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一月十七日)在介紹二○一四年《施政報告》中發展局措施的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
施政報告中與土地有關的一些新措施主要有六項。第一是推進新一輪的土地用途檢討,支援長遠房屋策略;第二是適度增加發展密度;第三是放寬薄扶林延期履行權;第四是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第五是發展大嶼山;第六是探討發展地下空間。
規劃署在新一輪檢討中初步在全港各區物色到約八十幅用地,總面積超過一百五十公頃,具潛力可改劃作住宅用地,在未來五年,即二○一四/一五至二○一八/一九年度提供約八萬九千個住宅單位。另一方面,加上早前物色的土地,我們估計手上有約一百五十幅需要修訂法定圖則的土地,預計在未來五年合共可提供的用地可發展約二十一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
各位傳媒朋友,剛才張教授已說過政府接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建議,未來十年的建樓目標是四十七萬。要達到這目標,土地供應是政府和社會一項艱巨的挑戰。面對眾多正輪候上公屋和希望改善居住環境的市民,政府應該做和可以做的,是多管齊下、全方位增加土地供應。
儘管我們過去這一段日子已經積極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要在短期內大幅增加土地供應,容易的選項實在不多。移山填海、發展新發展區或新市鎮的規劃其實都需要時間,發展「棕地」亦需要全面的規劃和工程研究配合。在目前面對市民迫切的住屋需求,我們一定要善用一些鄰近基建設施的土地。
除了去年施政報告提及的三十六幅「政府、機構或社區」及其他政府用地、「綠化地帶」、「工業用地」,我們會把這些逐步改成住宅外,我們亦一直檢討各項其他土地用途,當中包括一些空置的、或正作短期租約或其他政府用途的政府土地。而第二階段「綠化地帶」的檢討已完成,結果亦包括在我剛才提及新增的八十幅土地中。這八十幅土地中不單有「綠化地帶」,亦有相當的政府土地和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
當我們改劃這些土地的用途時,都一定需要經過城規程序。我們會確保在增加這些用地的發展密度和改劃的過程中不會引來不可接受的交通、環境影響的問題。我們希望在這艱巨的工作中,社會和地區人士都會考慮香港的整體需要,我們目前面對房屋供應緊絀的問題。
較早前那三十六幅GIC用地(「政府、機構或社區」)及政府用地中,有十八幅已劃作/正在改劃住宅用途。另外亦有二十一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亦進行改劃,當中有十一幅已經改劃了。之前提及那三十六幅土地中,有十八幅已改劃,有六幅我們預計會在這年度進行改劃,有八幅我們要連同其他部門處理好一些相關的工程技術或重置設施的問題,另外有數幅土地我們決定保留作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
第二項措施是適度增加發展密度。在這方面,我們是在規劃條件容許的情況下,將全港各區,除香港島北及九龍這些已高度發展的市區外,其他地方將整體提高發展密度20%。當然,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在整體增加20%的同時,在每幅土地推出前,都會顧及每幅用地的實際情況和規劃因素,即交通、環境、空氣流通及其他各方面因素。正如剛才所說,在沒有不可接受的影響下才會提高(發展密度)。這方面的工作事實上亦要得到地區和社會人士的諒解和支持。舉例來說,我們在啟德其中一幅住宅用地早前得到城規會通過,地積比增加20%,地積比增加至六倍。以我們初步的檢視和研究,整體來說我們若將啟德新發展區發展密度提高20%,住宅單位可多約六千八百個,而商業樓面面積亦可增加約四十萬平方米。
第三項措施是放寬薄扶林延期履行權。我們決定將薄扶林南面的六幅土地,包括現時的華富,另外就是近置富路、華富以北、華樂徑及華景街的用地,另一幅是近雞籠灣的「綠化地帶」。將這數幅土地的發展限制取消,可讓華富早日重建,原區安置居民,同時亦可增加一萬一千九百個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公屋及居者有其屋。由於新增的人口是公共房屋的租客或居者有其屋的業主,相對來說,他們擁有的汽車比例較低,亦有更高比例的人會用公共交通工具,預計帶來額外的交通流量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項措施是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大家也知道修訂土地契約或申請換地均要私人業主與政府達成協議方可進行。在達成協議的過程中自然牽涉補地價金額,在這方面,我們決定引入這計劃,目的是希望令土地房屋的供應可加快,通過這計劃協助加快雙方就補地價的金額早日達成協議。
另一舉措就是發展大嶼山。大家知道在大嶼山最近有關於機場島北的商業區發展,早前亦有東涌新市鎮擴建的公眾參與活動,東涌新市鎮的人口會由目前約九萬人,經擴建後增加至約超過二十萬。另一方面,去年我們亦有進行諮詢,與大家商議關於欣澳和小蠔灣的填海。大家亦知道在二○一六年港珠澳大橋落成,在香港落地的人工島有約一百三十公頃,上面如可發展一些商業設施,亦可帶動「橋頭經濟」。特首因此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發展局將聯同其他相關政策局,以及來自智囊團體、地區和不同業界的代表,議員、學者和專業人士,探討怎樣可利用在大嶼山及附近主要的交通基建陸續落成後提供的發展機遇,以及大嶼山通過這些新落成的基建打通珠三角西的策略交通位置,進行大嶼山發展和保育方面的長遠做法,以滿足香港整體社會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需要。
另一項措施是探討發展地下空間,這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及過。在去年年底,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了一項全港性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研究,目的是要識別在香港市區內,希望可以有系統地探討發展地下空間的機遇和限制,目標要初步擬定發展構思的方案,增加市區內作商業和其他用途的空間,同時間亦趁這機會優化這些地方的地下空間的連接。我們會參考國外和內地的例子,亦會研究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從業權、環境、安全、技術和經濟效益等方方面面的考量。除了這整體研究之外,《施政報告》中提出選了四個地點,分別是銅鑼灣、跑馬地、金鐘和灣仔北,以及尖沙咀西。在這四個策略性地點,每進行一個空間發展的總綱圖研究,希望可以早些在這些商業地帶和其鄰近的休憩用地,識別可優先發展的可能性和一些具體做法。
接我會很扼要地以英文說說剛才的數個重點。
(請同時參閱開場發言的英文部分。)
完
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