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應變、迅速復常 加強應對極端天氣

面對越趨頻繁的極端天氣,發展局及轄下部門實施一系列強化措施,涵蓋水浸、山泥傾瀉、塌樹及構築物安全等範疇,期望做到果斷應變,令社會迅速復常。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及轄下四個相關部門的同事,分享他們一連串的應對工作及準備。

統籌資源 積極應變 持續跟進

發展局在極端天氣情況下會啟動緊急應變系統,整合、統籌及靈活調配各工務部門承建商的資源,包括人員、機械及裝備。發展局總助理秘書長(工務)黃仲華表示,現時承建商數目已由去年的43個增至66個,涉及人數約1 300人,確保有足夠資源在緊急情况下,處理各項應變工作。而在每一次威脅香港的暴雨或颱風來臨之前及過後,有關部門都會因應天氣預警,啟動新一輪的針對性巡查及後續行動。

渠務署改善渠道工程 同時及早清淤應對

為應對極端天氣,渠務署自2020年開始實施「及時清渠」,今年更強化有關安排。渠務署總工程師(香港及離島)陳克強表示,渠務署現時已識別220處容易受垃圾或雜物阻塞而出現水浸的位置,每當收到天文台的暴雨預警,渠務署便會即時調配人手巡查這些位置,如發現渠道阻塞會即時清理。

增加緊急應變隊伍 迅速處理水浸

而每當天文台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渠務署便會即時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處理水浸事故。陳克強說,署方已檢視和強化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和緊急應變隊伍的運作,進一步加強應變能力。

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緊急應變隊伍可以靈活增加至約160 隊,動員約600名工作人員全力處理水浸個案,而渠務署的應急運作基地亦由過往的13個增至超過30個,以便緊急應變隊伍能以最短時間到達水浸現場,迅速處理水浸事故。

另外,渠務署一直積極應用創新科技,以應對極端天氣,包括於多條主要河道及排水道安裝大約320個「遠程防洪裝置」,實時監察水位情況,同時亦使用機械人進行清淤工作,當中包括適合於箱形暗渠工作的「智水清」,以及專為河道清淤的「源𢳂跑」,每部機械人每日平均可收集10至18公噸淤泥,大約相等於一架雙層巴士的淨重量。

土力工程處緊急服務全年無休 創新科技應對山泥傾瀉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防止山泥傾瀉)呂樂心指出,土力工程處設有全年無休的緊急服務,以便萬一發生山泥傾瀉時,為各政府部門就所需的應變行動提供岩土工程方面的意見,以保障公眾安全。

另外,政府已於雨季前檢查所有政府斜坡,並完成所需的維修及暢通渠道工作,以確保斜坡得到妥善維修。呂樂心說,因應去年九月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事故,令部份唯一往來行車道受阻而影響市民生活,各個負責維修政府斜坡的部門已特別巡查約500個通往主要社區或重要民生設施的唯一通道旁的政府斜坡,確保斜坡狀態良好。

土力工程處一直積極利用各類創新科技,以增強應對山泥傾瀉風險的能力。上世紀七十年代港島寶珊道曾發生嚴重的山泥傾瀉災難,現時位於該處的寶珊排水隧道,運用嶄新的區域性地下水位調控系統,包括以兩條排水隧道及172條排水斜管,控制該區的地下水位,避免水位過高或太低以致斜坡不穩而沉降,從而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

樹木管理部門及早評估 適時採取緩減措施

為減低樹木倒塌風險以保障公眾安全,相關政府部門正致力為位處高人流、高車流地方的樹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並採取所需的風險緩減措施,包括修剪樹冠、移除枯枝等,預計可於風季前完成評估及跟進工作。

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總監練偉東表示,每當有颱風威脅本港,各相關部門會根據發展局的指引做好應對工作,完成各項樹木風險緩減措施,同時透過不同渠道向私人業主、物業管理公司、物業管理人員等呼籲,於颱風吹襲前盡快為所屬屋苑及物業範圍內的樹木完成檢查及樹木護養工作。

在颱風及極端天氣過後,政府會盡快清理路面的障礙物,樹木管理部門會巡查位於人流車流高地區的樹木,並適時採取緩減措施,例如穩固樹木,將傾斜的樹木拉回直立位置,並用纜索及支架扶持、移除懸吊斷枝及根基不穩的樹木、圍封有待處理的樹木等,以保障市民安全。

屋宇署颱風前後加強巡查招牌及地盤

作為強化應對極端天氣的措施,屋宇署會繼續於颱風前後加強對招牌及建築地盤的巡查工作。

屋宇署總結構工程師周昕表示,當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屋宇署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會即時運作,以處理與私人樓宇安全有關的緊急事故。而在颱風過後,屋宇署會隨即主動巡查各區主要街道,以辨識是否有鬆脫招牌、棚架、窗戶等,如相關業主無法即時跟進,屋宇署會安排政府承建商即時處理。

