇,都有適當的著墨,亦無迴避「老、大、難」的問題。例如面對人口老化,我們建議鼓勵採用「長者友善」的規劃及設計概念,以締造長者友善的環境。面對樓宇老化,我們提出要考慮加強市區更新的力度。又例如要回應持續的土地需求,我們再次強調發展棕地是一個必然的選項。儘管釋放棕地發展並同時照顧部分現有經濟作業,絕對不簡單,但政府有莫大決心處理。建議的「策略增長區」之一的新界北,涉及逾200公頃的棕地,正正是希望善用及發展大片棕地作房屋用途,同時改善鄉郊環境的一大例子。政府已下定決心,並會按部就班地去處理棕地問題。我們明年會展開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調查,以掌握棕地的分布,了解不同地區棕地運作情況等。事實上,政府目前在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和元朗南等地已鎖定超過340公頃可發展棕地。有關議題我會在日後另一篇「隨筆」詳談。

土地真短缺 

土地問題是社會矛盾的根源之一。《香港2030+》對土地短缺問題的嚴峻,有相當全面的分析。從客觀數字上,長遠的新增土地總需求逾4,800公頃(包括經濟用途、房屋、以及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運輸和基建設施),扣除已落實或規劃的各個新發展區項目,例如啟德、洪水橋等土地供應,本港長遠土地供應仍然欠約1200公頃,包括200公頃房屋用地、300公頃經濟用地,以及700公頃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運輸及基建設施用途等,這還未包括一些我們現時難以預測的土地需求。如果已落實或規劃的發展項目未能如期或全數落實,又或期間出現未能預測的需求,土地赤字只會越來越大。因此,《香港2030+》建議長遠規劃要積極為發展和環境兩者創造容量。兩個「策略增長區」,包括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預計可提供總發展面積達1,720公頃,正可解決長遠的土地赤字問題。

創造容量作儲備

有人指「創造發展容量」等同「過度規劃」。所謂「過度」,其實只是我們現時缺乏的土地儲備和規劃空間。我上週已分享了「生地」變成「熟地」的漫長過程。造地難,儲地更難。香港從來只有「唔夠地」之實,沒有「太多地」之嫌。沒有土地儲備,土地供應只能追落後,亦缺乏任何空間及彈性去滿足不停轉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兩個「策略增長區」的規劃重點不單是提供土地作住宅發展,以應付人口和住戶的持續增長,亦提供機遇在傳統商業區以外,設立經濟和就業中心,締造新的經濟平台,有助拉近市民居所與工作地點的距離,以減輕運輸基建負荷,亦減少市民長途跋涉上下班之苦,並有助減低能源消耗和改善空氣質素。

發展與環境

另一個對《香港2030+》的誤解,是我們只懂「硬發展」。其實,我們在《香港2030+》提出的一個重點,是在發展的同時,亦要積極提升環境容量,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天然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我們不但要確保發展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亦要考慮如何改善整體的環境。我們必須主動改善及提升環境容量,例如善用「綠藍資源」,並推行綠色基建,務求促進一個可持續的環境,並豐富生物多樣性;而不是被動地緩減損失,亡羊補牢。簡而言之,建設經濟、開發土地與環境保育,從來沒有相互抵觸。我們的策略規劃不是「先發展,後保育」,而是兩者共進,缺一不可。

我亦留意到愈來愈多市民關注生態環境保育問題,擔心政府「太積極」覓地,包括透過填海開發「東大嶼都會」,會觸發土地開發災難。政府對生態環保從無掉以輕心,《香港2030+》正是建議保護保育價值高的地方,優先發展已受破壞的土地(包括棕地),及在建設地區邊緣已荒廢,以及低保育價值的地區,同時建議透過在維港以外填海,以綜合規劃較大面積的策略增長區。我們在發展的同時,必定會致力把環境保育和生物多樣性納入規劃考慮,以創造、提升及再生環境容量,改善我們的環境。特別是我們要應對氣候變化,《香港2030+》中建議的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smart, green and resilient)的城市策略,正是我們對不能避免的氣候變化作深思熟慮的回應。

由你規劃

《香港2030+》才公布數天,已引起不少討論及評論,我感到欣喜,因為為期6個月的公眾參與,正是讓大家有充裕的時間了解有關議題和作互動討論。《香港2030+》研究觸及眾多的範疇和問題,規劃署同事花了不少心思,把複雜的資料轉化為簡單易明的圖像及有條有理的分析,亦安排了各式各樣的公眾參與活動。我希望市民可花一點時間細閱《香港2030+》的建議、研究文件或參加活動,透過《香港2030+》這一個平台,規劃屬於自己、屬於大家、屬於香港的未來。

2016年10月30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