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廣大市民一樣,一直希望在維港兩岸建造更富吸引力和朝氣蓬勃的海濱。過去十年,維港兩岸多個行動區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轉變,但共同目標都是為市民提供集休閒、娛樂、文化及社會活動於一身的海濱聚腳點。
由九龍的紅磡、啟德、觀塘、到港島的中環、灣仔及東區,我們都竭盡全力,透過廣泛和全面的公眾參與,為維港兩岸海濱用地勾畫出長遠發展大綱和願景。與此同時,為了讓公眾可以盡早享用海濱,我們在各區議會的協助下,推出了一系列中短期項目,為市民提供享受海濱美景的好去處。
紅磡 紅磡海濱花園的設計概念以「營造一個寧靜舒適的海濱地帶供市民享用」為主,除了設有行人徑供市民散步或緩步跑外,沿途亦鋪設有草地,市民和遊客可在海濱長廊欣賞維港景色和節日煙花。這一段海濱花園,打開了原本封閉的海旁用地,將尖沙咀天星碼頭到紅磡海逸豪園全長約4公里的海濱全面接通。
啟德 郵輪碼頭公園和跑道公園第一期已經開放,前者佔地23 000平方米,設有多項靜態設施,包括中央草坪、觀景平台、水景花園及噴泉廣場等。後者則採用較簡約的設計,並充份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景觀優勢,在沿海位置闢設一條海濱長廊,並在公園中央設置一個大型草坪,讓市民可在舊機場跑道末端遠眺維港兩岸的景致。
觀塘 毗鄰啟德的觀塘海濱花園第一期,其設計主題為「讓大自然進入都市」。這裡有200米長的木板行人道,另建有一個多用途廣場,每晚,多用途廣場的特別燈飾隨著音樂而變色閃動,配合地上散射的水霧和長廊的燈光效果,營造出一種超現實和浪漫的感覺。現正進行的第二期工程,將海濱觀景步道延長750米,另加設涼亭、露天場地、帶出該處歷史記憶的廢紙束、起重機模型及感官花園等,並配以特殊燈光和音響效果的噴霧水景裝置,以延續和呼應第一期的設計概念。整項工程預計於今年底完成。
鰂魚涌 由鰂魚涌公園第一期往西延伸,接通海裕街的一段海旁。長廊由東區區議會倡議興建,長約500米,設有寵物公園,整體採用「前低後高」設計,近海一邊稍低,讓公眾親臨海旁,另一邊稍高,為花園長廊,方便市民觀賞園林。由於海旁的其中一段土地屬於東區海底隧道通風大樓的一部分,經政府與隧道營運者磋商後獲同意釋出供市民享用,也讓海濱長廊得以貫通。
上環 中西區海濱長廊上環段是基建工程與優化海濱結合的成果,既減低水浸威脅,又能保持維港景觀。該耗資二億元的上環雨水抽水站,大部分的結構建於地底,渠務署推展該項目時,在旁邊建造了面積約5 700平方米的休憩公園和海濱長廊。海濱長廊設有寵物角、太極園等設施,更連接孫中山紀念公園,是市民假日休憩享受海港美景的熱點。
中環 中區填海工程建成的海濱長廊,把中環碼頭和添馬公園連接起來,並將添馬公園兩側佔地總面積約1.5公頃的兩塊臨海用地建成臨時休憩用地和寵物公園,給公眾步行遊覽和使用。考慮到該項目屬臨時性,設計和用料均以簡約為原則。這一整片新海濱綠地連同添馬公園,現已成為市民跑步健身、休閒聚會的「聚腳點」。每逢維港放煙花的日子,更是市民全角度欣賞和拍攝的其中一個最佳選址。
由於中環新海濱位處核心商業區,距離民居較遠,甚有條件落實更多元化用途,除了讓市民漫步休憩外,亦可進行其他活動。經過多年不斷探索如何提升海濱的活力,並徵詢不同持份者意見後,現時落實的臨時用途是我們的新嘗試 ── 在9號和10號碼頭對出約1公頃用地設置摩天輪,回應旅遊業界的建議。事實上,毗鄰摩天輪的一幅約3.6公頃用地,已先後舉行過多項大型活動,例如: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香港管弦樂團的「港樂‧星夜‧交響曲」、非常香港的一系列「非常」活動、香港欖球總會的「HK Fan Zone」,以及「Flugtag飛行日」,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和遊客參與。
維港本身已是一個魅力十足的「金漆招牌」,不論是營辦摩天輪或舉行各式各樣的大型活動,相信都能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前往,使各海濱地段更添人氣、朝氣及生氣。歡迎大家在空閒時到我們的海濱去走一走、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