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發展局局長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一環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十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一節:發展基建 繁榮經濟)的致辭全文︰
主席,這個環節的辯論主題是發展基建,繁榮經濟。我會按你的指示集中就發展基建、繁榮經濟的發展局工作作回應,基本上是關於基建發展及土地供應。至於多位議員提到有關優質建築設計、市區重建、樓宇安全或吳靄儀議員用大量時間講的強拍條例,我會於一下節再作回應。
雖然這個環節的主打是基建,但談基建的議員非常少,我的紀錄好像只有何鍾泰議員及張學明議員,劉秀成教授特別講一些設計上的問題,這亦是可以理解的。相對於本屆政府第一、二年的辯論,基建已經有相當良好的進展。我記得在二○○七-○八年在這議會進行辯論,我感覺好像被人「追數」般,(被追問)承諾每年平均約290億元的基建開支去了哪裏?包括工會的議員。但這兩年來,大家也看到特區政府透過不同的政策局及部門大力推動基建,我們的基建開支,隨著這些努力,已經由二○○七-○八年的200億元,上升至本財政年度的496億元。展望未來數年,財政司司長亦預告基建開支亦會停留於500億元甚至或以上的水平。
基建開支的增長是非常適時的,在二○○七年行政長官提出後,我們於二○○八年年底不幸遇上金融海嘯,令建築業亦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但由於我們這些適時的基建開支,很高興向大家匯報,本港的失業率於建造界方面大大降低,由當時高峰期的12.8%,已經持續下降至最新一季的6.6%,雖然正如何(鍾泰)議員所講,仍然是比整體的4.2%的失業率稍高,但前景是良好的。近來大家都聽到建造工人有薪金的改善,這亦是工會的議員樂見的現象。
何(鍾泰)議員提醒我們不要只記掛十大建設,因為業界希望香港的基建發展及基建開支持續穩定,這才是對業界及工人最有利。事實上過去數年我們亦不是只進行十大建設,除了十大建設外,我們亦投放基建進行其他很多優質城市的計劃,可能各位議員在日常身邊會發覺,或主席亦有留意,現時很多馬路在進行水管鋪設工程,亦有大型防洪工程、斜坡管理工程、綠化環境。各位議員於上一個立法年度亦批出很多多元化工程,例如淨化海港計劃的第二期A,及大嶼山的醫院、將軍澳的室內單車場,及高山劇場擴建。除了大型工程外,議員亦不斷提醒我們小型工程更有利於開設就業,所以小型工程的撥款亦是處於一個很高的水平,今年是超過85億元。
有兩位議員,包括何(鍾泰)議員及張學明議員問及蓮塘口岸的進展,因為這個東部口岸對於我們和深圳的連結,或和內地東部的發展是非常重要,我亦在此向各位議員簡單匯報。自從港深雙方於二○○八年九月同意這個項目要全速上馬亦成立了一個專責小組後,進展基本上是按部就班,亦是良好的,各項的前期工作已經開始進行,包括口岸通關的規模、工程的時間表,委託部分跨境工程予深方,以及聯合主辦口岸聯檢大樓概念設計國際競賽工作,我們亦已達成共識,稍後便會開展首次由港深雙方進行關於聯檢大樓的設計比賽,落實執行時我一定會留意劉(秀成)議員提醒我們在進行這些設計比賽要小心。目前我們預計口岸應該可於二○一三年動工,會爭取於二○一八年落成啟用。
除了現時進行的基建工程,何(鍾泰)議員亦提醒我們要為下一個所謂十大以後,Post十大基建工程,其實亦有一些跡象可尋,這些下一階段的大型基建在哪兒呢?只要看看我們現時進行的規劃,以及一些聯合規劃及工程研究便可看到,包括張學明議員曾經詢問或希望我們加快的新界東北發展區——古洞北、粉嶺北、坪輋/打鼓嶺三合一的新界東北發展,我們已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公眾參與,稍後會諮詢公眾和立法會,我們就這個三合一的發展區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整個公眾參與計劃可以於二○一一年年底完成,隨後進入工程、立項、基建的工作。
另一個大型規劃研究是洪水橋。早前因要等廣深西部快速軌路的研究有一定的看法,才開展洪水橋的研究,我在這裡向各位議員匯報,我們在明年八月會開展洪水橋估計可容納十六萬人口的新發展區的研究。
另一個將會在明年年底前開展的是東涌餘下的發展計劃,在港珠澳大橋規劃完成,以及香港國際機場稍後完成其2030的規劃,所以是時候我們啓動東涌餘下的發展計劃。另外,為增加土地供應,我們就三個石礦場進行大型規劃研究,分別在安達臣道、藍地及南丫島。為表示我們開拓土地不遺餘力,我們正在做,亦快將完成,有關如何善用香港的地底空間及岩洞,我亦為此親自到挪威奧斯陸考察。
