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六月二十八日)在第二屆香港公共空間研討會上以「香港土地發展與公共空間:對立或相容?」為題的致辭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興獲邀出席由拓展公共空間舉辦的第二屆香港公共空間研討會。今年的主題非常有意思,不僅點明現今香港社會所面對的房屋需求挑戰,也帶出了市民對優質居住環境的期望。
香港土地資源有限,政府在土地運用方面一向須力求平衡,以滿足住屋、工商業、運輸、康樂、自然保育、文物保護和其他社會設施等方面的需求。政府一直透過城市規劃,依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並按照《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分配土地作各種用途,推動經濟發展,建設健康、安全、便利和設施齊全的社區。在規劃過程中,政府有絕對的決心為市民塑造一個優質的生活及工作環境。
《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
《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策略性的大綱,其中一個主要元素就是為市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締造宜居的社區,特別是在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方面會充分考慮優質生活環境的需要,為可持續都市生活創造有利的條件。例如:透過善用空間和建築布局以改善城市的空氣流通,提升能源效益;或者提供便捷的步行徑和單車網絡以倡導環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政府也會力創造一個具吸引力及朝氣蓬勃的維港海濱,並推行更多地區改善計劃以達到美化市容的效果。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是香港城市規劃的重要工具,它針對各個類別的土地用途或設施訂下適當的規劃準則和指引,確保政府在規劃過程中能夠全面顧及社區的各項需要,建構一個配套完備及有效率的社區,從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質素。該準則當中有不少章節都跟生活環境以及公共空間有關。
其中第4章「康樂、休憩用地及綠化」就休憩用地的規劃、分布及設計,提供指引及標準,確保在規劃發展過程中可以滿足市民的有關需求。在現時市區和新市鎮,休憩用地的供應最低標準是每人2平方米,當中地區休憩及鄰舍休憩用地各佔一半;同時,亦按照規定的人口標準設定在每區需要提供的各類康樂活動設施,例如各類球場、游泳池、田徑場、兒童遊樂場等等。
而第11章「城市設計指引」則涵蓋了主要的城市設計基本要素和指引,旨在締造美觀和功能兼備的環境。指引特別提出城市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對建構宜人的公共空間有一定作用。舉例來說,在主要街道兩旁創造多姿多采且能與周邊配合的環境,可以為街道增添活力,並令步行倍感有趣。至於在休憩用地方面,指引鼓勵闢設園景建築與園林種植配搭得宜的休憩用地,以迎合動態及靜態康樂用途在功能上的要求。從布局的角度來看,便捷的通道以及空間的視覺連繫,更是有助引導行人前往休憩用地,讓市民得以充分享用這些設施。
房屋發展與公共空間的平衡
剛才我從宏觀的香港策略性大綱到具體的城市規劃指引,概述了政府對提升市民生活環境和質素,包括建設公共空間的重視。大家或許會問:在土地供應緊張的時候,政府會如何實踐這些概念性的指標呢?如同這次的研討會的主題所提出,當香港的發展步伐朝增加住宅供應的方向出發,城中的公共空間會否因為要興建新樓宇而減少?房屋發展和公共空間應該如何取得平衡?
面對香港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增加土地供應以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是勢在必行。事實上,政府已採取了多管齊下的各項短、中、長期措施,行政長官亦於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決定採納於10年內供應47萬個住宅單位的新建屋目標。在中長期增加房屋供應方面,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拓展新發展區。此外,我們亦正研究善用其他地區的發展潛力,包括前南丫島石礦場、安達臣石礦場、前高嶺土礦場。
在規劃發展這些新發展區及地區時,政府會善用每一個地區的地理環境,依循可持續可發展的原則,參照《香港規劃標準及準則》,在規劃過程中充分平衡考慮所有相關的規劃因素,仔細考慮城市設計的要素,包括營造宜人的公共空間,設計連貫的休憩空間網絡等,為將來的居民提供一個高質素及完善的社區。
以新界東北的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不少城市設計的原則和例子都能體現我剛才提到的規劃概念,其中包括:提供綜合及連貫的休憩用地、行人及單車徑系統;建立便利行人的市中心;提供園景零售走廊、營造充滿生氣的行人環境;善用自然景致,以設立廣闊的景觀走廊;提供通風廊,以加強空氣流通;保育重要文物地點;及以園景設計保護和加強地區的景觀資源。我們相信,日後生活在新發展區的市民都享有一個高質素宜居社區,能夠安居樂業。
在短中期土地供應方面,政府一直持續進行各項土地用途檢討,包括已建設地區邊緣、鄰近現時市區和新市鎮的綠化地帶、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工業用地和其他非住宅用地、空置或以短期租約租出或作其他臨時用途的政府土地等,尋找當中適合轉作房屋用途的土地。
我們明白公眾非常關注有關土地改劃會否影響環境質素。我希望在此再次強調,政府會平衡相關的規劃因素,顧及每幅用地的實際規劃情況,確保在增加房屋用地或發展密度時,不會帶來不可接受的交通、環境、空氣流通、空氣質素、供水排污及基建容量等影響。我們在滿足市民的短期住屋需要時,會確保市民仍能享有良好的居住環境質素。
結語
總括而言,建立優質的生活環境是城市規劃重要的一環,而公眾對公共空間的需求以及重視不容忽視。最後,我希望能藉介紹廣受市民歡迎的添馬公園,簡單分享一下我們在構建公共空間方面的願景。
新政府總部的設計方案強調「公眾的添馬」,並以「地常綠」為設計概念將公眾休憩用地與海濱長廊連接。公園設計令休憩用地與建築物更加融合,提高景觀的透視度及連繫性,提供廣闊的通風廊。這塊「綠地氈」形成一個獨特的地標,市民、區內的上班一族以及遊人現在可以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散步或閒坐,飽覽維港的優美景緻,享受舒閒的綠化空間。
每當我經過添馬公園,看到市民享用當中設施,都倍感欣慰。這個公共空間將市民凝聚在一起,享受公共生活,並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素。這些畫面都鼓勵我和我的同事繼續以人為本,力為市民構建更多合適可用的公共空間,塑造宜居的社區。
在座各位都是非常關注公共空間建構的專業或業界朋友,在此我呼籲大家共同攜手建構更多高質素的公共空間。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謝謝大家!
完
2014年6月28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6時57分