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有關發展局政策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十一月二十六日)在《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闡述發展局政策範疇措施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日很高興有機會和陳帆局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以及幾位常任秘書長,一齊向大家就《施政報告》房屋及土地供應方面作簡介。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闡述了本屆政府在造地方面的工作進度和未來的工作。去年,政府宣布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目前我們正全力推展各項建議,並且深化及豐富造地策略,以求加快土地供應。
 
首先,有關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方面的工作。推展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是大幅開拓土地的重要環節。在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在過往一段時間都取得一定成果。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土地平整及基建工程正按計劃進行,發展私營房屋的地盤已經開始納入賣地計劃,而首批公營房屋預計可於二○二六年建成。
 
東涌新市鎮擴展方面,東涌東填海工程於二○一七年年底展開,首幅經填海而得的房屋用地已於本年三月交付香港房屋委員會建屋,可望於二○二四年初建成約一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首期工程亦已展開,而第二期發展的詳細設計亦剛於今年九月展開。
 
同時,元朗南發展的法定規劃程序亦已展開,我們爭取在明年下半年就第一期工程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目標是在二○二八年落成第一批公營房屋單位。
 
新界北發展是中長期主要土地供應來源。政府在二○一九年九月展開第一期發展研究,涵蓋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另外我們會爭取在二○二一年及早為另外兩個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即文錦渡物流走廊,以及新界北新市鎮(包括香園圍、坪輋、打鼓嶺、恐龍坑和皇后山)展開相關規劃及工程研究。
 
發展棕地是政府「多管齊下」土地供應策略的重要一環。新界約1 579公頃棕地,當中超過一半(約803公頃)在未來已經陸續有發展計劃,會發展成房屋或其他用途。餘下大約700公頃的棕地,當中450公頃我們認為可能具較高發展潛力的,規劃署已完成檢視當中160公頃,物色了約36公頃,透過與其相鄰的土地併合利用,粗略預計共可提供超過2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規劃署亦正檢視餘下290公頃的棕地,我們盼望在不久將來可以完成相關研究。
 
此外,一些由政府主導的規劃研究,我們亦計劃適時收回土地作發展,當中包括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三個市區寮屋區,我們打算重建成高密度公營房屋項目,有關研究進度理想。我們將邀請香港房屋協會負責執行這三個項目,爭取在明年上半年陸續展開有關土地規劃工作,期望二○二五年起可以分階段開展工程,三個項目預計可提供大約6 300個在市區內的公營房屋單位。
 
關於局部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方面,政府已就發展球場位於粉錦公路以東大約32公頃用地作高密度房屋用途進行研究,我們期望在明年年初完成研究,接着會啟動相關法定程序,爭取在二○二三年九月有關土地復歸政府後,可盡快展開土地平整的工作,以配合其後的公營房屋發展。
 
至於其他土地供應措施方面,我們在今年五月初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辦事處至今收到大約有關10個項目的查詢,並已作初步討論和考慮。根據相關機制,當收到正式申請,我們會適時作出公布。
 
關於土地改劃方面,大家知道,我們一直表示會改劃210多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累計完成當中約140幅,即大約三分之二,可提供近20萬個房屋單位(超過七成是公營房屋)。目前有八幅用地正在改劃中,我們亦計劃在本年度開展改劃大約25幅用地。
 
在填海造地和其他發展方面,填海造地是開拓新土地的重要措施。事實上,在不同的措施中,只有填海造地才可以令我們真真正正有新增的土地。大家知道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會在明日進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撥款審議程序,我們很期望能夠得到公眾及立法會的支持,讓研究可以早日上馬。
 
此外,我們亦會就重新規劃屯門西沿海發展和龍鼓灘近岸填海相關研究於稍後進行撥款申請。
 
小蠔灣車廠發展方面,大家或者都知道,我們近年積極與港鐵探討善用小蠔灣車廠上蓋用地進行發展,當中我們已就佔地30公頃的車廠用地制訂分區計劃大綱圖,此發展項目可望於中長期提供約20 000個單位,當中約一半主要會是資助出售房屋,其他為私人房屋,形成一個具公、私營房屋,並且會提供相關社區設施,亦會設有一個新鐵路站的新社區。我們預計完成各項所需的審批程序和工程設計後,首期項目可於二○二四年左右動工,目標是首批約6 000單位可於二○三○年起陸續入伙。
 
北環線沿線用地近幾日都有討論。運輸基建有助釋放土地發展潛力,政府未來會加緊落實北環線鐵路項目,配合古洞北新發展區公營房屋入伙,以及帶動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一帶的發展。政府至今在沿線附近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的房屋用地,我們相信和期望這些用地可以帶來超過70 000個房屋單位,並會以70:30公私營房屋比例作為規劃目標。
 