在這些工作中,當然最重要一環,是議員均希望見到房屋用地的供應。由於發展局將會全力支援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房屋用地督導小組,我會在這裡詳細回應議員的提問。
近年私營樓宇供應偏低,行政長官於今年施政報告提到,由於近年土地發展的確面對不少挑戰,或正如劉江華議員說有些阻滯。我自己選擇不用「阻滯」或「阻力」或「有反對聲音」,這些是我們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可能主席你也同意,每一個城市發展到這階段,市民對於我們的城市有不同的訴求,所以近年出現了不想在維多利亞港填海,不喜歡看見屏風樓,要保育、要有文物、歷史,這些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共同面對這些挑戰,不要讓它們成為阻礙我們房屋用地供應的理由。所以近年我們在規劃程序及公眾參與方面做了大量的功夫,但我不能保證所有的挑戰和困難都迎刃而解。我相信到下一階段我們再開拓土地,又會面對新一輪的挑戰。
其實有幾位議員已經提醒我,例如張學明議員談到「發展還發展、保育還保育」,鄉郊土地業權人的利益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何俊仁議員提醒我寮屋安置及優惠補償政策如果不理會,下一階段便會困難重重。我們最近也有兩、三個個案,發覺一九八二年寮屋安置及補償政策於今日實施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在這裡必須指出,寮屋畢竟是一些沒有業權、沒有地權,是當年政府以一個容忍態度認可的。所以,如果認為寮屋政策有改善空間的話,我樂意去看,但不等於我們今日沿用寮屋政策作安置補償,而被認為是強搶民產,這就不太可以接受。
當然,在這一系列的挑戰和困難內,還有陳淑莊議員講的小型屋宇政策,這些都是下一輪的挑戰,無論是為了做好我這份工,或者好像詹培忠議員說我們做人、做官要有使命感,我都不會迴避,都會在未來的日子希望同大家公開討論。
就今次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有關房屋土地供應的問題,很多議員都聚焦在這二萬的數字,行政長官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平均每年需提供可興建二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由於涂謹申議員的陰謀論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在這裏要澄清,我作為這段文字的執行者,這個二萬的數字,正如行政長官所說,並非建屋量的硬指標,也不是我執行房屋土地供應的封頂數字。今次行政長官就房屋土地供應最重要的一個訊息,是我們會透過建立土地儲備,來保證我們有充足的供應,從而希望樓價可以穩定。
所以我相信如果我按這些工作及在財政司司長主持的小組的督導下,開拓新的土地是順利的,是可以在某些年份做到多過兩萬,甚至平均多兩萬放進土地儲備,恐怕不會令行政長官不高興,甚至他可能會歡迎我們這方面的工作。畢竟我們在建立土地儲備,讓政府有更多實力可以按市場變化作出應變。
談到應變,行政長官亦在今次提到,這也是重申今年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談到,我們雖然仍以勾地表制度為主導,但已經透過政府主動賣地來供應市場。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透過主動賣地公開拍賣了三塊土地,以後我們也會按這情況向市場供應土地。
但如果要像李永達議員說總之有二萬便全推出市場,恐怕這不是主動,而是主導市場,因而產生不良後果,恐怕特區政府便要承擔責任。所以我希望議員感受到我們在房屋土地供應裏面是不遺餘力的。
至於李永達議員要知道那些資訊,其實近年我們對於土地供應的資訊透明度已相當高。我們亦解釋了這二萬私人樓房土地的供應是來自數個途徑,包括由政府出售的政府土地,亦包括由港鐵或巿建局招標的土地,亦包括私人土地契約的修訂、土地的交換、或無需修訂契約、或土地交換但可重新發展的地段。在這三方面,當然政府的影響程度不同,但實際上在每一個範疇,政府也有功能可循著我們今次的目標來增加土地供應,如改善我們在重新規劃,最近我們將三十幅工業和商貿地改作住宅用途,亦包括更好的部門協調,令可能有些私人發展項目在協調下能盡早推出巿場,亦包括在土地契約修訂或談地價時,採取更精簡的程序。所以這些工作往後亦會向督導小組匯報。
