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改劃合適土地 回應市民住屋需要

最近坊間對樓市有不少評論,有人甚至提出政府可能會放慢增加土地供應工作的步伐。我的答案很簡單:絕對不會。增加土地供應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以至促進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本,發展局會繼續全力以赴,短期內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改劃土地用途。

改劃土地用途
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改劃152幅土地,於未來五年推出,以供興建約210 00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事實上,要達致在十年內供應47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的目標,回應市民住屋需要,改劃土地工作更形迫切和重要。過去數月,規劃署及其他相關部門陸續就改劃土地作房屋發展諮詢地區。個別如位於馬鞍山、白石角、大埔、秀茂坪等用地的改劃建議,分別得到沙田、大埔及觀塘區議會以大局為重不予反對,同時提出不少有建設性意見,我們非常感謝。然而,近期部分改劃建議在個別地區遇到阻力,其中一些反對理據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明白要使到所有市民和團體接受擬議的房屋發展並不容易,而地區人士有憂慮和關注屬理所當然。例如我們早前在諮詢屯門、深水埗、葵青及南區區議會和地區時,有區議員和居民擔心改劃建議對當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環境及景觀等方面造成負面影響,或社區配套設施和休憩空間可能不足夠,而改劃綠化地帶可能涉及大量砍伐樹木並會影響現有的自然環境。另有意見認為只應改劃用地作公營房屋發展,改作私人住宅發展不能回應社會迫切的住屋需求。

致力減輕對地區潛在影響
我們理解地區的關注,會繼續做好解說工作。但讓我借此先扼要回應幾點的關注。其實在提出改劃建議前,不論規劃署以至其他專業部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和準則,評估相關的交通和基礎設施承受能力,社區設施和休憩用地配套等,確保各方面都可以應付擬議的新發展,並在環境方面不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如有需要,相關部門會進行詳細的技術評估,落實相應的緩解措施,務求盡可能在環境、景觀和空氣流通等方面減輕對當區的潛在影響。

將改劃的152幅用地分布全港16區,除了個別地區例如元朗、屯門、大埔及將軍澳增加比較顯著外,大多數地區整體住宅單位和人口增加比例不高,要解決交通和社區設施配套相對較易。在爭取用地作房屋發展的同時,我們會致力減輕有關影響,但實際上未必可以做到毫無影響,這點我希望區議會和地區人士可以理解。要解決社會上一大群市民亟待改善居住環境的問題,大家都要顧全大局,出一分力。

綠化地帶方面,正如我多次強調,現時檢討的是在已建設用地邊緣、鄰近現有交通基建、保育價值相對較低的綠化地帶。考慮到中長期開發土地(包括棕地和新發展區)供應仍未到位、短中期土地供應選項又不多,在不影響郊野公園和重要生態保育的前提下,這些在現有市區邊緣的綠化地帶,是擴展市區、提供更多房屋用地的一個必然考慮。保育樹木方面,當局必須遵守有關綠化指引和樹木保育機制,確保補植樹木和移植有價值樹木的安排。事實上,上兩個星期我在隨筆所述的綠化總綱圖工作,正好表明政府在推動房屋發展的同時,亦會繼續做好綠化工作,致力提高綠化比率,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居住環境。

公私營房屋皆不可偏廢
至於公私營房屋分配的爭議,政府已採納長策會建議的十年建屋目標,公營房屋佔六成。我們會切實依從這個比例分配房屋用地,確保有足夠土地發展公營房屋,但我們同時亦要穩定地向市場提供土地發展私人住宅。政府內部有既定機制,按用地的位置、面積、附近環境和發展密度,以及交通配套等因素,去評估個別用地較適合作哪類型房屋發展。我們在滿足公營房屋的同時,亦須兼顧市民對私人房屋的需求。

增加不同類型的樓宇組合,有助平衡和回應社會不同階層對住屋的需求,並增加社區的活力。事實上,改劃用地可以增加整體房屋土地供應,爭論個別私人住宅用地是否可改作公營房屋發展,只是零和遊戲;而反對改劃用地作任何私人住宅發展,只會減少整體房屋土地供應,未能回應市民對私人住宅的持續需求外,更可能會加劇私人住宅市場過去幾年積累下來的供求失衡情況,影響樓價。

為釋除區議會和地區居民的疑慮,我們會與各部門密切聯繫,擬備更詳細資料回應大家的關注,並會在適當時候徵詢地區意見。在日後諮詢其他區議會時,我們必定會繼續做好解說工作,爭取地區支持。最後,我再次呼籲區議會、地區人士及其他持份者,將社會整體的住屋需要放於自身和地區的利益之上,全力支持改劃用地的建議。

2014年4月6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