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城市急速發展,香港市區的地面空間彌足珍貴,如何增加我們這個高密度城市的宜居度、可達性,確實考驗大家的智慧。海外不少大城市在發展時都面對同樣問題。為此,有些城市把地下空間發展融入城市規劃中,例如法國巴黎的拉德芳斯商業區、日本東京的地下街、芬蘭赫爾辛基Kamppi中心的地下巴士總站等,都有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在香港發展城市地下空間的契機,目的是要優化區內連接、改善地面交通、增加社區設施和開拓土地資源,從而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我很高興能夠公布我們早前為四個策略性地區,即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金鐘/灣仔,所進行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先導研究)的一些進展。 初步規劃概念 土木工程拓展署與規劃署在去年六月開展該先導研究,希望為上述地區提出合適的地下空間發展建議,並透過制定地下空間總綱圖為未來發展作出指引。我們期望為香港締造高質素和富有活力的地下空間網絡,並配合地面發展,產生協同效應。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研究團隊已經完成了基線分析,以了解該四個地區的現況及需要、未來發展地下空間的機遇和限制。團隊亦有借鏡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勾劃出初步的規劃概念,供大家考慮和討論。 以尖沙咀西為例,該區發展稠密,街道繁忙,利用地下空間有助紓緩擠迫的行人環境,並加強現有和新發展地區的連繫,惟密集的建築物、地下設施及鐵路走線皆限制了可發展的位置。不過,經初步研究發現九龍公園地底有條件建構一個全天候的地下空間網絡,藉此加強東西及南北向的暢達性,包括連接西九文化區、現有尖沙咀至尖沙咀東的地下行人通道和附近主要街道。有關構思能疏導地面人流,亦可開拓新的空間,容納不同類型的設施,令地下行人環境增添活力和吸引力。 努力改善生活空間 現階段我們就四個策略性地區所提出的建議只屬初步構思,許多細節(包括土力、結構和基礎設施的限制、與現有地下設施的連接、消防安全、財務可行性和業權、對附近環境、設施、交通的影響,以及地下空間可作的用途等)仍需作更詳細分析。我們不會低估各項工作的難度,更不會忽略日後發展期間的各種不方便和影響,但為著改善市民的生活空間和質素,我們必須用盡一切可行的辦法,去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 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已於11月7日展開,為期三個月,我們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在上述地區發展地下空間的機遇和考慮重點,並就社區需求、地下空間發展的初步構思和可能用途等聽取意見。相關活動包括巡迴展覽、專題小組討論以及公眾工作坊等。我們已製作專題網站、臉書專頁和公眾參與摘要,以分享相關的資訊和活動詳情。該專題網站和臉書專頁的網址分別是http://www.urbanunderground.gov.hk/和http://www.facebook.com/urbanundergroundhk/。 我誠意邀請大家就四個策略性地區發展地下空間的構思提出寶貴意見。 |
2016年11月13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