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局長隨筆》,我邀請了建築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沙田車公廟體育館的建築特色。今次,我再邀請該署另外兩位同事,介紹另一項即將開幕並甚具設計特色的建築物—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的海下遊客中心。中心的設計意念源自傳統村莊的布局,並著重與大自然融合,為遊客提供悠閒、舒適的活動空間。
海下遊客中心位於郊野公園內,為樹林所環抱,周邊景色優美。建築署高級工程策劃經理許龍年說,中心旁邊的行山徑連接附近擁有豐富海洋生物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步行只需約十分鐘;另外,中心設有多用途室,可作舉辦與海岸公園有關的展覽及其他活動,前方則是一片大草坪,讓遊人可在草地上野餐或閒坐。現時,遊客中心尚未開放,視乎疫情的發展,暫定於2020年12月下旬開放予公眾參觀。
設計概念源自傳統村莊布局
談到建築特色,建築署高級建築師劉天行說,團隊的設計概念源自傳統村莊的布局,「因地制宜」而興建,不同的設施因應地勢和現場環境而配置,打破以往把所有設施放在一個四方盒子建築物內的做法,例如把多用途室、管理員辦事處及接待處分別設於用地兩旁,圍繞中間的草坪;辦事處後面設置有蓋的長廊、小庭院等,各式的迴廊和庭院緊湊地交織在一起,重新演繹傳統村落穿梭於小巷當中的氣氛。
讓大自然與建築物融合
劉天行說,在設計遊客中心時,建築師會思考如何配合周邊美麗的自然景色,讓遊人感受到大自然環境,其中,遊客中心在布局上,刻意避開並盡量把樹木原地保留下來,讓遊人可在樹蔭下野餐和休憩。另外,設計力求通透明亮,將室外大自然景觀引入室內,例如多用途室以玻璃亭子的模式設計,令處於室內的人可看到外面的草坪;同時,敞開玻璃門後,室內外空間得以連貫,讓遊人在室內參觀展覽或進行其他活動時,也有置身於大自然的感覺。
用料帶出質樸自然感覺
至於物料的運用上,亦盡量配合大自然的風格。遊客中心的外牆運用了清水混凝土,這些混凝土利用有木紋的模板製成,給人質樸、自然的感覺。建築師亦多運用木條作屏風,有助降低室內的溫度和通風,加上木造的地台和天花,帶給遊人自然涼快的感覺。此外,中心引入了多項可持續發展設施,包括:太陽能發電板及燈柱,補助中心的用電;雨水收集及循環再用系統,減少浪費用水;生物污水處理系統,自行處理製造的污水;以及可供公眾人士使用的飲水機。
遊客中心目前尚未對外開放,但大家可以透過建築師的描述和影像先睹為快。我期望疫情盡快過去,市民和遊客可以寫意地郊遊,欣賞香港獨有的自然美景,同時感受建築師為大家用心設計的戶外康樂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