除了積極進行規劃和造地的工作,我們也需要積極落實規劃的項目。接下來,我們會從兩大方向做工夫,第一,我們會努力理順和簡化現有制度;第二,我們會做好個別項目的審批。
 
在檢視制度方面,發展局在二○一七年已經成立專責督導小組,以精簡屋宇署、地政總署和規劃署審批發展項目的流程。未來,我們會擴闊督導小組的組成和工作範圍,納入發展局以外的審批部門,檢視更廣泛的發展審批程序,亦會努力理順不同政策局之間與發展相關的要求。
 
在個別項目方面,發展局亦會成立「項目促進辦事處」,跟進較大規模的私人發展住宅項目。目前預計涉及的項目需提供不少於500個住宅單位,才會歸入由這個辦事處處理。辦事處會協調參與審批的政策局和部門,加快處理有關規劃、地契修訂相關程序的審批申請,並努力協助解決可能出現的爭議。
 
我們理解不同政策局和部門會指定一位助理處長或以上的專責人員,與「項目促進辦事處」緊密聯繫,共同加快處理申請。
 
我們亦會嘗試利用「標準金額」徵收重建工廈的補地價。在二○一八年的《施政報告》推出了多項有助活化工廈的措施。市場對重建一九八七年前落成的工廈,放寛最高核准地積比率方面的措施反應正面。自推出以來至九月底,城市規劃委員會已批出大約32項相關申請,有關申請在重建後可望提供大約600 000平方米新的商用或工業樓面。
 
目前,土地業權人重建工廈作其他用途時,須向政府申請修訂地契和補地價,補價金額視乎個別工廈的位置和用途而有所分別。商議補地價的過程往往需要大量時間,亦隱含相當的不確定性,不利於鼓勵活化老舊工廈的政策目的。
 
發展局和地政總署會推出先導計劃,以一套預先公布的「標準金額」計算補價。這措施的主要目標是讓業界可以更好地掌握改契成本,加快完成改契程序,從而鼓勵更多老舊工廈重建以提供更多適切安全的商業或住用樓面。我們盼望在明年初可以向社會就計劃的進一步細節詳加解釋。
 
關於「躍動港島南」。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建議推行「躍動港島南」計劃,發展局會成立由跨專業團隊組成的「躍動港島南」辦公室,聯同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共同研究及推展一系列措施,當中包括:
 
- 提升香港仔及黃竹坑一帶的文化及消閒設施;
- 透過政府的活化工廈政策,加快黃竹坑舊式工廈的重建或改裝,為新興行業及文化藝術提供更多營運空間;
- 研究有否重建或整合區內現有公共用地或設施的空間,當中會透過「一地多用」模式作推動;
- 採取「地方營造」的手法,美化公共空間和市容,並透過小型工程,提升黃竹坑商貿區及附近海濱地區的行人暢達性。
 
在基本工程投資方面,自二○一七年,基本工程每年的開支一直維持在700億元的水平。我們預計在二○二一至二○二二年財政年度開始,基本工程開支將持續增長,並在未來幾年超過每年1,000億元。
 
在「振經濟,保就業」的大原則下,我們相信繼續投資基本工程可以更有效支持經濟,加速社會復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令社會各階層都能受惠。

在二○一九/二○立法年度,立法會共批出超過1 700億元與工程相關撥款。截至十一月中,86個項目中已有58個項目批出工程合約,其餘28個項目亦正在進行招標。我們會在合適的情況下盡量採用「同步招標」的方法及努力壓縮評標時間,務求加快項目招標程序,盡快推展基建發展。
 
另外,政府已大致完成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的詳細可行性研究。我們的最新建議是推展「多元組合」模式的環保連接系統,具備環保元素和暢達連接功能,當中包括:
 
- 新增的巴士和專線小巴,當中會適當採用電動車輛,以減低排放;
- 發展自動行人道網絡;
- 興建行人與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
- 建造高架園景平台連接港鐵觀塘站;
- 在啟德發展區設置水上的士站。
 
接下來,我們會收集公眾對「多元組合」模式建議的意見,希望盡快可以將有關建議付諸實行。
 
現在將時間交給陳帆局長。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十一月二十六日)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其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圖示(左起)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陳美寶、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唐智強、陳帆、黃偉綸、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甯漢豪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出席記者會。

2020年11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18分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十一月二十六日)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其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圖示(左起)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陳美寶、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唐智強、陳帆、黃偉綸、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甯漢豪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出席記者會。 

網上廣播

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