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近年的工作已不局限於雨水和污水處理排放服務,為了建設更宜居的社區,部門同事在觀塘翠屏河附近的多項工程多走一步,不但提前完成翠屏海濱,把觀塘和茶果嶺串連,打通長約1.7公里的海濱,更配合觀塘污水泵房上蓋的項目,提早完成部分茶果嶺海濱,落成開放茶果嶺海濱公園,為九龍東以至全港市民提供多一個優質的海濱公共休憩空間。今次,我特別邀請渠務署署長彭雅妮及部門同事,介紹如何為延伸九龍東一帶海濱踏出重要的一步。
「先駁通、再優化」、「一地多用」原則
早前,我出席了茶果嶺海濱公園舉辦的活動啟動禮,樂見這個海濱公園落成,亦見證了翠屏海濱把觀塘海濱和茶果嶺海濱連接起來。這些項目體現了政府兩個重要政策目標:一是以「先駁通、再優化」理念盡早落成部分海濱長廊;二是以「一地多用」原則,在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設施容納公共休憩空間,正如渠務署把觀塘污水泵房上蓋的空間轉化為園景平台,提供休憩和活動空間予市民享用。
為九龍區增添亮麗風景線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在啟動禮上表示,近年海濱發展蓬勃,在金鐘至炮台山之間有不少海濱項目落成,但亦有人關注新增的海濱長廊只集中在港島,今次,茶果嶺海濱項目的落成,既為九龍區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亦為市民提供多一個寶貴的公共空間。他特別感謝渠務署同事,把鄰近的渠務設施化身為一個非常具吸引力的公眾遊樂場地,這是過去不能想像的。
「河畔城市」概念融入河道活化工程
彭雅妮署長表示,署方一直希望為市民多走一步,建設更宜居的社區,包括積極把「河畔城市」的概念融入河道活化工程之中,以及透過優化渠務設施,融合公共休憩空間,期望能改變市民對渠務設施的既有印象,例如早前佐敦谷水道成功完成活化後,為社區帶來生機盎然及優美的環境之餘,亦推動了近水文化,深受市民歡迎。
渠務署亦進一步提升海濱與社區的連繫,例如在翠屏河海濱附近,該署同時進行三項工程,包括「觀塘基本污水處理廠改善工程」、「活化翠屏河」和「觀塘污水泵房優化工程」。為貫徹政府及海濱事務委員會倡議的「先駁通,再優化」理念,該署在每項工程中也多做一些,如今在三項工程互相配合下,令觀塘海濱與茶果嶺海濱提早完成接駁,大大增加整個社區以及海濱的暢達性,為九龍東海濱增添活力。
提早完成翠屏海濱跨河通道
渠務署工程師(排水工程部)黃焯倫表示,在「活化翠屏河」計劃下,我們把長約一公里的敬業街明渠活化成翠屏河,並沿河興建六條設有座位或觀景平台的跨河通道,以駁通河的兩岸。整項工程原定2024年完成,但為加強觀塘海濱及茶果嶺海濱的連繫性及暢達性,工程團隊決定提早完成翠屏海濱的跨河通道。
同時,渠務署把握「觀塘基本污水處理廠改善工程」的機會,把廠房面向維港及河道的範圍,分別後移15米及3米,騰出空間興建翠屏海濱的跨河通道以及日後的沿河通道。當「活化翠屏河」工程完成後,河道兩岸及觀塘社區的連繫性將大大提升。
茶果嶺海濱空間提早七年完成
渠務署工程師(淨化海港計劃部)梅志健表示,工程團隊亦把握「觀塘污水泵房優化工程」的契機,在泵房上蓋興建約1.1公頃的園景平台。園景平台連同毗鄰的海濱空間,組成佔地約1.8公頃的茶果嶺海濱公園,設有涼亭、園景區、草坪、兒童遊樂設施、健體設施等,讓社區居民有更多休憩及玩樂的公共空間。
至於茶果嶺海濱空間,原屬於茶果嶺海濱公共休憩用地項目的一部分,原定於2030年完成,為了讓市民無拘無束地享受海濱公共空間,渠務署決定率先把其中一段─長約130米,面積約0.7公頃的海濱修復及美化,並提早七年完成,讓市民可便利地從泵房上蓋的園景平台前往海濱空間。我們亦期望茶果嶺海濱公園日後可成為連繋周邊社區及康樂文娛活動的地標,實踐「一地多用」的原則。
年底前落實多個海濱項目
另外,今年年底前,我們會逐步落實多個海濱項目,包括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四期)、大角咀櫻桃街另一渠務設施的公共空間,以及數個位於啟德跑道區私人發展項目的休憩空間,讓維港兩岸海濱長廊的總長度由現時約26公里延長至27公里,目標在2028年更延伸至34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