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十月十九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局長,你剛才在節目中提到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的目標,其實現在尋找土地的進度和目標相差多遠?現在坊間有些說法指政府在「盲搶地」,你有甚麼想法?
發展局局長: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裏面提出470 000個建屋的數量,從土地供應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的評估是,《施政報告》裏面所提179 000個公營房屋的地,我們基本上已經配好;二○一六/一七年開始的四年的17 000個居者有其屋單位的土地亦已經配套好;之後每年5 000(個單位)都沒有問題。由於長策會裏面提出470 000個單位的數目和原本《施政報告》裏面所提到的,事實上是有大概六、七萬個單位的距離。發展局在尋找土地方面,最近我們完成了一輪政府短期租約用地和臨時撥地、工地的檢討;再加上完成了第二輪的綠化用地的檢討,我們找到了相當數量的土地,亦做了一些基本和初步政府內部不同部門的諮詢,裏面有相當多數量的土地是可以發展的。但這些土地要作發展時,都要經過改劃的程序。完成技術研究後要諮詢區議會。如果這些土地的改劃得到地區、區議會的支持,要達到470 000的目標,我們是很有信心的。而挑戰在於要到不同的區,和不同的區商量是否讓我們改劃的時候,那是最大的挑戰。
至於所謂「盲搶地」,其實當規劃署檢視每一幅土地是否可以改作住宅用途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從社區設施方面去考慮,並要遵守規劃的標準和指引。另一方面,如果用來做住宅的土地是用了原來劃作學校的用地,除非那學校不再需要興建,就不需要補回另外一幅。但如果學校是要興建的話,我們會在當區換過另外一幅土地作學校用途。很多時是借調一幅土地,在時間上爭取盡快落實發展住宅。至於有些區裏面可能預留了不只一幅土地用來做不同的社區設施,我們會考慮將這些社區設施整合放在同一幢大樓裏面。如果可以的話,便將另外的土地騰出來建住宅。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絕對是兼顧了當區的需要,亦一定會做交通影響評估和空氣流通評估。
記者:剛才你說正研究綠化地帶改劃的可行性,是不是預計有爭議性和居民的反對聲音會頗大?整個改劃的程序需時多少?會不會在短期內可以拿到地出來用?
發展局局長:那裏(綠化地帶)可用地塊數目相當多,難易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做分析的時候,會把它們區分哪些在頭五年內相對來說會比較有把握做到的,哪些是後五年才做到的。我們做了一個分野。至於到地區諮詢時的難易程度很難一概而論。我們做好了工夫以後,就會到個別地區去商量。
記者:……短期內可以增加多少土地?如果一切順利,香港市區綠化土地檢討如何?郊野公園方面之前有很大的反響,今次綠化土地檢討又要到地區……預料今次市民的反應怎樣?
發展局局長:個別地塊的情況如何,要等到大家看到每塊地時,再就該地塊進行評估會比較好,很難一概而論。但我們必須面對的是在短、中期來說,土地供應不是有太多選項。大家知道,就可以增加發展密度的用地,我們已經並已準備行城規程序來增加發展密度;但這方法未能夠滿足需求,所以一定要考慮其他新的土地。我們考慮綠化地帶第二階段,就是在市區和新發展區內,鄰近交通基建的地方,換句話說不會用郊野公園地,大家不用擔心。鄰近交通基建,一來方便,二來交通基建和供水排污方面配套可以好一點。有沒有植被?有的。密集程度如何呢?每塊土地也不同,我們會留意和做相關的研究,然後才到區議會和大家商量。
記者:主要會在哪些地區?綠化地帶預料可以提供多少土地?
發展局局長:有些在市區,但不是主要的;因為綠化地帶主要在新界和新發展區。我們有分析每個區有多少用地,不過在現階段有些準備工作未做好,如果現在公布,讓大家有不必要的誤解便不是太好。當我們的準備工夫做好時,我們會到不同區作解釋。
記者:(大約幾時?)
發展局局長:我們計劃了前五年有哪些(用地),後五年有哪些,最快的明年便會進行。
記者:頭五年總數有多少幅?
發展局局長:頭五年的單位數量預算大約有好幾萬個,當然未必可以全部落實,但總數如果與剛才提到長策文件中和《施政報告》提到的七萬個的差別,是足夠有餘的。當然,當中的挑戰在於個別的用地去到不同區議會時的接受程度如何。
記者:……暫時構思如何?
發展局局長:分為兩類,有一類是不想影響賣地計劃的。因為在土地供應方面,希望可以每年也穩定;如果要不影響賣地計劃,當然要逐塊地審視。我們會進行城規程序,約可以加大約百分之十至二十(密度),如果有個別地塊不行,也不出奇。例如該地方的排污或交通不便,我們不會硬來。一些新區份比較容易做。年初時大家見到將軍澳的幾幅土地便是這樣做,增加了大約百分之二十,可以多提供好幾百個單位。啟德的土地我們也會這樣做,加上啟德的整個布局經過多年的討論而定下來,所以我們不打算改變整個布局。但由於整個區比較新,陸續還有土地推出,所以我們會考慮這方面。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6時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