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成都談臥龍重建(只有中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十月十二日)在四川成都會見傳媒時的談話全文:

記者:你昨日提到,臥龍方面或需再增加撥款約十多億元,但立法會剛轉屆,香港的財政收入也較預期少。你會否擔心在申請撥款方面會有困難?有關的時間表又是怎樣?

發展局局長:當初我們七月在立法會申請的二十億元,是屬首階段的撥款。我們會按與四川省政府的商討,以及就需要我們援建的項目所取得的資料,重新到立法會尋求額外的撥款,以進行援建的項目。臥龍這個項目是較為特別的。當日我們希望協助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重建,是有鑑於香港對於來自臥龍的大熊貓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所以當日我們表示,在云云眾多的工作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希望援建臥龍自然保護區。因為今次的汶川大地震,臥龍所受的損毀程度非常大,所以當時大家大體上是支持這建議,但沒有項目的具體清單,所以議會希望我們爭取更多詳細的資料。經過了數月的努力,我們已就着臥龍自然保護區掌握了相當相多的資料;或讓我趁着這個機會解釋一點。臥龍自然保護區不單是大熊貓的棲息地,也不單是國家級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和科研地方,它也是一個社區,因為在山區內有人居住。臥龍自然保護區其實包括兩個鎮,一是臥龍鎮,另一是耿達鎮,兩個鎮內共有五千多名的居民,大多是少數族裔,很多是以務農,或是退耕還林來保護竹林為生。因此今次特區政府的援建工作,希望是以較為全面的做法,既可恢復臥龍自然保護區,也可協助當區居民重新生活。在首批二十個援建項目中,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項目是涉及二千萬元人民幣的總體規劃。當然,在做完總體規劃後,便需要「立項」。林業廳已交予我們另外二十五個項目,目前初步估價涉及額外十五億元人民幣。由於這已超越我們在立法會獲批的二十億元撥款,另外還有其它的道路、學校和康復中心的立項。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先同意這二千萬元的總體規劃,然後就着今日所掌握的資料,盡快到立法會,就整個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重建和特區政府計劃援建的項目,作詳細交代,希望立法會支持我們繼續在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重建工作。我深信,基於早前的一些初步反應、我們今次所得的資料,以及過去數月與林業廳和四川省政府蹉商的結果,應該是可以得到立法會和廣大市民的支持。

記者:你對於取得撥款的信心是從那裏來?

發展局局長:我想整體香港市民對汶川大地震中國內同胞所受到的傷害,有着血濃於水的感情。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五.一二之後,民間可在短期內籌集眾多的捐款,反映了香港市民非常關心四川的受災居民。在現階段,我們手上有了充足的資料,也經過多次的考察,並安排立法會議員來到這裡視察情況,我認為,香港這份援建的感情仍然非常深厚。

記者:你提到的二十五個項目是包括什麼?

發展局局長:這二十多個項目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基礎建設,因為整個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損毀程度很大,所以基本建設方面,除要打通303線臥龍至映秀段,還有臥龍區內的道路網絡,當然這些道路是較為簡單的,另還包括供水、供電、垃圾處理、污水排放處理等這些一般小社區所需的基本建設;有數個項目是涉及這一類的。第二類是,正如我剛才所說,因為這是一個有五千人的社區,居民以往一般都是居於高山上,但經過這次滑坡後,其實很多都不適宜住在山上。所以目前的計劃是,重點在河畔找數個地點作居住用途,看來這些地點主要都是圍繞臥龍鎮和耿達鎮。對於這五千多名居民的社區建設,包括學校、社會福利、醫療設施等,這都是屬於第二類,即社區建設項目。第三類是直接跟大熊貓有關,即大熊貓的科研中心、圈養地方和醫院,以至重建往時在臥龍的大熊貓博物館。由於這是野生大熊貓的地方,野外觀察大熊貓的站,也是屬於第三類的項目。

記者:其實十五億元不是一個小數目,會否安排議員再次到四川視察和了解多些?時間上會否希望明年獲批撥款?

發展局局長:時間上我們會積極爭取。因為經過昨天的工作會議後,我了解到不是需要完全把303線映秀至臥龍段打通,方可以進行重建。若要打通這路段,需時最少要兩年。這是否意味着未來兩年都不需要做重建工作?林業廳和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局長向我們解釋,其實是不需要的,因為在打通這條公路的同時,已經積極興建一條「便道」,或稱為「毛路」,即不是一條正規的公路,但適合建材物料的運送和工人的往返。這條「便道」預計在今年年底打通,可通往耿達。由於某些工程項目已經可以啟動,所以他們很希望我們若援建其它的臥龍重建項目,能夠配合他們爭取在明年三月動工。為何三月是重要的日子?由於臥龍在山區的天氣,十一月底至二月底並不適宜建築。所以一到三月,他們希望可以爭取第一時間動工,我們也很希望能配合他們的時間表。

記者:這即時說,一定要在三月之前能取得撥款?

