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節目內發表的講辭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今日(十月八日)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節目內發表的講辭全文(只有中文):

煇哥﹕

還清楚記得,九七年七月初,你與霑叔那場慶祝回歸演唱會,在紅館舉行。入場的人數很多,可以說全場爆滿。那一晚,大家都很盡興。由於紅館的場地安排非常緊張,即使這麼好的演唱會,亦只能舉辦兩晚。大家都不免有點掃興,感慨香港表演場地實在太少。

三、四十年前,香港被批評為文化沙漠的時候,像你與霑叔這麼有才華的文化人,一定聽不入耳。六十年代,我們只有香港大會堂一個公共文化藝術場地。七十年代,我們建設了藝術中心。八十年代,開辦演藝學院。

今時今日,香港整體的文化藝術氣氛,已經比以前熱鬧得多。我們的電影業成就非凡,荷里活亦深受我們影響;本地的話劇團生氣勃勃;越來越受觀眾歡迎;我們的樂團和舞蹈團,每年都應邀到海外表演及交流;本地培育出來的畫家及設計師,亦在世界揚名。

因為工作和興趣的關係,我不時都和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朋友見面,但每次見面,他們都向我投訴香港表演場地不足。不單只本土文藝工作者沒有足夠的場地,國際頂級藝團每每也因為訂不到表演場地,而不能來港演出。所以,真真正正在舞台上生活的朋友,都希望政府能盡快解決一切問題,盡快建設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有些評論認為,西九計劃只是硬件,而政府應該先規劃軟件,才開始興建硬件。但有很多人都不同意這個觀點,歷年來,本港的文化軟件向來都是透過民間與政府的互動,不斷演變,與時並進而形成的。

其實,香港是世界上公認自由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在文化藝術方面,我們一向都以維護創作與表達自由為大原則。我相信絕大部分的文藝工作者,都不希望政府以政策規範文藝發展的方向。政府的角色,最主要是創造一個有利藝術文化發展的環境及空間,提供條件及各種支援,包括財政及場地支援,並透過法律和司法制度,保障文化藝術的創作與表達自由。

溯本追源,在一九八一年,政府制訂發展藝術的七點政策,包括提供藝術表演場地與建設;提供藝術訓練;發展職業表演團體等,在場館建設、藝術資助及場地管理等方面,提供藝術發展的環境。這種提供客觀文化發展的環境而不主導文化內容的精神,一直沿用至今。政府在藝術政策方面亦一向扮演促進者及催化者的角色。

踏入新紀元,香港藝術發展局在二○○二年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政府在發展藝術方面的新方向,應該是以創造有利藝術成長和生存的社會環境為主。隨後,文化委員會在二○○三年三月發表《政策建議報告》,提出六項原則和策略,包括﹕以人為本;多元發展;尊重表達自由、保護知識產權;全方位推動;建立伙伴關係;民間主導。政府採納文委會絕大部分的構思和建議,大力引進民間參與,吸納各界精英,共同發展文化藝術。例如,去年成立的表演藝術委員會將提出資助制度、場地及節目安排的具體改革方案。

我認為,政府的文化視野,不是搖旗吶喊空泛的理念,而是採取務實的態度,全面照顧及協調文化藝術工作者及大眾的利益,從而定出相應的具體措施。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提供嶄新的文化場館和公共空間,是香港文化藝術發展重要的一環。在過去的諮詢期間,市民是明確支持盡快落實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發展的。

我深信,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落成之後,國際頂尖的藝術家和香港傑出的藝術家會在這裏匯聚交流、發揚光大。西九龍不單止是一個創造就業、發展經濟和促進旅遊的地方,更承載了香港文化界多年來美好的願景,以及香港人真摯的感情。西九龍是真真正正屬於香港人的。

煇哥,如果有了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香港藝術界的朋友,不再愁沒有表演場地,而香港亦不愁吸引不到高質素的節目,加上我們自由活潑的文化氛圍,香港的文化藝術必定能創出一番新氣象。說到這裏,我忽然很懷念霑叔豪邁的笑聲。重陽節快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可惜的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志平
二○○五年十月八日



2005年10月8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0時58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