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一題︰重組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職責的建議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榮鏗議員的提問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答覆:

問題:

有市民反映,近年政府在交通和房屋方面政策失誤、監管乏力及處事不周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翌日路面交通癱瘓、鐵路建造工程被發現施工不合規格和引致周邊建築物沉降,以及房屋與土地嚴重供不應求,市民置業困難而公屋輪候時間屢創新高。該等市民認為,運輸及房屋局難以兼顧運輸和房屋兩大政策範疇,而密切相關的房屋和土地政策範疇分別由兩個決策局掌管亦不合理。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會否重新考慮重組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的職責?

答覆:

主席:

特區政府對改動政府架構,原則上持開放的態度。過往多年,因應社會經濟的演變,政府架構不時亦作出改動,以更好地配合行政長官的施政方針,提高整體運作效率。

事實上,現屆政府上任一年多,已落實了兩項政府架構改動,首先把效率促進組撥歸創新及科技局,以及把法律援助署撥歸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在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表示留意到有不少意見認為,現時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工作過於繁重,建議分拆為兩個政策局,並成立新政策局統籌房屋與土地政策。行政長官大體認同有此需要,稍後會進一步研究如何落實。

近年來,社會部分人士對運房局和發展局的相互角色及合作關係提出了不同的建議。這些建議都希望政府可聚焦和整合資源,以推動各項有關交通運輸、土地和房屋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政府明白這幾方面都是備受關注的議題,社會或因此對兩個政策局的分工格外關注。正因如此,本屆政府上任以來,一直本着創新思維,提出多項確切、可行和務實的措施,致力讓香港成為更暢通和宜居的城市。

舉例來說,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了豁免或代專營巴士繳交政府和專營隧道及道路的收費,連同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開始實施的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可減輕市民的交通費用負擔。我們亦就「三隧分流」提出了具體的隧道費調整方案,希望解決困擾多時的過海隧道交通擠塞問題。運房局亦就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工作投入大量精力,令兩項標誌性的跨境交通基建順利分別在九月及十月相繼開通,讓香港邁進新時代。

房屋一向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我們一直致力豐富房屋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適切和可負擔的房屋,協助市民安居和改善居住環境。政府在今年六月公布修訂居屋的定價機制。新機制改變了評估負擔能力的方法,令售價與私人房屋市價脫鈎,確保每一期出售單位中最少七成五單位的售價,是收入在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的家庭可負擔的,社會對此基本上反應正面。按此新機制訂價的首批居屋將於本月攪珠,明年二月開始選樓。至於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首個位於馬頭圍道的項目亦即將於下個月進行預售。由此可見,我們一直積極主動回應社會訴求,而這些新措施和項目部分經已落實,部分亦將會陸續落實推出。

發展局的多管齊下在土地供應策略方面做工夫,目的是為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需要提供穩定而充足的土地資源。當中,增加房屋用地供應是發展局的工作重點。發展局近年努力陸續改劃210多幅具發展潛力的土地作為房屋用途,亦全速推動各個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項目,包括進行研究、法定規劃工作、申請工程撥款、改善補償及安置安排等。為凝聚社會就土地供應選項更大的共識,行政長官於去年九月委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透過非常廣泛的公眾參與活動,與民共議。今年的《施政報告》亦提出了多個增加土地的構思。發展局會繼續努力開拓土地,以期打破目前的土地短缺困局,提供足夠土地照顧房屋、社區設施及經濟發展的需要。

就郭議員的問題,有兩點我希望在此加以說明及回應。

首先,特區政府一直是以團隊的形式運作,群策群力,做好不同政策範疇的工作。政府內部在不同層面均有恆常的協調和合作機制,而各政策局及部門間亦設有行之有效的溝通平台。無論政府架構和政策局的分工為何,政府亦是以整體的方式運作,並按個別議題的實質需要,透過跨部門的平台讓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合力推展工作。

其次,在施政的過程中,少不免會遇上突如其來的挑戰和困難。在應付這些嚴峻問題時,政府一直以果斷的態度迅速處理,如涉及懷疑違規的情況會嚴肅跟進。政策局的組成與分工,不會影響政府處理問題的一貫態度和決心。我們定當繼續認真及虛心聆聽各界對政府工作表現的意見和批評,但認為並無必要將個別爭議與重組政策局的建議扯上因果關係。

政府會繼續聽取各方聲音,適時進一步研究落實重組政策局的建議。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0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