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出席「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開幕禮致辭(只有中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十一月九日)在「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開幕禮的致辭全文:
   
  陸局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陸進)、各位嘉賓、各位傳媒朋友:

  大家晚上好!我很高興今天為我們這個很重要的展覽――「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主持開幕典禮。

  香港位於祖國南疆,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以歷史建築來說,我們有114項根據法例被列為法定古蹟的歷史建築,也有大概1 200項已獲行政評級的歷史建築。可以說這些建築就在我們咫尺之處,也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在這些豐富的歷史建築當中,有傳統的中式建築,例如祠堂、廟宇、書室;也有西洋和其他外來族群的建築,例如教堂、學校、民宅、回教廟等。每一座歷史建築都承載着獨特的歷史和文化,不少更加與我們近代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息息相關,譬如說辛亥革命之後,清朝遺臣南來香港,與本地紳商攜手為保存中華傳統文化而勞心勞力,有些紳商更捐錢捐地,興建大樓,做的是甚麼呢?是傳承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教授國學、推廣儒學等。到了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南來的文化界人士在香港組織抗日文宣工作,本地華人再次出錢出力接濟飽受戰火摧殘的內地同胞和支持祖國抗戰。香港淪陷後的三年零八個月期間,抗日游擊隊英勇拯救文化界人士,逃出日軍虎口的秘密大營救,還進行了一場場可歌可泣的抗日游擊戰事。戰後,祖國繼續以鐵路每天運送鮮活食品到香港;而香港市民也以鐵路回鄉探親,反映祖國與香港密不可分的關係。
   
  就是在這些堅實的文物建築基礎上,發展局和國家文物局構思了「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這是我們第一個合辦的展覽,意義深遠。展覽將歷史建築的「有形」載體所承載的「無形」但濃厚的家國情懷,活現在老百姓眼前。展覽透過超過二十幢歷史建築和遺跡訴說我們的家國情懷,包括香港大學鄧志昂樓、馮平山圖書館、孔聖講堂等在傳承中國國學和傳統文化的貢獻。另外,我們中國銀行大廈反映中國銀行於戰時將海外僑胞捐贈的款項轉交內地這個重要的歷史,也有東華義莊和東華醫院主樓大堂細說東華三院在聯繫海外華人、支援災民的重要角色等等。
   
  香港與內地一脈相連,甘苦與共。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我們可以從屹立古今的歷史建築中,回顧香港與祖國之間的連繫和情感,細訴承傳教化和危難互濟的感人故事。
   
  我在此特別感謝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讓我們這次展覽順利開展。在我們準備的過程中,國家文物局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和珍貴照片及視頻。我也衷心感謝為展覽借出珍貴藏品和協助拍攝他們的歷史建築的團體和個人,讓展覽更為豐富出色。這次展覧共展出140多項文物、圖片、影片和模型,令大家了解這些歷史建築所反映的家國情,並感受兩地人民風雨同舟的精神。最後,我祝願我們這次的展覽圓滿成功,再一次感謝各位!
 


2022年11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13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