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八題: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工作

以下是今日(四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毓偉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工作,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每年渠務署收到多少宗水浸報告,並按全港18區列出分項數字;該等報告所涉及的水浸地點中,有多少個屬重複發生水浸的地點;相關政府部門在事後有否調查該等地點出現水浸的原因,並採取改善措施;如有,有關工作的進展為何;
 
(二)過去三年,每年因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數目為何;因山泥傾瀉而導致行人路及道路堵塞和損毀的數目及有關修復工程的平均所需時間為何;當局自去年九‍月的世紀暴雨至今,在防治山泥傾瀉上所進行的工程及其進度為何;
 
(三)鑑於渠務署的資料顯示,現時全港只有四個水浸黑點,但近年在颱風及暴雨期間出現嚴重水浸的地點均非水浸黑點,當局會否考慮檢視水浸黑點的數據或另訂機制,令市民清楚了解其居住地區內容易出現嚴重水浸的地點,以及讓相關政府部門在有關地點優先採取防範措施及進行清理淤塞渠道等工作;
 
(四)鑑於過往在颱風及暴雨期間,多處商場及地下停車場出現水浸而令商戶及車主蒙受損失,當局有否系統性地向物業管理(物管)公司及物管人員作出防洪指引或建議;針對容易出現水浸的商場地庫或停車場地下樓層,當局有否特別措施協助相關業主立案法團及物管公司妥善做好防洪措施;
 
(五)鑑於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表示,全速推展超過80億元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有關工程至今的進度及預計完工日期為何;鑑於渠務署署長早前表示,自去年九月的世紀暴雨至今,各區進行多個小型排水改善工程,至今該等工程的數目、地區分布及進度為何,以及該等工程能否在今年雨季來臨前完工;及
 
(六)會否在今年雨季來臨前進行演習(包括跨政府部門演習),以為暴雨下的整體應變操作及救災安排作好準備;如會,詳情為何;會否研究如何作出更有效的預警,讓市民及早作出準備?
 
答覆:
 

主席:
 
  本港去年九月屢受極端天氣影響。其中於九月七日晚上,天文台總部錄得一小時雨量158.1毫米,是天文台自一八八四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去年九月和十月,天文台錄得的累計雨量達1 600毫米,佔全年平均雨量約六成。儘管面對破紀錄暴雨,香港雨水排放系統的整體排洪能力仍發揮了功用,社會亦在最短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
 
  因應香港地形情況,渠務署一直以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截流」、「蓄洪」及「疏浚」,以加強全港不同地區的防洪能力,過去在各區完成多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有關地區的水浸風險已減低。現時,渠務署正進行11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另外,每當預測有暴雨或颱風來臨時,渠務署會提前部署,預早派遣隊伍巡查水浸風險較高的地點,並按需要清理淤塞的雨水排放系統。此外,當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渠務署會即時啓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處理水浸事故及清理淤塞渠道和河道。當暴雨過後,渠務署亦會巡查主要渠道和河道,清理雜物如泥石、樹葉和垃圾,以及進行所需的緊急維修工程,為下一次暴雨來臨前作好準備。

  就提問的各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在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期間,渠務署合共確認257宗水浸報告,有關水浸報告按分區的數目,請參閱附件一,其中有22處地點出現多於一次水浸。渠務署已檢視每宗水浸報告的成因,當中主要因排水口或集水溝被樹葉、泥沙或雜物阻塞。渠務署已於該等地點加緊清理渠道及進行雨季前巡查和所需的排水改善措施。

(二)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於二○二一、二○二二及二○二三年接獲的山泥傾瀉事故報告分別為146、76和601宗;當中影響行人路或道路的山泥傾瀉數目分別為95、37和340宗。除個別較大型山泥傾瀉事故(例如二○二三年九月世紀暴雨所引發的耀興道山泥傾瀉)外,大部分緊急修復工程在數日內完成。

  為應對暴雨所帶來的山泥傾瀉風險,相關政府部門和私人業主須定期檢查及維修其斜坡,確保斜坡妥善保養。此外,土拓署持續推展「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按「風險為本」原則,持續強化斜坡抵禦惡劣天氣的能力。土拓署正就近年暴雨引發較大型的山泥傾瀉事故進行系統性調查和研究,檢視「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的風險評級準則,優先審視那些有機會對市民生活構成較大影響的天然山坡和人造斜坡(例如在唯一往來的行車道旁的斜坡),釐定防治山泥傾瀉工程的優次,以及為更多的天然山坡進行風險緩減工程。

(三)水浸黑點是渠務署根據雨水排放系統的設計排洪能力、以往的水浸紀錄、接獲的水浸投訴及相關地點的防洪標準而編製。

  根據以往的觀察,很多水浸個案的成因是由於樹葉、泥沙或雜物等隨逕流沖到排水口而導致淤塞,並不涉及排放系統的設計排洪能力。渠務署現時已識別全港約220個容易受雜物或枯葉等阻塞而出現水浸的位置。每當預測暴雨來臨前,會安排人手加強巡查,如發現淤塞,立即安排進行清理淤塞渠道等工作,以減低水浸風險。

(四)渠務署編訂了防洪及緊急應變措施實務備考,並上載至部門網頁以供公眾參考,當中包括適合商場地庫或停車場地下樓層的防洪措施,包括安裝可拆式擋水板和提升出入口平台等,而緊急應變措施則包括擬備應變計劃及進行演習等。渠務署在雨季前會與相關持份者,包括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公用事業和物業管理組織舉行會議,加強各界人士對有關防洪及緊急應變措施的認識。渠務署亦與地區屋苑管理公司聯繫,就如何防範屋苑地下停車場及地庫等設施出現水浸提供技術意見。

(五)渠務署計劃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為七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項目爭取撥款共約80億元(按二○二三年九月價格計算),為多區(分別為旺角、黃大仙、觀塘、九龍城、港島東、大埔、沙田及西貢)進行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渠務署已加快工作,正為有關工程項目同步進行招標,以壓縮工程合約的採購時間,以期在獲得撥款批准後盡快開展改善工程,目標在約三年半至六年內分階段完成七項工程。

  自去年九月至今,為盡早減低各區水浸風險,渠務署正在全港各區進行一系列跟進工作,當中包括約120項小型改善工程,包括改善現有進水口及加建路邊集水溝和排水渠等,這些工程已大致完成。

(六)為應對未來的極端天氣,保安局會定期在風季前舉行跨部門演習,藉此加強各政策局、部門及其他相關機構的準備、合作及協調,確保各部門和機構採取迅速和有效的應變措施,以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讓社會盡快回復正常。今年的跨部門演習會在五月舉行,演習模擬超強颱風襲港時造成廣泛的財物損毀及主要幹道被嚴重阻塞,各參與者需闡述應對不同情境時的應變行動,讓各參與者更了解彼此在應對超強颱風時的角色和責任,有助各部門作充分的準備及提升協調能力。

  就預警方面,政府會繼續引進先進的氣象觀測儀器和研究使用例如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同時亦會加強與各地氣象部門的氣象數據交換、信息溝通和預報技術科研合作,以提升監測極端天氣和加強預警預報的工作,包括氣象預測預警、水浸、山泥傾瀉等。政府將繼續加強各方面的能力,以應對極端天氣所帶來的挑戰,保障香港市民的生命和財產。

2024年4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2分

附件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