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六月五日)出席中小企國際聯盟午餐會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發展局局長:各位,最近有些批評指政府進行綠化地帶檢討的工作做法「鬼祟」,這是一個非常不公道的批評。政府在二○一一/一二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對綠化地帶進行檢討,那時候所指的是一些荒廢了、沒有植被的綠化地帶的檢討,當中檢討的範圍大約有50公頃。在二○一三年一月《施政報告》中,特首已經報告了第一階段檢討工作的結果,表示找到13幅土地,會改作住宅用途,那時候也表示我們會進入下一階段綠化地帶的檢討。我們表示在過去一年找到幾十幅地,連同之前找到的土地,綠化地帶和其他土地加起來有約150幅,約可興建21萬個單位,其中有70多幅是綠化地帶。大家留意一下,在二○一三年,我有兩、三次在《局長隨筆》,以及在去年一月和今年一月的《施政報告》公布後,我們交給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以及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及房屋事務委員會的聯席會議的文件,都有提及我們會進行第二階段綠化用地的檢討。

我給大家一些數字作參考,全港在分區規劃大綱圖中,劃作綠化地帶的,不包括郊野公園,大概有15,200多公頃。今次我們找到這70多幅地,大概是150多公頃,即是大約1%左右。這1%的土地,大概可以興建89,000至90,000個房屋單位,其中有七成半是用作公營房屋,即是出租公屋或居者有其屋,餘下的四分一才會用作私人住宅。整個社會須考慮,我們需要土地,大家需要居住,但樓價仍然相當高;無論是公營房屋或私人房屋,我們仍然要增加供應。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將這1%的綠化用地轉為住宅用途,興建大概89,000至90,000個單位以解決我們的居住問題呢?其他長遠覓地措施,事實上是需要時間,要很多年後才可以陸陸續續到位。

記者:你是否覺得有關批評是不正確或不恰當?

發展局局長:我的意思是,我們在很多場合說過「綠化地帶」的檢討工作,亦在文件中交代過。儘管大家對這議題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和進行討論,但不可以指我們「鬼鬼祟祟」,沒有這回事。至於個別用地,我們所覓得的土地,每一幅也需要諮詢當區區議會。屆時大家如對個別用地有不同意見,是可以商量的。我們會抱客觀、虛心的態度去了解大家關注的是甚麼,是否有調整的空間等。

記者:有關發展皇后山方面,日後將會興建公營房屋,交通配套方面會如何配合?

發展局局長:發展並不單是一個政策局的事,我們會與運輸及房屋局一起處理。在交通配套、供水排污等各方面的工作是跨部門一起處理。交通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我們會有措施(配合)。

記者:如果用地兩邊是貨櫃場,到時會否涉及收地?

發展局局長:(為興建)道路、橋樑而收地,政府一向是有這樣做的。至於「棕土」,即現時用作貨櫃場、倉儲、經營回收業等地方,發展局會牽頭成立一個跨部門和跨局的小組,(研究)如何善用這些土地。個別有些合法經營(的行業)需要重置,但重置未必會以現在「攤開」的形式運作。是否可採取多層的方式去運作?如果不能以多層的方式運作又如何?該小組會一一跟進。目的是整合這些土地,釋放土地作住宅發展或其他用途,亦可以改善環境。

記者:新界用地有些流了標或者是「平賣」,但市區地價卻創新高,政府有否想過檢討或調整新界用地,抑或有心將這些地「平賣」?

發展局局長:我們不可以過分解讀個別一兩幅地的招標結果。白石角的用地流標後,我跟大家說我們會繼續推地,因為我們覺得以往數年樓價那麼高,是因為供求失衡。現在的樓價是穩定了,是有些微調整,但並沒有解決問題,我們仍然要持續穩定地供應土地,所以我們推出了一幅在白石角流標的土地旁邊的用地,並成功賣出。昨日在灣仔有一幅很小的用地售出,可能大家會認為售價很高,中標的公司說他們在這幅地的周圍有地和其他計劃,可能因為有這個考量,有協同效益,所以該公司出一個比較高的價錢。但是市區用地和新界用地的價錢是有分別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我們尋找土地供應市場,不論是市區或新界土地,我們都盡力、盡量去找,找到了也不會留手,會把土地推出。不過由於市區已經發展了這麼久,其中大幅的用地不多,大幅的用地較多在啟德;由於沙中線正在施工,短期內未能推出啟德用地,要待工程去到某一階段才有地(釋放)出來,而新界的用地會比較多。總體來說,我們認為需要維持住宅供應量的目標,今年的目標是一萬八千八百個單位,我們仍然朝這個方向去做,不會因為短期的招標結果有波動而作大幅調整。

記者:是否表示未來市區土地和新界土地地價將會兩極發展?

發展局局長:我並不是這個意思,這要看個別土地,即使新界土地也可以有很大的差距,不可以一概而論。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找到土地,不會理會是在市區或新界,我們都會推出發售,不會留不賣。你也可以留意,當樓價調整時,地價調整的幅度比樓價調整大一些。


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05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