發展局局長:我們是爭取這樣做,但他們都認為,在二十多個分三類的項目中,若有需要可再分緩急先後,如居民的社區設施可能較為急切,配合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博物館的可遲一點。

記者:為了要令撥款申請較容易獲立法會通過,會否因應項目的緩急輕重,分階段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發展局局長:這必須要跟立法會議員詳細蹉商,但我現時暫時的做法是,把所得到的資料,全面的跟議員分享和交代。但昨日就着臥龍這專項工作小組,我詢問了林業廳和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專家,也掌握了如果就着這二十多個項目分緩急先後的資料。

記者:今次行程可說是掌握了那些項目較急切?

發展局局長:其實主要是有兩個信息,第一是毋須待303線映秀至臥龍段全面通車,才進行重建的工作;第二是其它援建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項目中,是有不同的性質,有需要時項目也可以按緩急先後來劃分。但是,不可能把所有重建項目待公路完成後才進行,否則對整個臥龍自然保護區和當地的居民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

記者:是否不排除把十五億元分期撥款?

發展局局長:我們不會排除的。我們在七月申請的撥款是屬首階段,故可以有次階段和有需要時有第三階段。我深信,香港明白國家是在三年完成這重建,而我們在援建工作時間方面已預留多一點,是三至五年。

記者:你估計下次申請的撥款額是多少?

發展局局長:我相信不會只涉及臥龍的項目。如林瑞麟局長所言,目前由四川省交予我們可以援建的項目清單,跟我們昨日簽訂的首批二十個,還有三十七個。三十七個當中,有二十多個與臥龍有關,其餘十多個是與教育、醫療、福利的設施。所以整體第二階段提交立法會的有多少,我們還需要內部與有關牽頭的政策局商量。

記者:今次香港負責臥龍的重建,但一提到「國寶」很多人也很喜歡。有否其他省份表示希望參與這區的重建?或是香港專責這區的重建?
 
發展局局長:我們在很初期時,已表達香港希望援建的項目是基建和臥龍自然保護區,以及以項目進行的一些可以讓居民可使用的設施。因為我們很早已經發覺到,而國家也認為,香港特區是不適宜以對口支援的形式進行,例如廣東省對汶川,上海對都江堰。我們作為特區,是不適宜也未必有全面的能力支援整個縣或市。所以我們提出的時候,也是循着這數個方向進行。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內最急切的是,這些居民的居住事宜,但我提到社區設施時,並沒有提到居民的遷徙的樓房;這是由廣東負責的。

記者:會否不排除再安排議員到四川考察最新情況,令撥款申請更容易獲通過?

發展局局長:我們在昨日的非正式交談中,有向副省長表達了這個意願,但往後的安排要再作詳細跟進。就今次發展局聯同香港建造界五.一二重建工程聯席會議十七位業界代表或顧問中,有兩位現任立法會議員,包括何鍾泰先生和劉秀成教授。能夠讓議員和其他關心重建工作的人士能親身到來體會,是非常重要的。

記者:是否再一次全體立法會議員到來?

發展局局長: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但原則上,就如昨日各位跟我們去視察這條路,親身感受便能知道工作有多艱鉅。之前各位曾問為何要七億元這樣昂貴,但我想大家看過後便會問為何只要七億元建路這麼便宜。所以我們會盡量提交這建議。

記者:省方面的反應如何?

發展局局長:我想他們已聽到我們的意見。

記者:說回臥龍保護區,現在該區全由香港興建和規劃,當中元素是否和以前一樣?還是有些新的元素?現在有否討論或計劃這些?會不會有些香港的元素?

發展局局長:香港的元素是透過香港海洋公園的參與,所以昨日就臥龍簽訂的意向書是三方的,分別是我們、四川省林業廳和香港的海洋公園。就臥龍的工作,海洋公園在規劃編製專案方面暫時扮演技術顧問的角色,但不排除稍後在一些特別項目,如大熊貓醫院、大熊貓科研中心,海洋公園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因為早前在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大熊貓醫院,其實是由海洋公園斥資建造,這正是香港一大特色。回應你剛才所說今次在臥龍的重建工作,據我們在昨天的專家小組掌握的資料,沒錯絕大部分是重建,但在重建的基礎上,也有些元素是提升質素,希望重建後的臥龍自然保護區的質素比以前更高,特別是科研、搶救野外大熊貓和疾病控制這數方面,海洋公園都可以積極的參與。

記者:基建方面香港會否有些技術可給予內地?

