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一題:大澳棚屋保育事宜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志祥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答覆:

問題:

大澳棚屋經歷歲月洗禮和風暴及火災多次蹂躪,而且棚屋的翻新和重建受現行寮屋管制政策和土地牌照嚴格管制,以致其規模現已十分細小。有市民指出,香港旅遊發展局網站介紹棚屋是大澳漁村的標誌,也是香港最為獨特的景觀之一,因此政府應把棚屋視為文化遺產妥善保育,而不應作為寮屋加以規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任由大澳棚屋透過自然流失湮滅;若否,會否制訂管制及保育棚屋的新政策;若會,新政策的目標、詳情及推行時間表為何;
 
(二)會否改變大澳棚屋只可由直系親屬繼承的規定,讓棚屋得以傳承及保留下去;及
 
(三)會否採取措施改善大澳棚屋的消防、供水、排污、供電、公共照明及對外通道連接等系統;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現時位於大澳涌水道兩旁的棚屋,主要為持有政府土地牌照的構築物(下稱牌照屋)或屬於一九八二年政府進行的寮屋登記中獲登記的寮屋(下稱登記寮屋)。
 
在此讓我先簡單解釋政府的牌照屋和寮屋的政策背景。

政府土地牌照是政府於一九七○年代或之前發出的土地文書,主要為規範當時鄉郊地區政府土地之上違例搭建的構築物。符合牌照條件的牌照屋可獲暫准存在,直至該地點有發展計劃,或因環境改善或安全理由而須清拆,或因「自然流失」而被取締。所謂「自然流失」,一般是指持牌人離世而沒有直系親屬繼承牌照的情況。

此外,政府在一九八二年進行全港寮屋管制登記,為當時在政府土地及私人農地上搭建的違例構築物,記錄位置、尺寸、建築物料及用途,作為寮屋管制的基礎。如構築物其後與一九八二年寮屋管制登記紀錄相符,一般可獲「暫准存在」,直至因發展計劃、環境改善或安全理由而須清拆。對登記寮屋來說,所謂「自然流失」,一般是指構築物無人佔用,而相關的寮屋登記編號被取消。

由於這些構築物並非按照相關法規搭建,在結構、密度、消防規格、通風及衞生標準等方面可能未如理想。上述牌照屋和寮屋政策的目的,是凍結並逐步減少社會上違例構築物的數目。

就問題的三個部分,經諮詢相關部門後,我回覆如下:
 
(一)就大澳棚屋而言,因上述所謂「自然流失」的情況,而令相關牌照或寮屋登記號碼被取消的個案過往兩年並沒有發生。

上述的牌照屋和寮屋政策全港適用。而就大澳棚屋的保育而言,我們覺得近日建議成立的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或者能為社會提供一個新的契機。考慮到大澳棚屋的特色,政府會在未來探討是否可以運用擬議的「大嶼山保育基金」,讓已交還政府的棚屋構築物毋須被清拆,而可被用於對社區有裨益的用途。例如,因應地區情況和意見,這些本來會被清拆的棚屋構築物,可能可以透過適當機制,交給非政府機構作活化和管理,以達致文化保育及服務社區的目的。政府目前正就有關可能性作進一步考慮。

至於仍然有人使用的牌照屋或登記寮屋,有關人士可以按照目前政策申請重建或修葺有關的牌照屋或登記寮屋,政府方面會作出合理的審批。
 
(二)根據現行政策,倘若牌照屋的牌照持有人逝世,在一般情況下,只限由直系親屬申請繼承。至於登記寮屋,政府並不管制佔用人的身分,只要構築物與一九八二年寮屋管制登記紀錄相符,便可獲「暫准存在」。

在轉讓方面,牌照屋的條款訂明不得轉讓;登記寮屋則根本沒有土地的合法業權。由於政策原意是逐步減少社會上的非法構築物,避免不合法規和安全標準的構築物長期存在,政府不打算改變現行安排。容許這類構築物合法轉讓,亦會對社會造成深遠影響。
 
(三)各政府部門一直努力推進多項改善大澳地區和棚屋的工程和措施。消防方面,現時大澳兩間消防局已因應大澳的鄉村小路和棚屋情況制訂相應救援安排,並特別為大澳棚屋一帶的路邊設置多個「滅火工具箱」。消防處亦有定期向當地居民講解防火安全的知識,安排定期火警演練。

供水方面,大澳棚屋有足夠的食水供應。水務署亦計劃協助居民更換棚屋公共通道上的水管,使棚屋的食水供應更為可靠。

排污方面,政府已有計劃全面改善大澳的地下公共排污系統。未來政府會把污水渠盡量延伸至接近棚屋的政府土地之上,及預留終端沙井位置,讓棚屋居民可適當接駁其污水渠以使用有關設施。
  
供電方面,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定期巡視區內的供電設施,並會與居民保持聯繫,確保供電穩定和安全。

路政署和地政總署一直為該區的公共照明系統進行維修保養。離島民政事務處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為部分棚屋區的公共通道加裝照明燈。

土木工程拓展署目前正分階段推展大澳改善工程。第一期工程於二○一三年三月已完成,主要包括於一涌興建河堤及污水及雨水系統改善工程,減輕水浸風險。目前第二期第一階段正進行中,稍後亦會就第二期第二階段,即包括所謂雙橋的工程,進行相關的設計工作。

主席,各相關政府部門會繼續不時檢視大澳居民對各種社會服務的需求,因應地區需要作出適當安排和改善。多謝主席。

2019年5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0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