屋宇署亦已於今年開始將一項特別勘察外牆的行動恆常化,每年為全港360幢目標樓宇進行視察,按需要以無人機協助,當發現有明顯危險時會安排政府承建商進行緊急工程,將鬆脫的外牆石屎或批盪移除,以確保公眾安全。今年勘察外牆的行動,屋宇署得到三個專業學會,即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和香港測量師學會協助,視察部分目標樓宇的外牆。

除了各部門通力合作,我們亦需要市民大眾的支持及配合,齊心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

 
請按上圖觀看影片
發展局總助理秘書長(工務)黃仲華表示,現時承建商數目亦已由去年的43個增至66個,涉及人數約1 300人,確保有足夠資源在緊急情况下,處理各種不同的應變工作。
發展局總助理秘書長(工務)黃仲華表示,現時承建商數目亦已由去年的43個增至66個,涉及人數約1 300人,確保有足夠資源在緊急情况下,處理各種不同的應變工作。
渠務署總工程師(香港及離島渠務部)陳克強表示,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緊急應變隊伍會增加至約160 隊,全力處理水浸個案。
渠務署總工程師(香港及離島渠務部)陳克強表示,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緊急應變隊伍會增加至約160 隊,全力處理水浸個案。
每當天文台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渠務署便會即時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
每當天文台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渠務署便會即時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
渠務署一直積極應用創新科技,以應對極端天氣,包括適合於箱形暗渠工作的「智水清」。
渠務署一直積極應用創新科技,以應對極端天氣,包括適合於箱形暗渠工作的「智水清」。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防止山泥傾瀉)呂樂心指出,政府已於雨季前檢查所有政府斜坡,並完成所需的維修及暢通渠道工作,以確保斜坡得到妥善維修。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防止山泥傾瀉)呂樂心指出,政府已於雨季前檢查所有政府斜坡,並完成所需的維修及暢通渠道工作,以確保斜坡得到妥善維修。
土力工程處設有全年無休的緊急服務,以便萬一發生山泥傾瀉時,為各政府部門就所需的應變行動提供岩土工程方面的意見。
土力工程處設有全年無休的緊急服務,以便萬一發生山泥傾瀉時,為各政府部門就所需的應變行動提供岩土工程方面的意見。
土力工程處一直積極利用各類創新科技,以增強應對山泥傾瀉風險的能力。當中位於半山的寶珊排水隧道,運用嶄新的區域性地下水位調控系統。
土力工程處一直積極利用各類創新科技,以增強應對山泥傾瀉風險的能力。當中位於半山的寶珊排水隧道,運用嶄新的區域性地下水位調控系統。
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總監練偉東表示,每當有颱風威脅本港,各相關部門會根據發展局的指引做好應對工作,完成各項樹木風險緩減措施。
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總監練偉東表示,每當有颱風威脅本港,各相關部門會根據發展局的指引做好應對工作,完成各項樹木風險緩減措施。
相關的政府部門正致力為位處高人流、高車流地方政府管理的樹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並採取所需的風險緩減措施,包括修剪樹冠、移除枯枝等。
相關的政府部門正致力為位處高人流、高車流地方政府管理的樹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並採取所需的風險緩減措施,包括修剪樹冠、移除枯枝等。
在颱風及極端天氣過後,樹木管理部門會巡查位於人流車流高地區的樹木,並適時採取緩減措施,例如穩固樹木,將傾斜的樹木拉回直立位置,並用纜索及支架扶持、移除懸吊斷枝及根基不穩的樹木、圍封有待處理的樹木等。
在颱風及極端天氣過後,樹木管理部門會巡查位於人流車流高地區的樹木,並適時採取緩減措施,例如穩固樹木,將傾斜的樹木拉回直立位置,並用纜索及支架扶持、移除懸吊斷枝及根基不穩的樹木、圍封有待處理的樹木等。
屋宇署總結構工程師周昕表示,作為強化應對極端天氣的措施,屋宇署會繼續於颱風前後加強對招牌及建築地盤的巡查工作。
屋宇署總結構工程師周昕表示,作為強化應對極端天氣的措施,屋宇署會繼續於颱風前後加強對招牌及建築地盤的巡查工作。
在颱風來臨前,屋宇署會加強巡查市面上的招牌。
在颱風來臨前,屋宇署會加強巡查市面上的招牌。
在颱風過後,屋宇署會隨即主動巡查各區主要街道路段,以辨識有沒有鬆脫招牌、棚架、窗戶等。
在颱風過後,屋宇署會隨即主動巡查各區主要街道路段,以辨識有沒有鬆脫招牌、棚架、窗戶等。

2024年6月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