發展局局長:若你有留意林局長和他們簽訂的合作安排,其實在項目管理一節,有提到四川省歡迎在援建項目過程方面,引入香港的專業技術和香港的管理經驗。以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段為例,麥齊光常任秘書長曾先後來了三次,分享他在香港管理大型道路、隧道及架空橋的經驗,當地官員也捲起衫袖,凝神細看有關的圖則和走線等,我想這就是兩地經驗交流的最佳例子。

記者:近來的金融市場情況,對政府的財赤可能會構成壓力,對香港的十大基建,會否造成影響?如有關項目未能如期展開?還是趁此機會加快配合?時間表會否有所調整?

發展局局長:大型基建的時間表往往不是受制於財政,反而和那些項目本身是否準備就緒、法定程序是否完成、和施工設計有關。目前我有信心說,這次金融海嘯,沒錯香港作為外放型經濟,一定會受到影響,但政府推動基建的能力和信心是不會受到動搖的。實際上現在反有契機,讓我們將工作做到更全面,來繼續維持香港經濟的動力,繼續透過基建來創造就業。記得兩個月前,我曾和傳媒交代,大力推動基建主要面對兩、三個難題,一是建築成本不斷上漲,對本地通脹帶來很大壓力;二是建造界是否有足夠人手配合。截至上半年,成本飈升的現象仍然存在。例如建築署的新政府樓宇合約招標指數,第二季的按年升幅是百分之四十八,第二季比第一季亦升了百分之十二。隨着七、八月本港而至周邊地區經濟放緩或收縮,可能這些壓力亦會減退。但現在仍言以尚早,最近一些建造界的朋友也跟我說,市道又靜下來,對政府招標工程項目的興趣也重燃。所以這次經濟逆轉,正好讓我們基建發揮「反經濟周期」的作用。在每樣都收縮的環境下,政府透過投資基建來繼續推動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在就業方面,兩個月前我曾和大家說,無論在專業層面如工程師、建築師,還是技術工人層面,我們均擔心有短缺。據我們觀察,這兩方面均有放緩之勢,人手供應應該較為充裕。往時有個現象,大學工程系畢業生,往往有百分之二十的流失率,轉投其他行業如金融。今時他們均投身工程界。同樣工人也會回流。我們會密切留意形勢,繼續推動基建發展。

記者﹕有那些項目更加快?

發展局局長:十大基建是十分長遠的項目,如十大基建的新發展區,我們從沒想到會很快,預計要到二零一八年,古洞北和洪水橋才有人口遷入。所以,要真正做到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和製造就業,不能純粹倚靠十大基建,在其他基建工程上,我們需要同樣的策略、同樣的努力,如渠務、防洪工程、鞏固天然斜坡、水管鋪設和維修。所以我已要求發展局轄下所有部門,要針對性留意這個經濟衰退,我們有什麼契機,可以將恢復經濟動力的角色扮演得更好。第一方面,在所有其他工程,可加強開展能力的,我們一定會做。第二方面,在一些小型工程,未必是政府的工程,但政府可促進其開展。這方面,我特別想說樓宇維修,香港的樓房老化得很快,未必全部能單靠拆卸重建。所以如何大力提升樓宇質素,做多些樓宇維修,我覺得是未來兩年很有潛力的工作,因能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如裝修工人。現在屋宇署、我們的合作夥伴房協、市區重建局,三方亦是做着同類工作,能否將它們各自的工作,以及它們各自管理的各式各樣基金,整合得更好,推動得更快,讓小業主,特別是長者業主,多做這些屋宇維修工程。第三方面,透過基建推動經濟發展,不單是政府的功能,其實私人市場還有一定資金和投資能力。這年我做發展局局長的體會是,這些私人投資的發展商,覺得我們近年的程序比較繁複,很多大型投資項目均受制於我們城規的程序、土地轉換的程序、以至地區的反對聲音,而受到拖延。所以我們亦要求發展局旗下的規劃地政和屋宇部門,優化它們的程序,做到方便營商、方便投資,我相信這能為香港投下強心針。大家在這個金融海嘯下,其實不用太悲觀,正如財政司司長所說,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對這個社會有信心,大家共同努力下,定能將今次金融海嘯下受到的衝擊減到最低。



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4時48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