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防止水浸及山泥傾瀉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世榮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的答覆:
問題:
近年香港在極端和惡劣天氣下,多處出現嚴重水浸及山泥傾瀉。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近五年本港降雨量的變化為何;有否評估,本港雨水排放系統的設計標準是否足以應對未來的極端和惡劣天氣,以及如何提升雨水排放系統以改善水浸問題;
(二)政府有否評估,海平面上升會否影響本港雨水排放系統的成效,以及政府會如何解決沿岸及低窪地區在極端和惡劣天氣下容易出現水浸及海水或雨水倒灌的問題;及
(三)鑑於在極端和惡劣天氣下,不少地區是水浸及山泥傾瀉的重災區,例如西貢的早禾坑和匡湖居、日出康城對出的戶外停車場,以及柴灣的環翠道,政府有甚麼計劃改善有關的基建設施及應對緊急情況?
答覆:
主席:
面對極端天氣,政府透過在四方面的強化措施,包括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迅速復原,以持續強化整體應對能力。
就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根據環境及生態局及香港天文台提供的資料,過去五年每年在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的年雨量紀錄介乎2 200多毫米至2 700多毫米,具體數字載列於答覆(見下面註)。
註: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396.2毫米 |
2395.0毫米 |
2307.1毫米 |
2205.4毫米 |
2774.5毫米 |
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本港年雨量以較長的時期作分析呈上升趨勢,極端降雨事件亦變得越來越頻繁。以天文台總部錄得的一小時雨量為例,去年九月錄得破紀錄的158.1毫米,打破了二○○八年的紀錄。以往一小時雨量破紀錄的情況是每數十年才發生一次,但近數十年破紀錄的次數變得頻繁。
香港的防洪設計標準,包括排水幹渠設計以「200年一遇」的重現期為標準,一向媲美內地、外國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東京、倫敦、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為應對極端暴雨帶來的影響,渠務署參考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最新的第六次評估報告及相關研究結果,亦因應香港二○二三年九月發生的特大暴雨所反饋的雨量數據,更新了《雨水排放系統手冊》。經更新後,以「200年一遇」重現期這個標準為例,設計雨量參數已由每小時145毫米增加至155毫米,加上設計新設施時我們會參考聯合國報告就世紀中的數字作出推算,務求新建的雨水排放系統的排洪能力設計,可以應對至二十一世紀中的海平面上升以及降雨量增加的情況。
渠務署現正進行11項大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預計會陸續在二○二四至二○三○年期間分批完成。另外,有七項工程待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後會於今年內開展。
此外,渠務署正進行一項研究,進一步評估氣候變化至本世紀末對本港現時雨水排放系統的影響,以制訂長遠綜合防洪管理策略。研究預期於今年第四季完成。
(二)為應對氣候變化引致的海平面上升及風暴潮,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在二○二一年年底完成了一項沿岸災害研究,識別了26個較高風險的沿岸低窪或當風住宅地區,並制定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相關的工程已陸續推展,預計可在二○二七年或以前全部完成。
長遠方面,土拓署亦開展了「海岸管理計劃」研究,為規劃和實施沿岸建設和防護,制訂更長遠策略及防禦措施,研究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完成。
(三)國際間的共識是不可能追求可杜絕水浸的基建設施,因為設定超高標準既不切實際,亦不乎成本效益。政府在繼續為全港進行雨水排放系統及沿岸改善工程的同時,亦會採取適當的緊急應變及管理措施應對我們面對的挑戰。
渠務署和天文台會繼續保持聯繫,超前部署,在預測有暴雨來臨時,預早派遣緊急應變隊伍巡查約220個容易受水浸影響的地點及清理淤塞管道,減低水浸風險;亦會檢視每個水浸個案的成因,透過進行地區小型改善工程,作出針對性的紓緩措施。以提問中談到的幾個地點為例,在柴灣環翠道的小型渠務改善工程已完成,日出康城對出的戶外停車場的小型改善工程將於本年第三季完成,而西貢地政處及民政事務處現正跟進早禾坑和匡湖居附近的排水道改善措施,渠務署正提供技術支援。
在山泥傾瀉方面,我們就60 000多個人造斜坡,每年要求負責部門進行一次例行維修檢查,另外每五年進行一次較全面的工程師維修檢查。在這些恆常檢查之上,土力工程處已進一步辨識了約500個影響通往社區或重要民生設施唯一通道旁的政府人造斜坡,並已要求有關維修部門在雨季前為這些斜坡進行特別巡查,盡量減低斜坡發生事故的風險。
完
2024年7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5分
返回
立法會質詢及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