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資源短缺,有計劃地開發地下空間,推廣善用岩洞資源,以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我們的政策目標。我很高興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國際隧道及地下空間協會」(ITA)早前向發展局轄下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和規劃署,頒發「年度創新地下空間概念」大獎,表揚兩個部門共同為香港編制《岩洞總綱圖》的工作。
「國際隧道及地下空間協會」於1974年創立,現時有74個成員國。協會在2015年首次舉辦「ITA隧道工程獎」,以表揚全球最具突破性成就和創意的地下基礎建設。這個獎項雲集世界各地工程界精英,素有業界「奧斯卡」之稱。11月中,土拓署總土力工程師何英傑和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盧惠明代表兩署到巴黎,出席該協會舉辦的國際會議暨頒獎禮,向評審團闡述部門編制《岩洞總綱圖》的緊密協作。
開發岩洞 可作不同用途
今次我邀請了兩個獲獎部門的代表,為大家介紹推動香港岩洞發展的情況。盧惠明分享說,今次是一個很好的經驗,讓他們了解世界各地在地下空間應用方面的創新意念,而《岩洞總綱圖》能脫穎而出,相信是由於他們向評審團所介紹的,不是單一的發展項目,而是一個整全的地下空間策略性規劃工具,推動開發岩洞,發展作不同的土地用途,配合整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其方向得到評審團的肯定。
香港地勢陡峭,城市發展往往集中在地勢平緩的地帶。然而,現時香港約有八成的土地,是由堅硬的火成岩(即花崗岩及火山岩)構成,為興建岩洞設施提供良機。加上香港的開挖岩洞技術發展成熟,我們是有足夠地質條件利用這些隱藏的土地資源,從而締造新的空間。
劃定48個策略性岩洞區
為制定岩洞發展的長遠策略,我們自2013年開始著手編制《岩洞總綱圖》,經詳細分析地質狀況,並考慮附近的土地用途、交通網絡、空間環境等因素,識別了48個具發展潛力的策略性岩洞區。不過,各個岩洞區的可發展潛力仍須視乎其用途、實地條件和限制等。
《岩洞總綱圖》可以說為推展本港岩洞發展,提供一個系統性的指引,有助了解岩洞的發展潛力,優化土地供應,以應付香港未來的持續發展。何英傑表示,部門同事公幹或外遊時,都會特別留意外國發展岩洞的實例。外國的經驗顯示,岩洞的應用可涵蓋多種具效益的用途,例如(1)社區及康樂設施(體育中心、游泳綜合場館);(2)儲存設施(檔案館、食品/葡萄酒儲存);(3)商業及工業設施(數據中心、物流/貨倉、維修站);(4)特定設施(靈灰安置所、測試實驗所等),值得大家參考。
香港發展岩洞早有先例
回顧90年代中期,政府為應付社區需要和解決區內合適用地不足的問題,也曾將一些公共設施設置於岩洞內,包括:赤柱污水處理廠、港島西廢物轉運站、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在2009年,香港大學亦利用岩洞重置西區海水配水庫,以騰出土地發展百周年校園。這些例子證明岩洞方案可以是一個合乎成本效益的選擇,並能在安全、環境及保安方面帶來額外效益。
減少對周邊影響
我今次特別帶大家參觀的赤柱污水處理廠,便是建於岩洞中。該廠花了4年多時間興建並於1995年完工,現時每日的污水處理量達8 000立方米,為赤柱半島、大潭、舂坎角和紅山地區近3萬名市民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為維持該區的景緻,該廠興建於三個大岩洞中,每個大約120米長、15米寬和17米高,並由超過450米通道、通風隧道及豎井連接,這樣在建造及日常運作時,也不會對鄰近居民構成影響。
渠務署現將分階段推展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計劃,以期將設施遷移至城門河彼岸女婆山的擬建岩洞內,以騰出土地作其他有利民生的用途,為社區和環境帶來更長遠效益。
發展需時 長遠規劃 多管齊下
岩洞發展推展需時,故此,在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的多管齊下策略中,屬長遠土地供應的來源之一。就岩洞發展建議來說,不論涉及的岩洞發展是否在策略性岩洞區內,均應按不同情況進行詳細的規劃、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評估,包括對環境及交通的影響。將來無論以哪一種形式開發土地資源,我們將繼續與民共議,為構建更宜居的香港,共同發揮無限創意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