但畢竟香港的土地有限,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選擇了以很集中、很高密度的高空發展。主席,其實有很多人很羡慕這個發展模式。近年我有很多出外的機會,亦接待很多外來的訪客,他們很驚訝香港這個地方可保留那麼大片的綠化區域給公眾和旅客享用。但這帶來很大的挑戰,因在這大概兩、三成的土地裏發展當然不是易事。怎樣將未成型的房屋土地變成生地,即可隨時供應巿場,再透過我們主動賣地或發展商發展成為熟地,這過程不簡單,所以我不會低估往後工作的難度。但總的來說,我們一定會按行政長官給我們的指標去努力。
在這方面,財政司司長剛才亦說,我們希望有新思維來探討如何開拓土地,所以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到維港以外的填海,這是個相當重要和大的課題。梁美芬議員提醒我們,環保要做得好,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如劉江華議員提出的,要與社會討論。地只有這麼多,需求亦很多,大家要作平衡去考慮。何秀蘭議員亦提出,若我們有空置或地積比率用得不好的政府設施用地,甚至是公共屋邨的用地,是否有重建的空間。這些都是我們會研究的。唯一有一樣比較困難,就是方剛議員提出把工廠也變住宅,這有一定困難,不是不想做,但從城巿規劃和優質生活環境方面,似乎很難找到解決方案。
在此容許我回應黃定光議員提到,我們活化工廈的措施自去年十月提出,今次無再提及,是否無跟進,這與事實相距很遠。其實自去年十月公布後,我們一直馬不停蹄做活化工廈的工作。今年四月一日政策正式推出,透過地政總署成立特別小組集中處理,以更精簡程序審批工廈重建及整幢改裝的申請。
至目前為止,我們共收到二十九份申請,其中五項已批出,其他的不是不批准,而是尚未批准,正在處理中。這五項活化申請,有四項是改裝,一項重建。我們特別留意到,一如所料,超過一半申請整幢改裝的工廈,不是地產商,而是有工業背景的業主,相信林大輝議員應該會認識一些業主,這是當時我們設計這個政策,希望以前貢獻香港製造業的工業家,他們現時持有工廈,「半生不死」,怎樣能透過一個有利的政策,釋放這些工廠大廈的潛力。這是整個政策的背景。在申請整幢改裝工廈的主要用途都是商業用途,是廣泛性的商業用途,包括辦公室、食肆、零售等,提供各種直接服務的場所,亦有利於行政長官所謂六個優勢產業的推行。
黃定光議員特別提到尚有一些阻滯,是在工廈改裝方面沒法符合《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下的停車位安排,其實這問題已大致上解決了。我們在設計時亦認同有這個問題,因為一般辦公室及商業大廈,相比於工業大廈,私家停車位的數目是多四倍的。所以一幢工廈改裝要滿足多四倍停車位的要求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已經跟運輸及房屋局及運輸署商討,制訂了一套指引,要求提出申請的工廈只需起碼符合上落客貨設施標準的下限,而私家車停車位方面,只要能證明已經盡力使用工廈內原有設計為泊車的空間提供泊車位便可。但如果盡了力也做不到,只要能夠符合這套指引的指定條件,運輸署是願意考慮接納一個較低的泊車位標準。這些條件包括該工廈處於主要公共交通服務五百米以內,第二是這個地盤不是處於有顯著違例泊車問題黑點的地方,第三是相關地盤附近有額外的泊車位供應。
事實上我剛才說過,四幢獲批整幢改裝的工廈中,其實也無法符合標準,甚至有兩幢獲批整幢改裝的工廈,因為地盤的限制,只能提供上落貨的設施,完全沒有提供任何泊車位,也獲得運輸署同意,所以這不會成為整幢改裝工廈的難題,希望黃(定光)議員能夠放心。
還有一個我們看到的效益,是除了地政總署收到修訂地契的數字外,在城規方面,雖然很多工廈整幢改裝的新用途不需要取得城規的批准,這是屬於商貿及商業地帶內的第一欄「經常准許的用途」,但或許有些業主想做第二欄的用途,所以自從行政長官在去年提出活化工廈後,直至今年九月底,即不足一年內,城規會已收到十三宗改裝整幢工廈的規劃申請,相對於提出工廈活化之前五年以內只能收到三宗同類的申請,這個數目是明顯增多的。所以隨着業主得到規劃許可後,地政總署收到的土地契約修訂亦會隨之增加。無論如何,我們有未來三年的時間處理工廈活化。
最後,我們在做這項工作時,和在今次辯論中,亦聽到有些議員提出工廈活化方面措施是否再能夠改善。我完全接受這意見,所以我已經將原來在措施推出一年半後的檢討,即來年年底進行的檢討,提早在今年年底進行,我手上已有數項意見讓工廈更能地盡其用,包括我們建築師提的意見,所以如果各位議員有意見,我樂於在其他場合與各議員探討。
主席,我謹此陳詞,懇請各位議員支持本年度的施政報告,多謝主席。
完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20分
返回
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