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十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議案辯論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近期有很多社會人士關注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我今天想利用這機會向各位議員解說一下這個計劃的醞釀過程和其重要性。
首先,我必須強調,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一向是以服務香港人為指導原則。這個新市鎮是為了回應香港人對優質生活環境的渴求,和照顧香港人長遠的房屋及就業需要而規劃的。發展區當中的公屋和居屋單位當然是香港人居住,私營房屋大多數亦會是切合香港人需要的中小型住宅,並且會適當引入「港人港地」條款。區內的商業活動及就業機會亦是為香港人所規劃。所以指控新發展區為「深圳後花園」或「雙非富豪城」這些說法毫無根據,甚麼「割地賣港」,更是無稽之談。
香港需要不斷開拓和供應土地以應付市民住屋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不爭的事實。根據規劃署的香港土地用途統計數字,香港整體土地面積由一九九○年的1075平方公里增加至二○一一年的1108平方公里,即增加了3300公頃土地,其中建設土地面積由146平方公里大幅增加了超過百分之八十至265平方公里,即增加了11900公頃土地,用於住宅的土地面積亦由50平方公里增加了超過百分之五十至76平方公里,即是增加了2600公頃土地。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整體土地面積、已建設土地面積或住宅土地面積,近年增長均大幅放緩,原因一方面是開發土地的工作停頓了好幾年,另一方面是過去幾年,我們在開拓土地資源方面亦遇到不少挑戰,結果房屋土地供應緊張。這些挑戰包括重新規劃將軍澳南部,以降低整體密度;又例如用「零填海」方案重新設計啟德的發展;又或者是檢討高密度發展項目;以及處理法定程序上出現的種種問題。
香港房屋及土地供應緊張,政府為市民解決住屋需要,責無旁貸。現時公屋輪候冊有近二十萬戶,住宅樓價亦已超越一九九七年水平,住宅租金節節上升。增加土地供應是解決住屋問題的前提。除此之外,所有經濟活動都需要土地空間,旅遊業需要酒店、景點和商舖,物流業要交通基建和後勤土地,各行各業都要寫字樓,這些全部都需要土地。政府必需增加土地供應,從根本上扭轉供求失衡的情況,才可讓市民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可以穩步發展。
我們亦都要明白,除了整體人口持續增長和住戶平均人口下降之外,我們亦需要更多可供發展的土地去滿足市民的各種訴求,例如市民期望居住環境可以改善、發展密度可以調低、不要再有「屏風樓」、人均居住空間可以提高,休憩地方和公共設施可以增加,以及各種厭惡性的土地用途可以遠離民居。這些都是我們討論的焦點,但我希望大家將討論放在如何增加土地供應,而並非是否需要增加土地供應。
在這方面政府絕對有決心增加土地供應。我們會繼續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在短、中、長期增加全港各區的土地供應。行政長官在八月三十日公布了一系列短、中期一共十項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的措施,其中包括將三十六幅政府用地撥作住宅用地;探討在活化工廈政策下,如何再善用工廈土地和樓房改作住宅用途的方案等。
在中、長期方面,政府正積極開拓土地資源,希望可以建立土地儲備。當局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釋放工業用地;發展岩洞,讓公共設施可以搬進去,騰出它們所佔的用地用作發展用途;檢討沒有植被或已平整的「綠化地帶」;檢討「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以及檢討北區/元朗現時主要作工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荒廢的農地等。而開拓新發展區和探討在維港以外進行填海,更加是中長期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是各個正進行規劃的新發展區之中進展最前的一個,是我們十年後一個主要的土地供應來源。按照第三階段諮詢文件的規劃,新發展區一共可以提供533公頃可發展土地,其中包括150公頃房屋土地,提供53800個住宅單位,以及52000個本區就業機會。預計最早落成的公屋單位可以於二○二二年入伙。而在諮詢期間我們聽了不少意見,早前發展局亦再次重申,我們正檢視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希望可以多建房屋讓多些人居住。另一方面,會提升公營房屋的比例,包括加入居屋,以及將公營房屋的比例提升,甚至超過百分之五十。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並非近年的構思。政府早於一九九○年展開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已提出研究新界東北的策略性增長潛力。在一九九八年展開的「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選定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為新發展區,並在一九九九/二○○○年就建議的發展計劃諮詢公眾意見。不過,政府在二○○三年鑑於房屋需求明顯放緩,擱置了這計劃。
其後,二○○七年公布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建議開拓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和洪水橋新發展區,以應付本港長遠的房屋需求並提供就業機會。二○○七至○八年度《施政報告》宣布籌劃新發展區,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十大基礎建設項目之一。
隨後於二○○八年六月重新展開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是為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制訂規劃及發展綱領,並擬訂發展計劃及實施策略。該研究已經進行了三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於二○○八年年底進行第一階段諮詢,大家在網上也找到文件,當時在二○○八年十一月亦已提交予立法會,在文件中可清楚看到第一階段諮詢時是不設前提,而是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討新發展區的策略性角色,它的可持續生活環境、以人為本的社區計劃,以及落實計劃的安排,跟大家一起商量究竟規劃原則應該是怎樣,我們對新發展區的願景是怎樣。二○○九年年底進行第二階段諮詢,就制訂好的初步發展大綱圖讓大家進行討論。兩個階段當局都有徵詢立法會意見,亦都廣泛諮詢各持份者。
事實上,今年六月展開的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中,文件中第二頁可看到我們在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裏聽到的意見,我們有不少是採納了,例如原本將塱原規劃作綜合發展及自然保育改善區,得到的意見是這樣是無法保障該區的生態價值和保育,所以在第三階段諮詢中已表示把塱原劃為自然生態公園,以提升和保育現有生態環境,以及補償因為新發展區發展對濕地的影響。又例如在同一份文件中提出,參考到諮詢期間得到的意見,決定將發展區的住宅發展密度提高,地積比率分別提高至三點五倍和兩倍,這些只是其中一些例子。主席,今年六月展開原定為期三個月的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主要是就經過兩個階段公眾參與後所制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我們就此進行諮詢,我們亦於六月二十八日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作出介紹。期間經歷政府及立法會換屆,在八月底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即將結束時,突然湧現大量反對聲音,其中不少是因為擔憂發展區會變成「深圳後花園」或「雙非富豪城」,不過正如我剛才所說,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誤解。為了聆聽更多意見,當局決定將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延長至九月底,期間我們繼續聽取當區居民意見。在九月底後,我自己亦主動約見不同團體。有不同團體找我們時,我們的諮詢大門仍然是打開的。
主席,我詳細鋪陳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緣起,以及當局自二○○八年開始進行的公眾參與活動,是希望各位議員明白,這個規劃由醞釀到制訂是要經過很長時間,亦是希望表明當局在推動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時對公眾參與是很着力的。直到現時,雖然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已經結束,但我們仍然樂意聆聽大家的意見。
我們現正詳細整理及分析收集到的意見,初步統計,我們收到超過一萬份書面意見。我們會仔細聽取很多市民的意見,亦會小心因應意見進行初步技術評估,並正在考慮適當地調整新發展區的規劃,包括修訂「建議發展大綱圖」,並會盡快向公眾人士提出有關修訂。現時我們修訂的方向,主要包括研究增加發展區發展密度的可行性、增加整體房屋數量、上調公營房屋比例、在新發展區內興建新居屋,以及適度引入「港人港地」條款。同時亦在考慮剛才大家提出,以及早前有不少當區居民提到的復耕問題。
我們會在下個星期(十月三十日)的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向議員匯報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的主要意見及我們的初步看法。在整理好收集到的意見後,我們會將之做成報告,公布讓社會和立法會參考。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絕對有修改和調整的空間,而公眾參與的目的,亦是讓當局可以聽取市民的意見,從而修改規劃。我們會繼續虛心聆聽各方人士包括議員和巿民的意見,特別是我們如何可以將這規劃調整至做得更好,令計劃能夠更完善,可以更加合適地照顧各方面的訴求,以及更好地平衡市民大眾迫切的住屋需要,及對當區受影響居民的妥善安置。
但是我想強調,主席,這規劃可以修改,但不可以撤回。規劃一個新發展區需要很長的時間、很大的工夫、很多人的參與。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作為香港人的新市鎮、未來重要的土地房屋來源,我們絕不能放棄或者叫停。將新發展區的規劃推倒重來,不單抹殺過去多年社區各界人士和政府各部門就新發展區規劃所作出的努力,亦等於將中長期土地供應的一個重要來源置諸不顧,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作為。
主席,我謹此陳辭,希望議員們以市民大眾利益為本,反對撤回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的動議。對於各位議員的意見,我會虛心聆聽,稍後盡我能力作出回應。多謝主席。
完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